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电子公告牌到“贴吧”

2007-07-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杨谷 我有话说

 网络论坛较好地体现了网络所带来的双向沟通的优越性,使之成为一项普及面很广的互联网服务,其普及程度仅次于网页浏览服务。探究网络论坛从电子公告牌到“贴吧”、“新闻议事厅”的演变过程,发掘网络论坛在网络社会中的人文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早的网上社交平台

网络论坛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学校园内的电子公告牌,发明者是杜克大学和北卡罗来那州立大学的几个大学生。电子公告牌最早并不属于互联网,它的运行条件很简单,只要有电话线和调制解调器就可以运行起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逐渐成为电子公告牌的主要载体。

最早的电子公告牌有点像大学校园中的公告牌,是校园信息的汇聚场合。与纸介质的公告牌相比,电子公告牌的速度非常快,容量非常大,这些都是纸介质的公告牌所无法比拟的。更重要的是,电子公告牌的信息流是双向的。任何人都可以在别人的帖子后面跟帖,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智慧的碰撞、观点的交锋。从这一点来看,电子公告牌起到了研讨会的作用。但它与日常生活中的研讨会相比,不需要现场参与,大大扩充了参与研讨的广度和深度。同时,电子公告牌的信息流是公开的,所有人都可以看到电子公告牌上的帖子,因此,电子公告牌上的信息交流是一种公开的社会交往行为。

网络论坛的演变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多数商业网站都看到了网络论坛作为一个全新的社交平台所具有的汇聚人流的巨大作用,纷纷提供网络论坛服务。特别是大型门户网站,无一例外地都提供了网络论坛服务。

新浪网就是在这一转折时期抓住机遇,一举由一个小小的网络论坛变成大型门户网站。新浪网的前身是四通利方论坛,其主打频道是体育和IT。在当时,我国的体育传播还以单向传播为主,关心中国体育、特别是中国足球的广大球迷,找不到一个评球的好地方,四通利方论坛的体育沙龙频道为天南海北的球迷们提供了一个最佳的评球场所。四通利方论坛的IT业界频道,则得益于当时的主要上网人群――IT界人士。IT界人士是最早触网的人群,自然而然地在IT业界频道上发挥网络论坛带来的便利,快速地传递IT领域的技术信息,交流应用心得,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信息化建设。网络论坛的成功给四通利方带来了巨大的人流,它由此顺理成章地转型为门户网站。

搜狐网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历程,通过收购网络论坛――以网上“校友录”著称的ChinaRen网站,搜狐网也获得了门户网站所必须的巨大人流。

进入21世纪,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互动式传播提出的新需求,一方面,网络论坛的数量在高速增长;另一方面,网络论坛的形态在不断创新。网络论坛与网络新闻的结合,产生了巨大的“新闻议事厅”效应。网络论坛与搜索引擎的结合,产生了海量的“贴吧”、“说吧”。

当前,各大新闻网站均推出了一项服务,允许网民在看完一则新闻后,发表对这则新闻的感想。一般情况下,这则新闻与相关的网民感言都放在同一个网页下,其他网民在看到新闻的同时,也能看到别人对这则新闻的感言。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传播学意义上的“新闻议事厅”效应。“新闻议事厅”效应大大缩短了新闻二次传播的周期,将原先通过口耳相传、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二次传播,变成在瞬时之间完成,因此可以产生强烈的共时效应。共时效应使得网络新闻的读者仿佛与其他读者置身于同一块公告牌前,在看到新闻的同时,耳边就能听到其他人对这一新闻的评价。

这种共时效应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替代的,它使得网络在传播上又获得了一项新的优势。新闻二次传播周期的大大缩短,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这种舆论压力对于边远地区和亚文化人群的影响更为明显。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强大的舆论压力可以促进文化的一统与社会的变革;从消极的角度来看,过强的舆论压力可能导致文明的冲突和社会发展的断裂。

“贴吧”是百度网的一个发明,是一种以搜索引擎为内核的网络论坛。其他大型商业网站也有类似的服务,如谷歌的“群组”、雅虎的“群组”、搜狐的“听吧”等。除此之外,一些地方性的网站也在借鉴“贴吧”的经验,形成各种各样以网络论坛为内核的“吧”。

“贴吧”打破了网络论坛的惯例,将论坛的设立和管理的权力完全交给不特定的网络用户。任何一个网络用户,如果对某个关键字感兴趣,就可以以这个关键字设立一个“贴吧”。每天,百度网上有10个以上帖子更新的活跃型“贴吧”超过2万个。目前,最受欢迎的百度“贴吧”是“超级女声吧”,每天有近600万人次访问。“贴吧”除了在网上有影响,已经形成了对现实生活的影响。“贴吧”的网民已经开始自发组织网下的活动。

网络社会的加速器

作为互联网上最重要的服务之一,网络论坛对网络社会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论坛的出现与经久不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满足了人们对沟通的需求。通过各种形式的网络论坛,人们之间的交流第一次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在与别人进行交流时,无须考虑自身的年龄、学历、知识、社会地位、财富、外貌、健康状况,而这些条件往往是人们在其他交流形式中无可回避的。同样地,也无从知道交谈的对方的真实社会身份。这样,参与网络论坛的人可以处于一个平等的位置与其他人进行任意问题的探讨。这对现有的所有其他交流方式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而“贴吧”和“新闻议事厅”效应的出现,说明网络论坛除了满足人们的沟通需求之外,还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其他方面的影响,而且,在有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对这种影响估计不足。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网络论坛所涉及的人群不断扩大,沟通效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不断加深。因此,研究网络论坛的发展方向,发掘网络论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潜力,应该成为建设和管理网络文化工作的重要一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