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收获”的时节。这些天,来自各地高中“宏志班”的捷报像雪片般飞向中央文明办――河南、重庆、新疆、云南、河北、湖南、江西……“‘宏志班’高考再创佳绩”的消息听得让人备感欣慰。与此同时,一个个在逆境中成
他们是一支特殊的群体,暂时的经济困难曾经让他们在理想的大门外痛苦徘徊;他们又是一群幸运的孩子,因为有了“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这些生于西部、长于西部的寒门学子有了读高中、进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
“用整颗心回报社会”,这可能是每一个“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受助者心底里的话。“在我最艰难的时候,祖国的阳光温暖了我的心,让我看到了雨后的彩虹。我希望把社会寄予我的爱和温暖,传递得更持久更长远。”来自重庆的受助毕业生李智的一番感言代表了许多受助者的心声。
西部大开发的号令催生了这项功在千秋的民心工程。2000年,以帮助西部地区培养人才为宗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和教育部联合推出“西部开发助学工程”,每年在西部12省(区、市)选择1100名新入学的部属和省(区、市)属重点高等院校特困生,每人资助2万元(分四个学年陆续拨付),每人每年5000元;同时,适当减免受资助学生在校期间学费。2002年,这项工程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资助范围扩大到贫困面较大的河北、山西、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省,资助大学生名额总数由2001年的1200名增加到每年的2080名,同时在上述资助范围内选择若干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开办“宏志班”,每名高中生资助6000元,分3个学年陆续拨付,每学年2000元。
如今,已有15020名西部贫困学子在“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恩泽下走进了大学校园,来自中央文明办的统计同时显示,截至2007年,已累计开办“宏志班”267个,资助高中生达13350名。而他们中的一部分,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开始用知识描绘未来,用热情与才华贡献西部、回报社会。
李雪娇,河北省承德县上板城镇团委书记、妇联主任、纪检干事,每天穿梭在田间地头为农民解决大事小情,除了一副眼镜,已经没了一点儿“大学生样儿”的她却“很知足”,是“西部开发助学工程”成就了她的大学梦,现在,她要踏踏实实地在这“穷山沟里报恩、创业”,“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帮助乡亲们”。
黄田映,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民族中学化学老师,“教了150多个学生,每天上课、批改作业,忙碌中却很充实”。黄田映同样受益于“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当年“高兴得大哭一场”的她从武汉大学毕业后令人惊异地选择回到母校,“我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来的。我们怒江确实很贫困,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努力,这里的人以后也会过上大城市般的生活。”
他们是“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受助毕业生的缩影,在这份长长的名单中,“感恩”、“回报”写在他们每一个人心里。作为服务西部大开发的实际步骤,“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确实达到了为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铺设了一条成才之路、为中西部地区培养一批感情深厚的本土人才的目的。许多学生说,“能够得到‘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资助,一方面是一种幸运,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责任。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同时也要尽自己所能为他人、为社会做一些事情,回报社会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在清华大学,首批6名2000级受助大学生到毕业时,全部被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他们一致表示,学成后,将用更丰富的知识和更充沛的热情服务家乡、服务西部;而在很多学校,受助学生均成为校园里品学兼优的佼佼者。事实证明,“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在培养一大批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充满深厚感情的学子的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建设者和接班人。“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受助学生毕业后,都将成为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人才资源,他们将是中西部地区一笔难得的财富。
而为了帮助每一个有志青年完成自己的求学梦,把这项民心工程办好办实,7年来,各级党委宣传部、文明办和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学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规范程序和社会监督为重点,逐步建立健全了考前预选、逐级申报、考核公示等一整套规范的程序和严格的制度,确保每一名受助学生都是家庭贫困、无力完成学业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实现了“资助一名学生,温暖一片人心”的效果。在教育培养受助学生方面,通过建立健全反馈机制、制约机制、激励机制,不断提高“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受助学生的成才率。最终使“西部开发助学工程”不仅成为一项资助工程,更成为一项为西部育人留心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