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界激辩福安“冰臼”奇观

2007-08-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高建进 本报通讯员王志凌 我有话说

近日,中国地质科学院有关专家宣布,在福建省福安市白云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发现史上罕见的千古“冰臼”奇观,并由此推断,距今大约200万至300万年以前的第四纪早期,这里曾被冰川覆盖。这一“发现”,使近来学界关于“福建是否有过第四纪古冰川活动”的争论再次升温。

景区惊现“怪石”

在白云山风景区,从蟾溪至龙亭溪峡谷长达10多公里的溪段上,放眼望去,圆形、心形、蝌蚪形等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石臼在河谷中随处可见,令人叹为观止。

据福安市旅游部门人士介绍,由于沿溪水电站建设蓄水,这些石臼群长期湮没在水底,无人知晓。近年来由于上游建起水电站蓄水,这一奇观才得以逐渐浮出水面,向世人展示它的惊世容颜。

早在2004年,福安市组织申报白云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时,就发现了这一奇特景观,当时被认为是万年激流漩冲而形成的“壶穴”现象。直至2006年10月,福安市邀请省内有关专家设计白云山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对这些资源进行评价时,专家们对其“是不是冰臼”提出了疑义,并建议找权威专家进行考证。

此后,福安市旅游局等相关部门查阅了大量资料,并组织人员专程前往具有丰富壶穴自然景观的温州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这些人员认为,福安白云山景区的“怪石”口小腹大,与壶穴现象有着明显的差异。壶穴现象为水流冲击而成,而冰臼只有剧烈的冰川运动才能形成。为进一步考证这一自然景观,2007年初,福安市旅游部门找到冰臼学创始人之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韩同林教授,并向他发去了大量实地图片。

2007年5月31日,韩同林回信说:“经初步观察可以确认为古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群,具有数量多、规模大、保存好和类型丰富等特点,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意义。”在福安市委、市政府的邀请下,今年7月,韩同林、陈尚平两位教授前往福安,开始了一次发现之旅。

实地考察带来“惊喜”

据了解,冰臼是古冰川作用和古冰川气候环境的直接产物和重要遗迹,是冰川融水携带冰碎屑、岩屑物质,沿冰川裂隙自上而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对下覆基岩进行强烈冲击和研磨所形成的石坑,因其形态很像古代舂米的石臼而得名“冰臼”。

我国首次发现冰臼,是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被称为中国地质学界石破天惊的重大发现。尤其是我国东部中低山区山脊山峰上分布的大量冰臼,堪称“世界奇观”和“天下一绝”。难怪有不少专家评价,“冰臼的发现若能最终被证实,则世界的第四纪地质环境历史将被重新改写!”

据介绍,福安的这些“冰臼”群主要分布于晓阳、穆云等乡镇境内的白云山九龙洞景区及金钟山龙亭溪峡谷景区,大多位于溪段河谷。由于山势险峻、悬崖峭壁众多,呈原生态状态,可进入性差。在当地村民的引领下,韩同林、陈尚平教授等人循着当年樵夫进山砍柴的崎岖小道,踏上了从蟾溪到九龙洞长达6公里的考察之旅。

当时陪同前往的福安市委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年过七旬的韩教授在九龙洞景区的山涧里兴奋得不得了。韩教授说,以前他们在内蒙古冰臼集中地区科考时,都要翻几座山才找到一个冰臼,从来没有发现有这么密集的,在一条山涧里想找一块没有冰臼的石头都很难。对于山顶上的冰悬槽,两位教授更是大发感叹:“在广东时我们才找了两三条,在福安数十条也不鲜见。”

更让专家们惊叹的是,在九龙洞中发现的“单体冰臼”直径约30米、高约60米,数量还不止一个,而他们以往看过最大的宽不过五六米、高十余米。

“经粗略统计,这条6公里山涧及九龙洞内,就有‘冰臼’上万个。”福安旅游部门人士称,这次考察路程只是福安白云山景区冰臼群分布的一个区域,那些山势更为险恶、人迹难至的深山中究竟有多少数量的“冰臼”,至今还是个未知数,考察仅仅是个开始。

“古冰川遗迹”难辨真伪

据记者了解,这次福安发现的“冰臼”,是近期以来福建省境内第三次声称发现的“第四纪古冰川遗迹”。去年10月初,福州大学原地质教研室施满堂教授等人宣布在福建省屏南县白水洋发现“冰斗”、“冰臼”等“第四纪古冰川遗迹”。去年12月,施满堂等人到福建仙游县九鲤湖进行实地考察后表示,九鲤湖也是个典型的“第四纪古冰川遗迹”。(本报分别于2006年10月22日、2006年12月10日对此进行过报道。)

然而这一“发现”引起了中国科学院施雅风院士等专家的质疑。施雅风院士认为,福建纬度低,缺乏古冰川出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并认为白水洋等地出现的类似“冰斗”、“冰臼”的地质特征,可能是由于水流和泥沙长期冲刷以及风蚀等原因形成的。

正如前两次的“发现”一样,这次福安发现的“冰臼”群也引起了学界的一场争论。韩同林、陈尚平两位教授对福安“冰臼”群奇观给出了极高评价。他们认为,白云山风景区古冰川与其他地方相比具备三大特点:其一,冰臼数量繁多,规模宏大,个体大的高约60米,直径约30米,这在冰川冰臼考察发现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其次,冰臼形态类型丰富、口小腹大、特征明显,大小冰臼、连环相套,一些冰臼形态都属新发现;酷似“漏斗”、“交椅”、“板壁”、“龙爪印”等形状的冰臼是古冰川运动存在的有力证据,由此可推断在距今大约200万至300万年前的第四纪早期,福安曾为冰川所覆盖。第三,大量的“U”字型底冰悬槽、冰脊、冰川漂砾及冰川铲切等遗迹,我国南方地区均属首次发现。

对此有的专家认为,只有冰川运动才会对地貌造成如此深刻的改变,水流冲刷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这一千古奇观的发现,不仅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而且对研究福安古气候、古地貌均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据了解,目前福安市委、市政府已将“冰臼”群列入白云山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景区面积由原来的32平方公里扩大至95.88公里,并将白云山风景区作为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向上申报,同时还专门指定两位市领导牵头组织申报冰臼遗迹国家及世界地质公园工作。

但与此同时,质疑声也不绝于耳。福建省地质学会第四纪地质地貌专业委员会原主任委员、福建师大地理学院研究员王绍鸿就认为,福建不可能存在第四纪古冰川遗迹。

“某一种地貌特征是否为冰川遗迹,还应考察当时的气候和生物特征。”王绍鸿介绍说,冰川形成的条件必须是气候寒冷,近地面年平均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有长年不化的积雪,再变成冰川冰。冰川只能形成于雪线之上,高度达不到雪线的地方不可能有冰川。现在我国西部山区雪线的高度是:低者如阿尔泰山3000~3400米,高者如喜马拉雅山北坡6000~6200米,第四纪冰川时雪线的高度比现在低。若以雪线最低、冰期时雪线降低得最多的阿尔泰山而论,冰期时雪线在1800米。而阿尔泰山位于新疆,纬度比白云山高得多,常年温度比福建低得多,在第四纪冰川年代,即使是同样的1800米海拔高度,福建也不具备冰川形成的条件,况且白云山最高海拔也达不到1800米。

王绍鸿提出,第四纪冰期中,巨大的气候变化对动物、植物、土壤、地质、地貌、地层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福建省最高的山地武夷山,保存着地球同纬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态系统。另外,就在闽东地区的周宁县岭下乡,至今还保留着世界上目前最大的一片喜暖的植物水松林和红豆杉。同时,福建还有多片古老的孑遗植物刺桫椤等。福建广泛存在的第三纪至侏罗纪孑遗植物,说明第四纪福建没有形成冰川,否则这些喜暖的植物就不可能保存下来。他认为,福安白云山“冰臼”并非真正的冰臼,实际是经河流冲刷而形成的“壶穴”。这在福建省许多地方都存在,如泰宁的上清溪广泛存在类似的地貌特征。

与王绍鸿持相同观点的还有我国现代冰川学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施雅风。他认为,如果第四纪冰期时福建被厚厚的冰雪覆盖,那么当时福建夏天的平均温度也在零摄氏度以下,比现在的夏天日平均温度要低二十多摄氏度,但研究数据表明这是不可能达到的。究竟哪种观点正确?人们拭目以待。

     

冰悬槽       河谷中随处可见的“冰臼”  "冰臼"群         葫芦形“冰臼”

(图片由福安市旅游局提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