English

由职业成功引出的冷思考

2007-06-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周文霞 我有话说

●在招聘会上,年过35似乎已成为无人问津的职场老人;在人生旅途中,人们行色匆匆,生怕在成功路上掉队,与成功失之交臂;
●人们羡慕、崇拜成功者,因为成功总是和金钱、财富、名声、地位等联系在一起。于是,财富风云人物几乎成了时代英雄;
●普通人离成功到底有多远?成为一名百万富翁

乃至亿万富翁,需要多长时间?网络搜索引擎百度给出的时间是―――瞬间;
●与少数成功者相比,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职场上无数奋斗者疲惫的身影、倦怠的面容,甚至不断有英年早逝的悲剧发生……

成功已悄然成为热门话题,可有不少人陷入“30岁以前拼命挣钱,30岁以后花钱买健康”尴尬境地

今天,不论你是在北京最大的西单图书大厦,还是在偏僻的街头小书店里,有两类书最为畅销:一是管理类图书,教组织如何成功;二是励志类图书,教个人如何成功;打开电视、报纸和各种商业杂志,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扑面而来,娓娓讲述他们职场上的成功经历;至于我们身边,也有太多的成功者:同学比自己晋升快,同事比自己挣钱多,朋友比自己学历高,就连下属也比自己受领导重视,权力比自己大……

我们不能不说,成功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令人兴奋、也最引人注目的话题之一。这里所说的成功,包括职业成功和生活成功两部分。由于职业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根基,因而职业成功成了人们孜孜以求的首要目标。可是,在今天的职场上,由于终身职业的不复存在,我们看到更多的匆匆上路的成功追求者,他们还没有弄清什么是成功,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能够干什么,就迫不及待的向成功目标进发了。

再看看招聘广告,30岁就成为无人问津的职场老人了,35岁以前不成功似乎就没有成功的机会了。人们一刻也不敢放慢脚步,生怕在成功的路上掉队,甚至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想想:我要的成功到底是什么?!

职业成功似乎有不言自明的含义:金钱、财富、名声、地位,有了钱就可以有名,取代过去劳模光荣榜的是一年一度的富豪榜,财富风云人物也因此成为时代英雄。

那么,成为一名百万富翁乃至亿万富翁,需要多长时间呢?中国最大搜索引擎百度给出的时间是――瞬间。因为百度2005年8月在美国上市,顷刻诞生了7名亿万富翁、上百名千万富翁与数量更多的百万富翁,他们当中,多数人几年前还是一介学生!

可是,在现实生活这中,与少数人获得财富的光鲜明亮相比,我们看到更多职场上奋斗者们疲惫的身影、倦怠的面容,甚至不断有英年早逝的悲剧发生。“30岁以前拼命挣钱,30岁以后花钱买健康”曾几何时,人生进入了这样一个荒唐的境地、尴尬的局面。

今天,人们更加注重心理上的成就感,职业成功的标准随着社会变迁、经济文化发展而变化

什么是职业成功?职业成功的评价标准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有些成功者在外人看来风光无限,他自己却感受不到所谓成功带来的快乐?在如何对待成功问题上,人们的看法也大相径庭。有人认为成功不是财富的积累,而是获得幸福感;有人强调名利的成功是一时的,唯有人格的成功才是永久的;还有人说成功就是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同时对社会有所贡献等等。

一段时间以来,散见于各种报刊上的文章,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清思路。在上述这些极富歧义性的观点中,尽管有重叠、交叉,甚至完全不同。但是,一个多元化的职业成功标准,正逐步清晰和明朗起来,国人也开始由盲目追求成功走向理智地看待成功。

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使得个人没有择业自由,没有决定自己职业命运的权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职业意识淡薄,物质欲望压抑,成就动机萎缩,也就没有什么职业成功的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唤醒了人们的职业意识,点燃了人们心目中的财富欲望,强化了人们内在的职业成功需求,人们渴望成功,但在职业发展上又遭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迫切需要指导。于是,很多职业咨询、职业指导机构应运而生,所谓的成功学也开始在国内大行其道。

其实,西方学者很早就开始对职业成功的定义、标准进行研究,英文中的成功(success)一词起源于拉丁语succedere,其含义是随后或继承。但从16世纪起,它开始表示一种积极的结果,如公认的成就、实现了的个人意愿,而现在更多的是指获得的财富或特定的位置。

与此相关联,在西方的学术文献中,职业成功通常被定义为“一个人所累积起来的积极的心理上的或是与工作相关的成果或成就”。既然人们认同职业成功以个人心理上或工作上的成就为标志,那么就必然有一个对成就的衡量标准。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学者们将职业成功区分为客观成功和主观成功两类。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习惯把职业环境称为稳定的职业环境,因为人们有着稳定的职业生涯,客观成功是人们更认同的职业成功标准;而90年代以后的职业生涯则称为易变性(Protean)职业生涯或无边界职业生涯,在这种环境下职业成功的标准越来越多元化,主观的职业成功标准得到了更多的强调。

西方学者很早就敏锐观察到了这一变化。他们指出,用晋升、财富作为衡量人们职业成功的标准,会给更多的人带来挫败感、压迫感,因为组织的高级职位本来就少,组织结构扁平化之后,中层职位也在急剧减少,致使越来越多的人过早地进入职业高原区;从薪酬上看,组织常采用减薪的措施应对竞争,使得加薪的幅度也不断减小。组织用来帮助其成员获得晋升和增加薪水的资源变得越来越少。

与过去稳定的职业生涯环境相比,现在已进入了一种多变性的职业生涯环境,个人无法再像过去那样终身与一个雇主打交道,稳定地沿着组织的职业阶梯向上攀登。越来越多的人遭遇了被解雇的痛苦,职业生涯发展出现中断,工作的流动也打破了组织的界限,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应转换思路,提升人们的内部成功感,如能力、知识的提升、工作经历和职业的满意度等,只要雇员相信组织帮助他们获得积极的职业经历,他们就会对组织更加忠诚,工作更加努力。

很多学者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更加注重心理上的成就感而不仅仅是提职和加薪,需要采用新的职业成功标准,即在评价职业成功时,应同时对职业成功的客观和主观的评价加以综合考虑。由此,职业目标和职业成功的意义更加宽泛,心理上的成就感、自豪感、家庭幸福、内心的平静都是职业成功的标志,这与传统的职业成功标准不一样。人有多少种需求就有多少个成功的标准,有多少标准就有多少条成功之路。由此可见,人们评价职业成功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文化发展而有所不同。

职业成功的标准,实际反映出职业成功价值观问题,只有对成功准确定位,才不会在职业生涯中迷失方向

职业成功标准是人们对职业成果意义的认识和评价,它取决于人们自身的需要和愿望。既然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人对职业成功的评价就必然是多元化的。当我们越是关注职业成功的主观标准时,多元化的特点就越明显。

今天,我们至少可以将职业成功的标准概括为以下几种:(1)财富标准:认为通过工作获得更多的经济回报,发财致富就是现代人的成功标志;(2)晋升标准:认为职业成功就是晋升到组织等级体系高层或者在专业上达到更高等级;(3)安全标准:渴望长时间的稳定工作,以获得职业上的安全;(4)自主标准:强调职业成功就是在工作中自主自由,对职业和工作有最大限度的控制权;(5)创新标准:标新立异,做出别人没有做出的事情;(6)平衡标准:在工作,人际关系和自我发展三者之间保持有意义的平衡;(7)贡献标准:对社会、组织、家庭作出贡献;(8)影响力标准:在组织中、行业内、社会上有足够的影响力,能够改变他人的心理和行为;(9)健康标准:在繁重工作的压力下依然保持身心健康。

以上几种职业成功的标准不是完全独立,相互排斥。在每一个人的心目中,职业成功的标准是一个有层次的结构,与其内在的需求体系相对应。职业成功标准的多元性还体现在个体职业成功标准的阶段性上。

在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所面临的任务不同,其追求也不一样,评价也会有变化。在职业生涯的早期,养家糊口、成家立业都需要财力物力,人们可能更注重财富标准;到了中期,人们可能会更关注职业发展的机会、家庭工作平衡、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到了晚期,临近退休,人们可能更强调安全、有保障。当我们研究职业成功标准时,一定不能忽略这种复杂性。

总之,职业成功很难用一个绝对的标准来衡量。可是,职业成功作为一个评价性的概念,不论从哪个角度对成功做出评价,都与评价者的职业价值观紧密连在一起,或者毋宁说它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讨论职业成功的标准问题,实际上是在探讨职业成功价值观问题。所以,我们对职业成功标准研究的目的不是去寻找一种人人认同的客观标准,而更多去关注不同的人们是怎样定义职业成功,这种定义又怎样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从个人的角度而言,认清自己的内在需要,定义自己的职业成功标准而不是盲目攀比、追求时尚,才不至于在职业生涯的旅途中迷失方向;对于组织来说,了解员工的职业成功定位,有针对性采取因人而异的激励方案,是留住员工的有效措施。这就是我们反思、探讨职业成功标准的目的所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