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的影像记录

2007-06-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胡智锋 我有话说

由中央电视台历时一年拍摄的8集大型电视纪录片《香港十年》近来在央视一套正式播出,同时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英语频道、西、法语频道向全球推出,香港无线电视及所属海外频道也将隆重推出。该片以大覆盖、高频率、多语种播出,在内地主流媒体的电视大片中是罕见的。在香港回归十周年前夕,该片的推出意义非同凡响

展现香港十年巨变的全景画卷

该片首先对香港“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从理念到成功实践的历史轨迹作了完整、准确和全面的描述,既展现了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背景,也体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实现这一伟大构想的历史进程,更表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将这一伟大构想从理念到付诸实践的轨迹。该片通过十年间香港特区政府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战胜金融危机、“非典”等艰难挫折的挑战,走出低谷,再创繁荣的风雨历程,无可辩驳地凸显出“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该片一方面以生动的案例,记录了十年间香港在法律制度、生活方式、几大中心地位方面的“不变”;另一方面则以大量的事实,记录了十年间香港令人叹服的巨变――香港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生存空间越来越大,香港与内地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香港十年》摄制组用四个月的时间深入到香港的各个角落,用航空摄影、水下摄影、地面移动摄影等多种方式,完整地呈现了香港的影像风貌。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仅出现在片中的受访者就达160多人,包括政界、商界、法律界、教育界、文化界等,有高官政要、社会名流,更有不同职业的普通市民,以及不同国别、种族的外籍居港人士,几乎涉及到香港社会的各个界别和各个层面,使该片极具说服力。

揭示了人心回归的心路历程

《香港十年》在宏观扫描了香港十年巨变全景画卷的同时,更深入细腻地揭示了十年间香港人内心深处的心路历程。在片中我们看到,香港人这十年间整体上经历了从疑虑担忧,到充满信心、高度认同的心路历程。恰如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在接受该片专访中所说:“当初不少人对这(一国两制)构思抱半信半疑的态度,但今天只要我们问几个问题:香港与内地的交往是否越来越密切?香港人对国家的认同是否越来越高?香港是否仍然坚守我们独特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等等?我相信大家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务实的香港人心向何处,离不开他们对现实生活状态的判断。当金融危机到来时,20多万香港人的资产变成了负资产;“非典”之后,香港的失业率到达了历史的高点,这难免使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充满忧虑,甚至失去信心。而近几年,随着中央政府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自由行等重大政策的推出,使香港迅速恢复元气,重树信心。事实让香港人越来越深刻地体验到,香港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进而对国家的认同感也越来越强。该片以一个个香港人生活与命运变化的故事,揭示了十年的回归,不仅在于表面“人”的回归,更在于深层的“人心”的回归。

留存了鲜活珍贵的影像文献

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能否留下第一手的独家的和不可替代的影像文献资料,是衡量它价值的重要标尺之一。《香港十年》在影像文献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一是对比性影像。该片将十年前中央电视台在香港回归之前推出的12集大型纪录片《香港沧桑》中的若干影像调出,在同一场景十年后重新进行影像记录,在空间不变的情形下,体现出时间的跨度,从而呈现出具有历史张力的对比性影像。比如对香港地标性的景观维多利亚湾、中环、新机场、葵涌码头等的对比拍摄,这种对比性影像产生了令人震撼的世事沧桑之感。

二是重要历史影像。在该片中,我们不仅看到邓小平23年前与撒切尔夫人签署中英联合声明的影像,也看到了江泽民与查尔斯王子出席回归交接仪式的场景;不仅看到了金融危机爆发时香港人沮丧的表情,看到了“非典”到来时香港人恐慌的神情,也看到了危机和灾难过后香港人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令人振奋的情形。这些重要的历史影像无疑增加了该片的历史厚重感。

三是独家发现采集的新鲜影像。摄制组花费了巨大的心力,在700多万香港居民中,大海捞针般地寻找、发现、选择出极具代表性的拍摄对象,并作了独家的采集记录。如“回归宝宝”张心柔、回归仪式升旗手柴家辉、曾沦为“负资产”的摄影师苏大勇、倾其所有捐助医院的香港中文大学退休教授梁沛锦等的影像都是第一次呈现给观众,这些影像极大地加强了该片的吸引力和可视性。

在《香港十年》中,不论是对比性影像的张力,还是重要历史影像的珍贵,还是独家发现采集影像的鲜活,都成为不可替代的历史文献,这使该片获得了重要的价值。

体现了电视外宣的新水准

我们的电视对外宣传,近几年来取得了不少成果,《香港十年》在已有电视外宣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又在多个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和水平。一是在价值取向和创作态度上更注重贴近性。摄制组在长达一年的拍摄制作过程中,克服了种种困难,坚持深入到香港社会生活中去,直接观察、体验、发现、选择拍摄内容,这就避免了间接的、浮光掠影的、表象化的记录所带来的诸多弊端。由于是亲身地、用心地去观察体验,而使得该片的人物、场景、故事更真实、更可信、更有深度。二是在思维方式上,从注重创作者的主体性到更加重视对象主体性。以往的电视外宣在强调以我为主的过程中,的确存在着过度体现创作者主体性的倾向,而该片格外重视拍摄对象的主体性地位,包括拍摄对象的表述和生活内容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对象主体性的强化和放大,使该片的人文气质和现代感都得到了提升。三是在创作手法上,突出了平视的拍摄视角和以小见大的叙事方式。该片选择了平视的拍摄视角,不论拍摄对象是高官政要,还是普通市民,既不仰视也不俯视,而是平等地面对他们,这种平视的视角使全片呈现出平和的效果。该片内容尽管属于重大题材,但并没有简单选择宏大叙事的传统方式,而是着力于从小的细节、话语、场景入手,以小见大,让人更细致入微地体验到具有全局性、整体性的大的意义内涵。这种以小见大的叙事方式生动、细腻,颇具亲和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香港十年》在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在海内外同步推出,对于让世界更全面地了解认识香港回归十年来的繁荣稳定的现实,对于凝聚和激发海内外华侨、华人的民族情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片以其扎实和创造性的工作,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从理念到实践的历史画卷作了生动、新鲜、深刻的影像记录。相信这些影像记录不仅具有当下的庆典纪念意义,还将为未来留下难忘的影像记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