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28日电记者从今天在京召开的“农村公路与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上获悉,目前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302万公里,有98.2%的乡镇、86.4%建制村通了公路。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对改善农村交通状况、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以往,按照事权划分,农村公路建设责任多在地方,以至于很长一个时期内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不足,造成了很多欠账。进入新世纪以后,有关部门逐步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2004年开始加强了国家商品粮基地、革命圣地、红色旅游区等地的公路建设,也启动了农村客运站点的建设。2005年初,国务院通过了农村公路的建设规划,对2020年前农村公路的发展勾画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宏伟蓝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交通部门近年来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真抓实干,把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政治任务,发动广大农村群众参与,由此,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据悉,2003年至2006年间,我国新改建农村公路87万公里,其中沥青(水泥)路58万公里,农村沥青(水泥)路总里程发展到91万公里。仅2006年就新改建农村公路32.5万公里,解决了458个乡(镇)、17764个建制村通公路,1708个乡(镇)、43962个建制村通油路或水泥路。截至2006年底,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到302.6万公里,其中县道50.6万公里、乡道98.8万公里、村道153.2万公里;98.27%的乡(镇)、86.40%的建制村实现了通公路;80.63%的乡(镇)、60.39%的建制村实现通沥青、水泥路;83.2%的建制村实现了通客运班车。
此次高层论坛由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交通报社协办,来自交通部等国家有关部委、研究机构的领导和专家,以及来自四川、浙江、湖北、河南、山西、重庆等省市的代表近200人出席。与会者在此围绕“农村公路与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就农村公路的快速推进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村公路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