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是做新闻的 这时候就该在现场”

2007-07-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国圣 我有话说

7月17日凌晨,115年来最猛烈的暴雨雷电天气突袭重庆。在重庆历史上首个暴雨红色预警发布后的一天内,全市共响炸雷近5万次,部分区县降水超过300毫米。主城公交停发近两万班次,7条高速公路关闭,重庆市内交通几近瘫痪,璧山县城水深达5米,全市数百万人受灾。

地势较低的沙坪坝区陈家桥镇很快被急剧上涨的

洪水围困,近万居民身处险境,驻渝武警总队官兵奉命前往救援。因为自己没有被安排与战友们随行,26岁的政治部新闻干事康波给领导提了意见,终于获准前往救援现场。

当天晚上,康波和陈家桥镇农技服务中心的助理兽医师陈治萍乘坐的两艘冲锋艇被大浪打翻,船上人员全部落水。康波和陈治萍瞬间被激流卷走。两天后,当康波的遗体在距离落水点10公里处被搜救人员找到时,他的手腕上还紧紧缚着一部拍摄灾情的数码相机。

“我是做新闻的,这时候就该在现场。”这是康波最后一次给领导提的“意见”,也是所有新闻工作者在暴雨雷电灾害天气面前的集体“参战书”。

“马上赶到现场!”

在7月17日下午的救援现场,重庆商报记者杨龙曾与康波有一面之缘。当时两人一起冲进水中抓拍,后来又搭乘同一艘冲锋艇进入被围困地点。杨龙回忆说,倾盆大雨中,康波在颠簸的冲锋艇上一次次侧身,将镜头伸出艇外,记录下武警战士救援群众的画面,尽管自己也面临危险,他却不断地提醒杨龙要注意安全。

与康波一样,在令人心惊胆颤的强雷电面前,职业习惯让记者们都做出同样的选择:马上赶到现场!

山洪和塌方使位于歌乐山烈士墓的两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遭遇建国以来的最大灾害,渣滓洞7栋楼中的6栋被泥石流冲垮,白公馆右山塌方后形成了巨大的陷坑,上山的必经之路全线封闭。

重庆电视台记者姜万川成为最早到达灾后现场的人之一。他抢拍受灾现场时几次跌倒的情形,引起了指挥救灾的重庆市市委书记汪洋的担心,特地嘱咐他要避免发生危险。

“第一时间告诉市民”

17日早晨大约8时30分,几乎所有的驾驶员同时发现,车上的收音机在一阵猛烈的雷电后“失声”了。不管调到哪个台,都收不到节目。直到中午,他们才知道这次雷击使重庆广电总台的调频发射塔受损,4套电视频道和所有调频电台节目中断了整整4个小时。

尽管困难重重,但重庆所有的媒体都竭尽全力,将灾情的最新信息传递给市民。7月18日,重庆日报以将近5个整版“直击重灾现场”,发回了记者从现场发回的图文信息,其他报纸也不惜篇幅和版面,对暴雨洪灾造成的影响进行充分报道。新华网重庆频道、华龙网当天即开设了暴雨洪灾的专题,以最快的速度发布和更新灾情变化。电台的不同频道,平时报道重点各不相同。但从17日起,各个频道都对暴雨洪灾进行滚动播报。

几天来,媒体关于暴雨雷电灾害的报道,既有中央和重庆市对救灾抗灾的整体部署和最新安排,又有各级各部门和普通市民救灾自救的行动、暴雨雷电及洪灾中避险及预防疾病的知识,更多的则是关于道路积水、塌方,提醒行人和车辆改道的消息。

充分及时的信息披露,极大地稳定了受灾群众的情绪,增强了市民战胜天灾的信心。

“一起勇敢面对”

近5米深的洪水,使璧山县城成为孤岛,城内一度停水停电停气,座机电话也无法使用。危难之际,一拨又一拨记者辗转赶来,想方设法穿过湍流,与灾区群众共同坚守,一起勇敢面对。

几天来,重庆经历着有记录以来最强的暴雨和雷电灾害。数百万人身陷困境,更多的市民出行困难。他们都通过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报道,感受到了真切的干群情、军民情、友邻情。这些报道,是一曲曲洪水无情人有情的和谐之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