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西方和谐--冲突思潮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新阶段

2007-07-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颜鹏飞 我有话说

现代西方和谐―冲突思潮主要包括和谐―冲突经济学、和谐―冲突社会学、和谐―冲突史学等等。其中,在和谐―冲突经济学思潮中,始自巴斯夏、凯里的经济学和谐思潮的典型是“帕累托最大化”原理、社会保障和福利国家理论及政策;而溯源于斯密、李嘉图的“李嘉图定律”和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规律”,则是冲突经济学思

潮的典型,该思潮认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是和构成整个这一发展基础的劳动群众的利益相矛盾并以牺牲后者的利益为代价的。这两种思潮的理论路线现已呈现融合趋势。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和社会制度运行的稳定性,跳出“李嘉图定律”怪圈和“库兹涅茨假说”阴影,西方国家所采取的稀释和缓解社会矛盾和非和谐因素的主要办法包括:

发展生产力和全球化扩展(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正在全球范围不断地复制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扩充中产阶级(这种橄榄状社会结构在加强社会系统稳定性的同时,也给资本关系扩展设置了新的社会结构界限),重视NGO和慈善事业(这是旨在弥补市场或政府失灵的所谓“第三次分配”的主导力量),强化对企业的微观规制和劳动立法,其中包括缓解劳资矛盾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这是全球在20世纪末兴起“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产物),发展社会保障制度(这是给资本关系扩展设置了新的再分配界限),倡导绿色的新发展观(这表明资本关系已被设置了限制其扩展的人文界限和生态界限)等等。美国为此耗费了近一个世纪,而日本用了半个多世纪,韩国用了大约1/4世纪,社会矛盾和非和谐情况才有所缓解。可是,上述做法在客观上又带来了另外一种后果和发展趋势,即进一步促进对资本主义关系自身规定性及本质的自我背离、自我否定和自我扬弃的进程。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辩证法。

当前的中国已进入具有两元化特征的社会转型期,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西方国家缓和社会矛盾和非和谐因素的一些办法,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我们只能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绝不能走市场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在实践推进的各个具体阶段上,都要正确认识“什么叫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以及不断解决“改革什么、怎么改;开放什么、怎么开放”的问题,并且根据实践中出现的新动向具体调整政策导向。一是从粗放发展模式和外贸拉动的东亚出口模式,逐步转换到以技术创新驱动、生产效益提高和内需拉动为主的,且又好又快的增长模式上来。二是应该从西方理论、制度和科学技术大规模移植、引进和模仿的初始阶段,进入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历史大转折阶段。三是经济增长不是以牺牲劳动群体利益为代价的“李嘉图推进”,也不必遵循所谓的“倒U型”曲线规律;要从单一的经济建设和市场化改革转向包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的多元化综合改革。上述重大转折或转向表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正位于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拐点上,并日益呈现可持续改革开放的新思路、新机制和新特征。(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