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络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

2007-07-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勾淑玲 我有话说

众所周知,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动和创新着文化娱乐形式,为舒缓压力、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创造了条件;网络传播模糊身份,突出文化个体的主体性,日益为年轻人所喜爱。

由于网络传播模糊了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界限,使既有文化形态日渐失去传统划分的依据。网络为诸种文化提供了前所未

有的开放和参与氛围,多元文化得以相互交融、并存共生。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文化参与者角色淡化、权威话语失落。网络中的文化创作和评价较少有身份制约,文化表现也没有人为的模式。在搜索、续写、链接中,中西文化、高雅文化和世俗文化,传统文化和时髦文学杂糅在一起,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风格迥异、意见不同的人群也常常汇集在一个虚拟社区中,隐去社会地位差别,针对同一个话题共同参与、交流,不同类型的文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模糊了多种文化形态和参与者现实身份的传统分界。大学校园,作为人才、知识与文化聚集的高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作为人类进步的导航仪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理应在构建和谐文化中率先垂范,着力提高自身和谐发展的能力,使大学真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示范力量。

随着网络发展条件下西方文化的涌入,校园文化建设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第一,网络的发展和应用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窗口,但其中传递的一些叛逆、消极甚至颓废的东西同时撞击着传统的文明和道德观念,甚至将少数大学生引向歧途。第二,如今丰富的物质文明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大大改善,但社会中以物质利益作引导、集体主义精神被消解的现象也反映到大学校园文化当中,出现了一些大学生急功近利、重利忘义的现象。所以,当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难度是很大的,它需要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发挥好“政治导向、价值塑造、人格培养”的功能。

上述问题的出现说明了处于思想渐进成熟时期的大学生亟需有道德规范来指引,对其思想领域中已出现的误解和矛盾进行及时的劝服和有效的纠正。很多校园悲剧已经证明,如果对这样的潜在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或者发现了却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正确处理,其后果可能是很严重的。因而,我们必须因势利导,利用同学们喜欢网络的特点,寻找一个合适的契机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地发展和谐的校园文化。

校园的和谐是有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可以主观感知的,这即是校园的风景。这景是由人、事、物构成的。人是这风景的主宰,是这风景的主角。和谐的校园每一人、每一事、每一物都应该是一道靓丽的风景,都表现出校园的和谐。如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行为习惯,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活动,布局科学合理洁净的校舍、花草树木等等,均是展现校园和谐的窗口。

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需要方方面面为之努力,对网络来说更负有重要使命,因为网络媒体是传播新闻信息的一个新媒体,也是增强社会方方面面沟通的一个新渠道,更是我们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个新阵地。网络媒体如果能够趋利避害,加强科学管理,一定能对社会的进步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不能正确认识、积极使用、科学管理,那么它对社会就将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网络通过传播信息满足人们的需求、激发好奇心、质疑固有观念,网络权威经由个体自主选择达成认同,这契合了理性的觉醒。

一个和谐的校园,必需要有千姿百态的校园文化。网络文化则更是首当其冲。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不是学习的机器,考试成绩不应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我们要处处为学生创造展现个性和特长的舞台。热爱运动的同学能在“体育节”上一展矫健的身姿,喜欢书画的同学能在“文化节”中尽情挥毫泼墨,擅长表演的同学能在“艺术节”里赢得阵阵掌声,那爱好上网的同学,为啥就不能在网络上发帖神游呢?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无声的力量,是最优秀的隐性课程。它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影响。因而在借鉴传统管理方式的同时,需要研究适应网络传播特征的文化规范,积极培育网络和谐文化,在网上树立人文精神的权威性。

我们必须意识到,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时代的特点,发展先进的网络文化,让网络成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渠道,成为思想文化领域的新阵地,利用网络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大学培养的学生能够具有一种健全的人格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能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