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高中生”与大学专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引导大学新生迅速进入角色,一直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长江大学找到了破解这一难题的“良方”:以通识教育作为“桥梁”,引导大学新生跨越知识“鸿沟”,走出坚实的“第一步”。
“1+3”模式:强化“通识”的基础作
用
“通识为本,专识为末。”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认为,“通识”的基础性作用不容忽视。在长江大学“1+3”教育模式中,通识教育被摆在人才培养的关键位置。
“1+3”教育模式的推行,始于2006年9月,迄今已有1年时间。所谓“1+3”,就是在学生入学时打破专业限制,不分文理,先学习1年以综合教育和文理基础教育为主要特色的通识课,主要包括大学英语、高等数学、“两课”、体育、计算机基础、文化素质教育、军事理论与军训、社会调查等,二年级再分流到相关专业学习。
2006年上半年,长江大学全面开展课程体系改革,对所有的课程进行了重新安排和改造。暑期,2万多名“老生”大搬家,腾出西校区留给大一新生;学校成立了由49名外语教师和32名数学教师、33名辅导员和教辅人员组成的“一年级教学工作部”,专门负责通识教育。9月初,除了艺术类、体育类、外语类新生外,其他专业的6439名新生都以这种全新的方式,开始了他们的大学生活。
分班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
根据学生的英语、数学实际水平,学校设立了A、B、C、D四种数学班和A、B两种英语班:全校共有数学A级班108个、B级班16个、C级班18个、D级班26个,英语A级班126个、B级班36个。长江大学的每个新生,除了属于某一自然班外,还同时属于某一英语班和数学班。
为了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每天晚上,安排4名英语老师“坐镇”答疑,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问;开通校园英语电台,训练学生听力;开设网上英语学习园地,开放英语自主学习资源库,训练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开辟“英语角”,供学生相互交流;定期播放英语原声电影,扩展学生知识面……
英语教学如此,数学教学如此,其他基础文化课教学也是如此。长江大学将了解学校、了解专业、了解大学本身都作为通识教育的重点,请专家、名师、教授给学生作讲座,介绍大学及相关内容,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仅第一学期,就举办院士、科学家成长报告会9场,博士报告会31场,播放经典影片32部,举办音乐会、各种趣味竞赛36场。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着眼未来:习惯成为一种力量
经过1年的实践,“1+3”教育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数学学院251名学生,55%的同学在第一学期就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年级92%的学生的数学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让学生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长江大学校长张昌民认为,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人性化的管理与服务,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调查显示,学生的业余时间53%在学习英语,34%在学习数学,8%在学习计算机,2%在从事体育活动,只有3%在干其他事情;全年级学生按时起床率保持在95%,上课率保持在99%,晚自习率保持在96%,按时就寝率99%,没有学生发生违纪现象。
处处皆课堂的育人环境,让学生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社会、奉献爱心。第一学期,就有655名新生共义务献血21万余毫升,27%的学生参与爱心捐助,12%的学生加入爱心社团;有的班级组织全班同学在校园周围的餐馆、商店、打字室为本班贫困生“找岗”;很多学生自发组织了爱心车行、爱心家政部、爱心送水站、爱心书社、爱心鲜花店等慈善社团回报社会;有95.5%的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长江大学党委书记张忠家说,通识教育是对社会负责任的做法,其最大好处在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为其一生的大业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