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福义,生于1935年5月,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语言
学科组副组长。主要著作有《语法问题发掘集》、《汉语语法学》、《汉语复句研究》、《文化语言学》(主编)等。前三种著作分别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文化语言学》修订本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人定胜天”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其结构关系如何分析?笔者作过一次小调查。基本要求是:请用单竖线“丨”把“人定胜天”这个小句的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隔开。结果,出现了两种分析。分析一:把单竖线划在“人”和“定胜天”之间,共28人;分析二:把单竖线划在“人定”和“胜天”之间,共2人。接受调查者都是高层次或较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大学教授。如果问问一般群众对这一词语的理解,得到的回答肯定是向“分析一”一边倒。
古代原本用法,“人定胜天”的意思是“分析二”。这一点,凡是涉及古代汉语的词典,以及各种成语词典,都做了解释。比如,《辞海》解释道:人定,犹言人谋,谓人的意志和力量可以战胜自然。刘过《襄阳歌》:“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刘祁《归潜志》十二:“人定亦能胜天。”按《逸周书・文传》:“人强胜天”亦此意。又作“人众胜天”,见《史记・伍子胥列传》(缩印本306页)。观察可知:第一,“人定”和“胜天”之间可以出现把二者隔开的语言成分,包括“兮、亦能”等。第二,学者们把“人定”看作一个结构单位,往往用“人谋、人强、人众”等来训释。可见,“人定”首先发生组合关系,然后才跟“胜天”发生组合关系。再看两个实际用例:例一,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惟元帅察之(《宋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例二,语云:天定胜人,人定亦能胜天。(徐枕亚《玉梨魂》第十四章)前一例,对举使用“人定胜天”和“天定胜人”,“人定”和“胜人”之间出现了“者”,“天定”和“胜人”之间出现了“亦能”;后一例,对举使用“天定胜人”和“人定胜天”,“人定”和“胜天”之间出现了“亦能”。
现代通常用法,“人定胜天”的意思是“分析一”。这一用法的产生和流行,有其外因和内因。一方面,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这是外因。到底开始于什么时候,还无法确认,但可以肯定,在强调战天斗地的火热时期,这一用法成了一个口号,一种指导人们行动的思想,深入人心。《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人定胜天――记河北省人民的抗旱斗争》的文章,其中写道:“天大旱,人大干,夺取丰收不靠天”的豪迈声音,时时鼓舞着我们,使我们强烈地感到,有了党的领导,群众发动起来了,自然灾害再猖狂,也一定能够战胜它。(1975年12月23日)这正是历史的记录。另一方面,受到语言本身演化的影响,这是内因。时代的发展,引发人们对语言理解的变化,人们不会固守古人的原本用法。今天,当说“人定胜天”的时候,人们大都会根据对“定”、对“胜”的最熟悉的用法来理解。例如:最具权威性的《现代汉语词典》,从试用本到2005年的第5版,都把“人定胜天”解释为“人力能够战胜自然”,“人/定/胜/天”分别同“人力/能够/战胜/自然”相对应。一开始便参与和领导这部词典编纂工作的学者,比如丁声树先生和吕叔湘先生,都是饱学之士,他们不会不知道古代原本用法,但是在这部现代汉语中型词典中,他们只提了现代通常用法。
在对事物的认识和表述上,两种用法有不同的观点取向。作为一种表述方式,古代原本用法可以称之为客观理性式。即客观地看待和评价“人”与“天”之间的强弱关系,认为二者孰强孰弱可以相互转化,显得头脑冷静,富于理性。古文根底深厚的现代人,有时也会在这个意义上使用。例如:只知道人定胜天,而不知道天定胜人,同样是错误的。(徐特立《怎样发展我们的自然科学》)相对地,作为一种表述方式,现代通常用法可以称之为主观意志式。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激励人们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改造大自然,充满豪情壮志。例如:如今的年轻人已很难想象那个时代人们的激情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力量。……那是一种人定胜天的豪情壮志,一种信仰的力量;那是一种自觉的奉献,一种快乐的劳动。当然,主观意志式毕竟反映的是人的主观愿望,并不等于就是事实。如果头脑发热,认为一定会这样,那就会带来不良的后果。下面这个例子,反映了一种冷静的反思:我们曾经一度过高估计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相信“人定胜天”。(《人民日报》2001年9月10日)显然,两种表述方式各有其语用价值:客观理性式,适合在对事物进行冷静分析时使用;主观意志式,适合在鼓舞人们排除万难去夺取胜利时使用。对于带有主观情绪的说法,不能用客观理性的标准去看待。“事在人为、心想事成”等等,也是如此。
在词义状态上,两种用法也有不同的理解选择。这表现在“胜”和“定”这两个词的含义上面。先说“胜”。几乎所有的词典,包括涉及古代汉语的词典,都把“胜”解释为“战胜”。主观意志式的“胜”肯定是“战胜”,但对于客观理性式来说,却较难解释“天定胜人”,因为客观事物按其自身规律运动和发展,不存在天对人发起意愿性挑战的问题。因此,最好把理性式中的“胜”解释为“胜于、胜过”。柳宗元:“人胜天,则善者行。”(《答刘禹锡天伦书》)陈光磊等编著《中国古代名句辞典》解释道:“人胜天:人力胜过天力。”(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7月,877页)这里解释“胜”,用了“胜过”,很恰当。再说“定”。主观意志式的“定”是“必定”,用作副词;客观理性式的“定”肯定不是副词,应该怎么解释?有的词典用“人谋、人众、人强”来解释“人定”,但“谋、众、强”都不是“定”字本身的直接含义。从最基本的含义看,“定”即“安/安定”。宗福邦等《故训汇纂》,“定”字条下共列训释84条,1-5都是“安”;(564页)《汉语大字典》所列24个义项,第一项便是“安定”。(1359页)“人安定”,意味着众人和顺协调,因而能够充分地发挥强大的潜能和力量;“天安定”,意味着大自然风调雨顺,因而同样能够充分地发挥强大的潜能和力量。正因如此,人有可能胜过天,天也有可能胜过人。如果用“安定”来解释“人定胜天”和“天定胜人”中的“定”,也许更符合事物的辩证关系。
语言发展的历史表明,“人定胜天”已经先后出现了两种用法。兼顾古今汉语的词典,“人定胜天”词条下面应立两个义项。对“胜”和“定”的解释,两个义项应有所不同。
应该指出:在从古至今的历史纵线上,词语的用法往往有所发展。更常见的情况,是意义上有所演变,不大涉及语法关系的演变问题。比如“陈陈相因”、“钩心斗角”,现代人的理解都跟古代的原本含义相去甚远。有的情况,也会牵动语法关系的变化,但并不典型。比方“望洋兴叹”,“望洋”是个连绵词,表示仰视的样子,还有“?洋、望羊、望佯、望阳”等写法,原本不是“望着海洋”的意思。到现代,常常可以看到“望楼兴叹、望河兴叹”之类用法。这么使用“望×兴叹”,显然有其心理基础,即内心里把“望洋”当成了动宾结构“望着海洋”。这就改变了连绵词“望洋”的原本结构关系了。然而,这毕竟只是活用,属于修辞现象。由于理解上的变化而引发了语法结构的变动,“人定胜天”特别具有典型性。这类词语,包括成语,到底还有哪些,一共有多少,各自的具体情况如何,很值得做深入的专题研究。
还应该指出:“人定胜天”中的“人定”,并未成为汉语的一个具有固定性的组合单位,即并未“词化”。有的词典收入了“人定”的词条,但表示的是“夜深人静时”的意思。比如白居易《人定》:人定月胧明,香消枕簟清。又如王建《寄杨十二秘书》:人定犹行背街鼓,月高还去打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