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山东省日照港矿石码头。 新华社记者 范长国摄
水上运输与我们每一个人息
7月5日,全国水运工作会议在京举行,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第一次专题研究部署全国水运工作的会议。水运将有哪些新政策?新政策的实施将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又将提供哪些新的发展理念?
400亿元助力水运现代化
交通部部长李盛霖7月5日宣布了我国水运发展的远景目标:到2020年,总体实现水路交通现代化,即拥有基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水运基础设施、装备和服务体系,海运综合实力强,内河航运优势明显,与其他运输方式相互协调,形成安全、高效、畅通、可持续发展的水路交通系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的要求。
李盛霖指出,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各种运输方式都各有特点和优势,需要加快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宜水则水、宜陆则陆”。水运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能耗小、污染轻、成本低的优势。大力发展水运,充分发挥水运在减少土地占用、降低能源消耗、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优势,是贯彻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为此,“十一五”期间,中央将筹集至少400亿元的资金,重点用于内河和沿海航道、水上支持保障系统等项目的建设,比“十五”期间翻了一番。其中,用于内河航运的投资将超过200亿元。
沿海港口新增吞吐能力80%以上
目前,我国大陆有5个港口进入世界港口吞吐量的前十位,上海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截至2006年底,我国运输船舶达19.4万艘,1.1亿载重吨,运力规模大幅度增加,是2000年的2.1倍;集装箱箱位达85万标准箱,总运力已位居世界前列。此次会议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沿海港口将新增吞吐能力80%以上,这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港口强国的实力。
此次会上提出,“十一五”这一关键时期,要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建设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竞争有序的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和西南沿海5个港口群,形成煤炭、石油、铁矿石、集装箱等8个运输系统的布局。主要港口进出港航道基本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要求。实现高速公路与沿海集装箱干线港主体港区的零距离衔接。积极推进上海、天津、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海运融资、保险、交易、咨询等现代海运服务业。大力发展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的公用码头,加大老码头更新改造力度,加快物流园区、保税港区、临港工业区的港口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港口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拓展港口物流服务功能。
京杭运河航运与
申遗协调发展
“十一五”期间,交通部将把充分发挥京杭运河航运作用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升级扩能,改善通航环境,使运河通过能力增长40%。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交通部门将重点加快山东段扩能延伸、苏北航段航道三级升二级、江南四级升三级的改造工程,使航道等级分别提高到可通航2000吨级和1000吨级船舶;全面完成苏北段船闸扩能工程;加快济宁、徐州、杭州等六个主要港口建设,加大碍航桥梁改造力度。交通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京杭运河是历史悠久的古老航道,要做好京杭运河航运发展与申遗保护的协调工作。谈及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这位负责人指出,申遗活动和大运河充分发挥它的航运功能是不矛盾的。大运河的开凿建设从历史上看首先是作为运输功能来发展的,如果因为申遗就把大运河作为景观河流保护,排斥它的运输功能,这是不恰当的。当然,运河在建设过程中、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环境保护,保护原来的历史风貌。
长江高等级航道遍及20个省区市
7月5日的会议还透露,“十一五”时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将加快推进。国家将重点建设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治理工程,使12.5米深水航道向上延伸至江苏太仓。大力发展干支直达、江海联运、顶推船队和集装箱运输,逐步形成煤炭、矿石、集装箱、石油及液化气、汽车滚装等专业化运输体系。在全国形成超过1万公里的三级以上航道。继续扶持非水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水运发展,加快内河港口建设和技术改造步伐,推动内河港口产业升级。
据介绍,截至2020年,我国将形成
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和18条主要干支流高等级航道(简称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和28个主要港口的布局,构成我国各主要水系以通航千吨级及以上船舶的航道为骨干的航道网络,以及以区域主要城市对外辐射的内河港口体系。内河高等级航道和主要港口将遍及全国20个省(区、市),连接56个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届时,将有越来越多的人择水而居、择水而行。
港口建设是水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为一艘集装箱货轮向厦门港集装箱码头靠近。黄少毅摄(新华社发)
水运繁忙的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全长1747公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黄正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