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合肥7月17日电(记者李陈续)“今年淮河洪水上涨速度猛于往年,水位高于往年,但洪涝灾害的程度却小于往年,沿淮地区和群众遭受的损失比较而言也小于往年”――在安徽防汛抗洪的现场,水利专家和沿淮干部群众一致评价。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治理淮河的决策正确,已经竣工的各项治淮工程发挥出抗洪减
1991年淮河大水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治理淮河,确定建设19项骨干工程。特别是2003年淮河大水后,又决定加快治淮工程建设步伐,明确要求在2007年底基本完成骨干工程建设任务。其中,涉及安徽的治淮工程有14项,中央和省两级投资额超过190亿元。在今年淮河干流水位、流量都超过1991年和2003年的情况下,淮河重要堤防没有发生重大险情,水库无一垮坝,无一人伤亡,也没有发生人员大规模转移,已经竣工的各类工程抗御大洪水效益得以凸显。
在14项治淮重点工程中,淮北大堤和城市圈堤的加固,使重要地区的防洪安全度大为提高。1991年以来,由于淮北大堤、蚌埠和淮南城市圈堤、蒙洼和城西湖蓄洪堤、临王段和正南洼一般堤、寿西淮堤等370多公里堤防得到除险加固,历经今年长时间高水位的洪水,堤防险情却大量减少。蒙洼蓄洪区在淮河干流运用中最频繁、地理位置最特殊,96公里蓄洪堤每到汛期险象环生,今年王家坝达到保证水位之前,经过加固的蓄洪大堤没有发生一处重大险情。一些重要堤段提高了警戒水位和设防水位,减轻了防洪压力。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是淮河大洪水的控制工程,它与上游山谷水库、中游行蓄洪区、淮北大堤以及茨淮新河、怀洪新河共同构成淮河中游综合防洪体系,可以在淮河上中游发生50年一遇以上大洪水时发挥重要作用,使安徽拥有了抗御和战胜比今年更大洪水的手段。为减轻淮干洪水压力,今年汛前刚刚顺利通过总体竣工验收的临淮岗工程首次进行洪水调度,及时启用姜唐湖蓄洪区蓄滞洪水,适时有效利用7.6亿立方米的滞蓄容量,对降低正阳关水位,保证淮北大堤的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行蓄洪区改造和低洼地区移民建房,使因洪转移的人口大幅度减少。在今年淮河干流王家坝以上水位、流量均超过1991年和2003年的情况下,与之相比,目前仅启用6个行蓄洪区,分别少用8个和3个;淹没耕地分别减少122.6万亩和33.8万亩;启用行蓄洪区涉及人口分别减少60.2万人和9.8万人;转移人口分别减少49.5万人和21.3万人。在整个行蓄洪过程中,无一人伤亡,财产损失也降低到最低限度。由于蒙洼蓄洪区实施圩堤加固、新建保庄圩,并全面完成移民建房工作,今年蓄洪时,仅撤退区内临时居住人员3684人,撤退时间不到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