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现在是个医院都在放支架”

2007-07-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苗家生 毕玉才 我有话说

日前,在上海召开的首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上,与会专家纷纷呼吁:应对心脏介入诊疗进行准入规范,冷静选择,科学开展,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心血管病介入诊

疗中存在的问题再度成为大众关心的热点。

问题多多:不需要支架的也支架

近些年来,我国医疗机构开展心血管病介入诊疗的数量每年以30%的幅度在增加。然而,心血管病介入诊疗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能给医院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医疗机构纷纷上马,出现了医院之间的无序竞争,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巨利让一些医疗单位在人员、技术等资质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不惜投入巨资,盲目引进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设备;有些医生没有受过严格的专门培训,只是经过浅显学习之后就仓促上阵,独立从事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活动;有的医院使用未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介入诊疗器材。更有甚者,有的医生为了牟利,不顾病情,丧失医德,对不该用支架的患者用支架,应该放一个的多放几个。一位专家为此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现在是个医院都在放支架,心血管支架植入已经遍地开花了。”

追逐经济利益,是造成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混乱现象的根源之一。专家介绍说,冠状动脉狭窄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才需要做介入治疗,一般应达到75%左右才需要介入治疗,最起码也要达到50%。血管发生轻微病变的病人,完全可以用药物治疗,降低血液黏稠度,让患者平时注意饮食结构调整,保守治疗的效果不比放支架差,花数万元放支架实在没有必要。然而,有的医院为了经济利益,不顾病情是否需要,一味动员心血管病患者植入支架。

同时,医生的经验不足和设备性能差也导致支架滥用。冠心病介入治疗,首先要做冠状动脉造影,然而冠状动脉造影的设备良莠不齐,大医院可能用的是一千多万元一台的影像质量好的心血管造影机,小医院可能用的是两百多万元一台的设备,角度看不了那么大,影像没那么清晰,如果医生经验不足,对冠状动脉狭窄度判断可能有误,在大医院看来根本不具有适应症,但在技术不达标的医院看来或许狭窄度已经超过了70%,如此一来,支架就有可能施用在其实并不需要的人身上。

还有专家提醒,安放支架对于部分病人是有效的,但是也有一定的禁忌症、副作用和后遗症,有的病人是不能够随便安放支架的,要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由于有些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见利忘义,滥用支架,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许多医疗纠纷也因此而起。

严格规范促心血管介入诊疗发展

在一些发达国家,对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我国心血管病介入诊疗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规范心血管病介入诊疗的政策明显滞后,迄今尚无正式的统一规定的心血管病介入诊疗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卫生部已经提出,目前重点整治的医疗技术有四项,其中第一项就是心血管的介入治疗,对医院开展这项技术必须实施准入管理,对从事心血管病介入诊疗的专科医师必须进行培训并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在不久前召开的2007年医院管理年暨全国医政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领导同志要求进一步完善医政法制,加强对医疗市场的管理,特别要严格医疗技术的准入管理。近年来,有关部门多次召开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与管理研讨会,共同研讨规范治疗心血管疾病,加强质量控制管理,保障人民健康的这一老百姓十分关注的问题。

目前,上海、辽宁等省市相继成立了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质量控制机构,开始对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进行质量控制。辽宁省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质量控制中心主任、辽宁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李占全教授是参与卫生部制定《心血管病介入诊疗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专家之一,他向记者介绍说,开展心血管病介入诊疗项目的医疗机构应当具备这样一些条件:有心血管内科和重症监护室;有符合放射防护条件的心导管室;心导管室配备心血管造影机、具有记录功能的心电及压力监测设备、除颤器等必要的设备和急救药品;具有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资质的医师;有心胸外科。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还应当配备800mA、120KV以上并具有电动操作功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最好数字化)的心血管造影机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器。医疗机构拟开展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还应当配备八导联或以上的多导生理仪。此外,对独立从事心血管病介入诊疗的医师还有严格的要求。

李占全谈起他1989年在澳大利亚学习心血管病介入诊疗的情况:当时澳大利亚方面要求,一个介入诊疗的医生只有完成1000例冠状动脉造影才能去学习经皮经腔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支架的植入,当时李占全在第一年完成了600例造影,因此第二年必须相应推迟学习PTCA的时间。这种严格训练,对病人的安全是有好处的,对保证这项新医疗技术的健康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用质量控制规范心血管介入诊疗

记者了解到,上海、辽宁、天津等省市在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与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上海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已制定了《冠状动脉疾病介入治疗医保约定服务规范》,制定了质量控制制度,包括:《上海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质控手册》、上海市心脏介入病例登记月报表、起搏器植入术质控手册;其中《冠状动脉疾病介入治疗医保约定服务规范》要求建立参保人员手术病例资料的数据库管理,对手术适应症掌握、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监控,加强费用监管,并按照有关规定认真上报医保约定服务相关资料,使医保有限的资源合理应用。

辽宁省在2005年8月成立了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质量控制中心,从市场准入、技术规范、资质认证、质量监控等环节,加大对医疗机构应用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的管理力度,重点整治滥用或不规范应用介入治疗技术开展心血管病介入诊疗的混乱现象。他们相继制定了《辽宁省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质量控制方案(草案)》等一系列方案,对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概念、应用范围、诊疗器材、管理权限等都作出严格界定。质控中心按照辽宁省卫生厅的部署,抽调27名专家对辽宁省14个省辖市的三级甲等医院(不包括中医系统)的导管室(硬件部分)进行质量检查,根据检查得分确定了31个导管室的排序,向社会公布了“辽宁省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病介入质量检查结果”,其中20个A级导管室可从事所有心内科介入手术,10个B+级导管室只可从事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以外的介入手术,并对有问题者自公布之日起限期6个月整改,整改期间可从事A级导管室工作,并在整改后提出复核申请,不合格者降为B级导管室。6个月内不提出复核申请者自动变为B级导管室。上海、天津、辽宁等地对心血管病介入诊疗的混乱现象进行整治取得的成效,有望使心血管病介入诊疗得到规范。

还有专家建议,我国在促进介入心脏病学事业的发展方面,亟须抓好这样几项工作:

一是尽快出台心血管病介入诊疗管理规范;二是加强人员培训,以适当的时间限度,争取更高效率地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为今后各专科医生专业技能认证制度的实施打下基础;三是开展科研和调查工作,组织和实施介入心脏病学方面的多中心研究,以提高我国介入心脏病学的整体水平;四是活跃学术气氛,定期举办地区性和全国性学术会议,充实和提高心血管专业医生介入治疗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五是增进对外交流,促进国际合作,以利于我国介入心脏病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六是促进介入器械产品国产化,改变介入器械进口产品居多、价格昂贵的状况,有关部门要利用人才汇集且实际工作经验多的优势,与国内生产厂商合作开发和生产心血管介入所需器械,这将有利于降低医疗费用进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促进我国介入心脏病学事业的发展。

压题照片:不该上支架的上了,该上一个支架的要上几个。心血管介入诊疗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展示含药缓释血管支架。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链接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心血管疾病的诊疗领域中,介入诊疗的开创无疑是一场革命。心脏导管介入心血管病治疗是上世纪70年代首先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的,它是经血管穿刺径路进入,在心腔内或血管内进行的诊断治疗。有人说,它是神奇的救命术――一个很小的金属支架,通过导管,从腹股沟大动脉送进去,在X光检查仪的屏幕上可以看到,它穿过流淌的血流,经过胸腔,迂回到达心脏,在一根因为堵塞刚刚用导丝“凿通”的血道停下来,支架内的球囊将支架撑开,变成一个空心的网状架子,将四周的血管壁顶住,血流一下子通畅无阻。这项通过植入支架扩张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的技术,极大地改善了严重心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由于它给病人的痛苦小、风险相对较低、应急反应快,很快得到了广泛应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