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信息资源的高速膨胀――“信息爆炸”是一个全球性的共同现象。当前全球和我国“信息爆炸”的程度如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进展如何?随着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政务信息公开条例》的出台,我国应该如何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7月11日,本
报和国信办推广应用组邀请部分信息化领域的专家学者,举办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专题研讨会”,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讨。7月15日刊出了部分专家的讲话,本期刊出的是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陈传夫、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秘书长徐祖哲、国信办推广利用组林涛的部分讲话。
姜奇平陈传夫徐祖哲林涛
主持人:当前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如何看待这些难点和问题?
姜奇平:我认为,当前我国信息资源方面的主要问题,是要从信息资源大国向信息资源强国转变。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下来的文化信息资源不亚于沙特等国的石油储量,现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信息质量的问题。我们在这一轮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大的机遇,比如百度可以和美国的谷歌(Google)竞争。抓住机遇,信息资源就可以变成社会财富;抓不住机遇,它永远处在资源的状态。我认为应该关注一些信息资源增值的新增长点。
首先应该是知识形态不断创新。要激活信息,激活的第一个含义是把信息资源从“死”的状态变成“活”的状态,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从集体知识变成个人知识。现在开发信息资源已经和过去简单地做数据库不一样,更重要的是要形成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循环、“干知识”和“湿知识”的循环。凡是能够用存储介质存的已经是成果状态了,现在真正的增值点是在活的状态、在创新的过程,所以要特别强调人的大脑的作用,Web2.0更加注重的是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结果。第二是资本形态正在创新。资源向财富转化的时候有一个从商品到资本的跃升。我认为现在对信息资源进行资产评估的过程中有一个误区,是把它和现金直接换算,但是现金是一种眼前的直接利益,信息作为资产,第一位的作用并不是直接带来钱,而是延长企业的生命,使企业更加具有活力,我认为这是研究的要点。
徐祖哲:我认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规范和标准非常重要。北京搞了这么多有关交通的项目,“一卡通”、小区停车、高速路收费等,一些部门成天忙的是具体技术问题,没有把它提到标准的高度,造成很多问题。现在暴露出来的一些社会管理问题,如矿泉水的“假水”问题、公交学生优惠卡的冒用问题,如果充分利用信息资源,都可以得到解决。广东的矿泉水市场运用信息化管理,杜绝了“假水”现象。现在北京公交的学生卡,还用在照片上盖图章的老办法,防伪效果很差,结果几十万张学生卡发出去了,商场的售货员坐公交车拿的都是学生卡。信息资源要怎么利用?看看南京大学管理学生卡的经验,你拿学生卡在南京大学食堂吃饭,一个月如果不到150块钱,就会自动得到补贴,这样管理成本就降下来了。要记住,技术的进步不等于社会的进步。
主持人:不久前,EMC的马总向我介绍了一个“信息家”的新理念。这种“信息家”不干别的,专门管理信息资产,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我们现在的信息资源没有利用起来,说明中国需要大量的“信息家”,尤其是目前的CIO和IT经理人群要从技术专家向信息专家的角色转变。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在信息资源方面做了不少实证性的研究,陈院长还承担了一些这方面的国家重点课题,请谈谈你对当前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看法。
陈传夫:我学习了国家信息化战略规划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文件之后,认为应该制定一部《信息资源增值利用法》。很多人认为今天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我认为,政府能够公开的信息已经大量地公开,比如政府法规,有多少公司在做这方面的数据库?从政府网站到学校网站,甚至个人网站都有,所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不是政府没有公开信息,而是信息的质量问题,是信息的可信度问题。科技部曾经委托我们研究知识产权战略对策,我们发现,几乎没有一个网站能够把《伯尔尼国际公约》这部重要的知识产权国际法完整、准确地翻译出来。所以,不是没有信息,而是现有的信息我们没有利用好。网上的一些信息,你抄我的,我抄你的,整体质量不高。我们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82页的报告,结论是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对网站信息的认可度是不一样的,年龄越大的人、文化水平越高的人越不相信网上的信息,倒是一些年龄小、文化程度低的人相信这些信息。其中,对报纸信息的信任程度是第一。
姜奇平:信息资源的产权制度需要创新。我主张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共享并举的方略,我们既要重视“诸葛亮”,也要重视“臭皮匠”。“诸葛亮”和“臭皮匠”,谁的生产率高?美国坚持认为只有“诸葛亮”才创造价值,如果美国将来要衰落的话,主要是因为它不采纳“臭皮匠”的模式。在网络分布式共享的情况下,既可能“诸葛亮”战胜“臭皮匠”,也可能“臭皮匠”战胜“诸葛亮”。美国只鼓励“诸葛亮”一种模式,那中国可以两手抓两手都硬,一手抓“诸葛亮”模式,一手抓“臭皮匠”模式,尤其是后者,鼓励信息的网络传播和共享,这是一个战略问题。还要发挥信息资源在形成中国国际竞争优势方面的作用。我们过去强调做大做强,我认为要做大做强和做小做活相结合,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信息是发挥信息资源作用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未来的时代,小的就是好的,在广东、浙江,小企业抱成团,竞争力不亚于一个大集团。在意大利,也有类似的情形。当小企业和它生产区域的外部协调成本低于大企业内车间之间的内部协调成本的时候,小企业就可以战胜500强。如果信息资源能够节省国民生产总值中的30%到40%,那么中国的竞争力就会有质的提高。
林涛:各位专家提出的很多问题是我们一直在关注的,如陈传夫院长提到的信息资源增值开发利用问题,解延德主任提到的信息资源历史和保护的问题,等等。在我们当前的工作中,有一个课题就是信息资源的增值利用,目前全国有一些试点,年底会得到初步应用。
陈传夫:为什么要进行信息资源的增值利用?政府掌握了80%的信息,这部分信息有很大的价值。欧洲有一个统计,欧洲政府部门掌握的信息价值大概是480亿欧元,相当于整个欧盟GDP的0.25%左右。在美国,GDP中的0.5%就是由于信息资源贡献的。在英国,期刊的产值60亿英镑,其中40亿英镑是增值服务产生的,其他的20亿是发行收入。
主持人:国务院信息办是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牵头单位,请介绍一下国信办在这方面的工作。
林涛:今天各位专家提到的很多问题让我很受启发。去年,国家出台了关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关政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创新,首先,从理论上将信息资源与生产资源相提并论;第二,提出了创新的开发机制。按照信息化三阶段的理论,目前我们的工作处在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转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姜奇平: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制造业虽然失去了10年,但是它的文化产业的产值超过整个汽车工业,日本的经济并没有垮。我们长期以来在事业体制下搞文化,现在需要转变机制,将追求的目标转变为追求国民幸福总值的最大化,这样可以带来几倍于工业的产值。盘活信息资源,要做其他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依托中国信息资源的优势,最终一定能实现从信息资源大国向信息资源强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