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林权改革使白沙村走上致富路

2007-07-1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叶辉)山还是那片山,林还是那片林,从“卖山头、卖山货”到“卖生态”,浙江省临安市太湖源镇白沙村农民卖得放心、开心,“卖”掉了贫困,实现致富。

使白沙村人放心开心的原因在于,他们口袋里有了一个小本本:林权证。

已入古稀之年的村民夏宏根说:“从前‘靠山吃山’,差一

点把饭碗弄丢了;现在‘靠山吃山’,却端上了金饭碗――关键要看怎么个‘吃’法!”

且看白沙村人怎么个“吃法”!

白沙村蛰居于天目山东麓的大山深处,有“太湖源头第一村”之誉。但20年前还是个“吃的是玉米糊、住的是竹叶棚”的穷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人均收入仅200元。

临安市林业局办公室主任朱永军7月5日向记者介绍了临安市林权3次改革的经历。

1983年,临安市第一次林权改革是将山林承包到户。开展“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和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的林业“三定”工作。穷怕了的村民一旦有了自主权,立即拿起斧头上山砍树,烧炭换钱。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白沙村人均收入800元。靠山吃山,靠“卖山头”倒也钵满瓢盈。

但这种掠夺式的“吃法”代价惨重:砍树毁林导致大自然的惩罚,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山洪爆发,房倒屋塌,1988年和1990年的洪灾使白沙村人尝到了砍树的苦果。

靠砍树不是致富的好办法啊!

临安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王安国给村民指出了一条扔掉斧头也能致富的路:瞄准“非木材资源”――竹笋、茶叶、山核桃,发展经济林,进行深加工。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临安实行第二次林权改革。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实行三权分离,白沙人将自留山以入股的方式集中经营。

放下斧头植树,果树枝头“摘钱”,白沙人靠“卖山货”尝到甜头,90年代中期,人均收入超过3000元。

这次,白沙村人靠山吃山真吃出了滋味。一个彻底使白沙村人脱贫的绝好机会适时降临。

1996年,一群“长得跟电视里一样”的老外来到白沙村考察,他们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官员。白沙的自然风光倾倒了这些金发碧眼的老外,赞叹之余,他们建议:何不开发生态旅游!

老外的话使白沙村人茅塞顿开。1998年8月,投资100万元的太湖源景区建成开放,杭嘉湖、苏锡常乃至上海、南京等城里人蜂拥而至,当年便接待游客10万人次。白沙村人家家搞起了农家乐,大红灯笼挂起来了,“白沙山庄”、“神仙居”等牌子挂出来了,农家小院摆开了餐桌,喝茶吃饭休闲娱乐,笋香、溪鱼香、腊肉香伴随着弥空笑语飘浮在山村农家。白沙村人靠“卖生态”开始致富。

新世纪和好日子一同降临,然而一种担忧却开始在村民心中弥漫:第一期20年的山林承包期满,接下来的山林如何经营?农民心里没底。

临安市委审时度势,2000年率先在全省进行“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定权发证,承包期延长到50年不变。这一改革彻底打消了农民心中的疑虑,白沙村人口袋里有了小本本,更放心地投入,更放心地经营了。

村民吕建中原来家在林区内,过去靠砍树为生。砍树为生却生计无着,反倒砍出了一身残疾:一次砍树被树压伤,造成耳聋眼伤。林区辟为景区后,他的家搬出了林区,重建了新房。他在自己的新家搞了农家乐,年收入10多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如今,白沙村的农民人均年收入逾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康村、生态村。从事旅游的人数占全村总人口的70%以上。白沙村已成为“环境友好型”的典范,全村森林覆盖率已达97%,有小九寨沟之誉,奇山异水,景色佳绝。白沙的农家乐也已打出了品牌,每天包吃包住也就是四五十元,城里的回头客达50%以上,一些老客户一住就是半个月。

山还是那片山,林还是那片林,人还是那些人,可白沙村人的日子已完全不一样了。林权改革使他们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致富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