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申遗的目的是更好地保护

2007-06-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肖国忠 我有话说

6月27日,“中国南方喀斯特”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全票通过,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行列;6月28日,被誉为“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的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至此,中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遗产项目总数达到35个,其中自然遗产6个,文化遗产24个,自然与文化双遗产5个。

由于世界遗产申报有着非常严格的程序和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也往往是具备独特价值的自然、文化项目,因此,我国在申遗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充分表明了我国在世界自然、文化中的独特地位,理应值得国人为之骄傲、自豪。但是,在骄傲、自豪之余,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种在世界自然和文化中的独特地位的取得,更多地应归功于先人。我们当代不少人、不少地方和部门对保护这些遗产做了大量工作,这是应当肯定的,但值得反省和深思之处也很多。

我们应该理性地认识到我们仍面临的问题:一些地方重申报,轻保护,一些地方甚至只把申报世界遗产作为宣传当地的一个契机,作为开发旅游资源的一个卖点,而对于遗产的保护,则很少给予关注。一些地方的过度开发往往加速了对遗产的破坏、毁损,以至于使申遗变了味、走了样。有的遗产举世瞩目,保护得如何众所关心。就世界范围来看,被列为“濒危遗产”的项目,除少量属于自然灾害外,集中凸现的问题就是旅游过热、改变土地用途、法律不健全、破坏原生态、监测系统不力等。我国在遗产保护方面作出了艰苦努力,但所面临的问题多半也是因为上述原因。

申遗的目的不在于自我宣传,不在于旅游开发,而在于保护自然、传承文化,使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能更好更久远地传给后人,让后人了解历史、享受自然。正如在得知石林申遗成功的消息后石林县委书记所说,“申遗不是石林的唯一目标,唯有保护,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相比结果,过程更为重要,因为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应该怎样对待大自然的恩赐。”通过申遗,我们更应懂得保护自然、保护文化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遗产的自觉性、主动性,将保护作为申遗的终极目的,把这些遗产完整地传给后人,这才是我们对待申遗应有的正确态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