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英国中学新教材因材施教贴近生活

2007-07-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伦敦记者 郭林 我有话说

英国教育部门12日公布了英格兰11岁至14岁中学生用新教材。由英国“质量和教材局”负责编写的这套新教材颇有时代特色和新颖之处,是20多年来英国力度最大的一次教材改革。

将从2008年9月开始使用的新教材对各科教学内容做了较大调整。例如:语文课,学生可不再学圣经、亚瑟王传奇或希腊神话,但要学习不同历史时

期的故事、诗歌和戏剧。对英国文学遗产,学生至少要学习观看一部莎士比亚戏剧,或演出其中的关键场景,要读奥斯丁的小说,学会用电脑改错别字。数学课,学生除了学习代数、一次方程、比例、四舍五入等概念,还要学会诸如计算度假开支、搞家庭装修测量等应用能力。历史课,不必再学邱吉尔、斯大林和希特勒,但要了解二战、大屠杀以及其他重大历史冲突的起因和影响,历史不再按编年授课,代以英国历史和欧洲与世界历史。地理不再要求掌握国名、首都、山脉、河流等,重在地理位置和环境。现代语言课,学生可以学习汉语、乌尔都语和欧洲语言。科学课,除了物理、化学等,还要教授动植物基因工程和核能应用的科学道德,关键的实验室方法,健康的饮食和锻炼,烟草、酒精、大麻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等等。大多数删除的必学课程都改为选学课程。

新教材增设了三门课程:烹调,学生要学会做一餐简单的饭菜。理财,通过选学“经济财富与财政能力”课,学生要学会抵押、投资、做开支计划、信用卡平衡。公民教育,学习英国价值观和英国国民特性。

英国教育部学校大臣安东尼斯认为,现行的教材缺乏灵活性,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大,不能帮助学习落后的学生提高英语和数学水平。目前,中学里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百分之五的中学生16岁毕业时没有通过初中毕业会考;而部分高中学生为了获得优秀的考试成绩,过多、过早加重了学习负担。

英国现政府强调中学教育要因材施教,而新教材恰好突出了这一点。它的特点是:第一,教材瘦身,砍去一些重复和不必要的过细规定,让老师在课堂上有更多的灵活性,这也是此次教改的重点。学校的课表将减少四分之一,从而使老师和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老师可以多花时间帮助学习落后的学生补习,学习好的学生可增加学习内容,充分发挥其个人强项。

第二,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状况安排教学。比如英语课上,老师可以教一部分学生学哈代和乔叟等古典作家的作品,同时让另外一部分学生学习当代作家的作品。

第三,课时安排更加灵活。例如,可以见缝插针式地设置五分钟的语言复习或心算课。可以不按语文、历史、物理等科目而是按课题或问题设置课程。

第四,使学生掌握今后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个人素质、学习能力和思维技巧。新教材开设了理财、烹调、气候变化、种族等课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激发其学习动力和参与愿望。

英国“质量和教材局”首席执行官波士顿认为,教材改革大有必要。近十年来,西方教育依照教学大纲的传统教学方法潜力已尽。而新教材旨在探索一个个性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它不是为了照顾学生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也不是要否认老式课堂的重要性,更不是要舍弃教材的强制学习的特点。它体现的是一种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思想,在个人、学校和国家几个层面上改善学习状况,提高学习水平,这在国际上已得到证明。

新教材受到了教师较为广泛的欢迎,认为新教材的一大优势是将控制权交还到学校手中,这是迈往正确方向的一步。现在对11岁至14岁学生使用更灵活的教材正是时候。英国教师联盟秘书长甚至认为,新教材只将教材改革工作做了一半,一套教材不能仅仅着眼于让学生巩固基础和发挥特长。

也有不少人士对新教材提出质疑和批评。一种意见认为,改革教材必须和中学会考配套进行,不然考试这个指挥棒将使新教材的效果打折扣。邱吉尔的孙子、国会上院议员索默斯则愤怒地认为,把邱吉尔从历史教科书中抹掉是“彻底疯了”。(本报伦敦7月14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