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教育部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汉语水平不过关不能毕业。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战略举措。从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看,大学语文课对于丰富大学生人文科学知识,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浪潮扑面而来,市场经济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何才能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使大学生保持对他人、对社会和对自然高度的责任感,怎样帮助他们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塑造健全的品格,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使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人,这是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面临的严峻课题,也是未来社会发展必将面临的重大课题。
现今各类大学语文教材,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精选出一系列与理想确立、人格修养、性情陶冶有关的篇目,作为品德教育的素材,引领大学生走进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古代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宝库,与最出色的哲学、史学、文学巨匠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交流。这些先哲们身上体现的对社会、对人生、对自然的关注,对高尚人格、高尚情操的追求,都会对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如《都江堰》中“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对国家、对未来的殷殷希望;《孔孟语录》中“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的不为富贵贫贱所动的思想;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不肯与世俗社会同流合污的高尚的爱国情操,都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辛弃疾那些慷慨纵横的词章,让我们看到这个以气节为重的爱国词人的铮铮傲骨和忧国情怀;而爱国诗人陆游真情流露的诗篇,又让我们感受到他魂牵梦萦的是中原收复,国家安宁……这些优秀作家作品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必需精神养料,是当今大学生人格培养、理想确立、道德熏陶的重要精神食粮。
古希腊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德谟克利特曾说:“大的快乐来自对美的作品的瞻仰”。(《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115页)与其它课程比较,大学语文具有重要的美育功能。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为理论基础,借助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等美好事物,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陶冶感情,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对美的感染力、理解力和创造美的才能。
大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它以古今中外的典范文学作品为教材,而这些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思想和高尚、健康、丰富的情感。在教学中通过对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赏析与解读,挖掘其审美因素、创设审美情境、启迪审美想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感受到作品中的真、善、美,加深对作品的认识,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品味。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向认为中国古典诗词是审美素质教育的最佳载体。中国诗歌源远流长,著名诗人灿若群星,优秀作品不胜枚举。作为一个大学生,一定要认识屈原、李白、杜甫、苏轼,一定要了解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一定要知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透过美的语言受到潜移默化的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不知不觉中变得精神自由而开阔,理想远大而崇高,心灵美好而圣洁。而这种审美素质教育显然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
大学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生理、心理不断发育、发展的同时,也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意志力不够坚强、抗挫折能力差、依赖性强、情绪不稳定等等。然而,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在其生命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大学语文形象性、生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它比其它学科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健康心理、高尚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归去来兮辞》带给我们的是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卓然不群、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我与地坛》则是对生命、对健康的渴望;“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让我们看到的是中唐诗人刘禹锡倔强不屈的精神和乐观豁达的态度;而读《前赤壁赋》,则让我们感觉到超脱旷达的苏轼所富有的独特魅力,他处逆境时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泰然达观的心态。
如今,面临繁重的学业,日趋严重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大学语文教学应在培养大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进行深入发掘、有效渗透,完善其个性心理,使大学生成为心理健康,心胸豁达的一代新人。(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