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并不美丽,只因为它曾经生养过我,有时还怀念它。这是属于辽西省松岭山脉附近不算太小的山村,它约有二三百户人家,名字叫做下碾盘沟村”。这是萧
1990年6月22日,在萧军去世两周年后,这位经历了大半生漂泊之苦,对故乡愈恋愈深的游子终于落叶归根,骨灰安葬在了故乡的土地上;今年7月3日,在他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他的家乡――辽宁省锦州凌海市又举行了萧军公园、萧军纪念馆、萧军故居以及萧军文化广场落成典礼。家乡人民以这种特殊的方式,纪念这位“当代文坛独来独往的大勇者”。
在萧军故居影壁墙上,矗立着一尊萧军的雕像(见图)。雄浑的石头、刚劲的肌理,勾勒出萧军面容的轮廓线条,也雕刻出萧军刚直不阿、愈挫愈勇的人生豪气。
7月2日到3日,民盟中央副主席、辽宁省政协副主席、中国萧军研究会会长张毓茂,全国政协委员、鲁迅先生之子周海婴,萧军长子萧鸣、女儿萧耘、女婿王建中以及家乡的领导和群众,陆续拜访了萧军故居、纪念馆、文化广场和墓地。
萧军原名刘鸿霖,辽宁省锦州凌海市沈家台镇下碾盘沟村人。由于家境贫困他只上过小学,1925年开始军旅生涯,1932年,在哈尔滨化名“三郎”正式开始文学创作,一年后创作完成表现东北人民革命军抗日斗争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被誉为文学上一面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旗帜。鲁迅特意为该书作了序言。抗日战争爆发后,萧军一直从事工人业余文艺教学工作并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他到达延安,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理事,鲁迅研究会主任干事,《文艺日报》主编,鲁迅艺术文学院教员等职,还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全国解放以后,萧军继续从事文学艺术的研究和创作工作,京剧《武王伐纣》、长篇小说《五月的矿山》、《过去的时代》等都是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文化大革命”中,萧军受到迫害,曾被关押了整整8年。粉碎“四人帮”后,他重返文坛,整理了诗词旧作800余首,还注释了萧红、鲁迅给他的信。1979年,萧军出席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萧军大半生历经漂泊之苦,心中对童年故乡的那份眷恋愈久愈深。他在《还乡杂咏并叙》一文中写道:“我久欲作故乡一行,格于种种原因,终未得偿。每一思及,未尝不衷情耿耿焉”。
在离开下碾盘沟村半个世纪后,双鬓斑白的萧军终于回到了魂里梦里的故乡。1979年8月10日上午,萧军在二女萧耘的陪同下,回到了下碾盘沟村。“阳关有路开新陌,驿柳迎风闪翠微,未改乡音人不识,纷纷遥指问阿谁?”感慨万千的萧军在故居前摄影留念。
从1979年到1988年,在不到十年中,萧军曾先后四次重返故乡,游子情深。
1988年6月22日,萧军不幸病逝,他在给家人的遗嘱中说:“自己是一个穷文人,没有留下什么财产。有一点菲薄的积蓄捐给家乡,自己的文物、书籍要捐献给辽宁锦县(凌海市前身)萧军资料馆和有关文化部门。”
家乡人民也没有忘记这位半生漂泊的游子。1989年11月,萧军墓在凌海动工修建;1990年6月22日,举行了萧军骨灰安葬仪式。在萧军墓,记者看到,墓地两侧由翠绿松柏组成围墙,墓地北部是一座花岗岩石块构成的屏壁,屏壁长6米、高3.2米,上边刻写着萧军的《言志》诗。在屏壁前,墓地中央直立一座墓碑,碑身高1.6米,是由一整块白色花岗岩雕刻而成,碑的正面、背后都镶嵌着黑色大理石。正面黑色理石上刻有“作家萧军之墓”六个大字,背后黑色理石上刻着锦县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
为了纪念萧军诞辰100周年,沈家台镇去年又投资200多万元建立了萧军文化广场,并修复了萧军故居。萧军文化广场造型独特,现代气派。正面有萧军雕像,上面还有他的代表作《八月的乡村》。里面有以《八月的乡村》为背景的全景画、展览室、陈列室、学术厅、多功能厅等。萧军故居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平方米。那里还保留着6米长的百年山墙,当年的拴马石。故居中摆放着萧军用过的物品和萧军生平的大量图片。
成功地完成了萧军雕像的锦州老艺术家傅立人说,萧军一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刚正不阿,其为人为文的品格和气节为世人推崇,被誉为“当代文坛独来独往的大勇者”。为此,他特意选择了一整块石头,略加雕工,把萧军刚直不阿的气质,通过石头的肌理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