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飞向未来―太空探索创新竞赛”亚洲区决赛中,来自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家二十支参赛队进行了激烈角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凭借作品“极速快车”空天飞行器,以绝对优势胜出,再次夺得了第一名。
近年来,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无动力飞行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比赛中,南航
教学科研:呵护创新
7月初,南航大又有两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获得国防科工委的立项批准。据了解,“十五”期间南航大共投入9700万元,建立了基础教学基地、专业实验室、现代工程训练中心等,为教学科研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科技创新,优秀的师资队伍尤为关键。据了解,南航大充分发挥老教授、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建立了全方位、开放式的教师终身教育体系。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等高一级学位,形成由学校、学院、个人三方负担的继续教育投入机制。对于花大力气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南航大不仅建立健全了全员聘任和校内岗位津贴制度,还通过营造有利于教师长远发展、施展才能的工作环境和学术环境,做到“感情留人,条件留人,事业留人”。
敢为人先、宽容失败,无论对科研人员还是他们的科技成果,都至关重要――创新本身也需要呵护。通过实行新的科学研究和管理方案,南航大努力为教师们的学术研究提供宽松的氛围。对从事基础研究、原创性研究的考核,也从每年一次延长到三年,甚至五六年一次。
近日,南航大廖文和教授获得了“333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学家的称号。身为国家“十五”“863”重大专项负责人,廖文和教授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创造性地将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与人眼像差测量与矫正相结合;通过团队合作研制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准分子人眼像差矫正系统”。说起自己的创新成果,廖文和庆幸南航大有着鼓励科研创新的大环境。
学生培养:崇尚创新
在南航大采访时记者发现,钻研创造不是尖子生的专利,多种全校性活动的开展,引发了崇尚创新的风气。创新的氛围,逐渐内化成学生们创新的思维。
为了给学生提供创新平台,该校在“硬件”上投入大量资金的同时,更下力气搞好“软环境”的建设。如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开设科技创新网站等。在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正在做模型的程同学告诉记者:“学校为我们协会配备了很多器材,平时我们不仅在协会的活动中心搞试验,还会在校园里为大家义务修理小电器。好多东西书上没有,得自己琢磨。”
此外,南航大邀请了许多工作在国防事业和航空航天第一线的著名专家学者来学校为师生作学术报告和献身国防的事迹报告。中国航空工业第603研究所所长黄强研究员,为南航大的学生作了两场国防教育报告,讲述“飞豹”研制的成功历程,用亲身经历传递创新理念。
近年来,南航大实行“奖励学分”、“免试读研”、“设立创新基金”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每年拨出专款资助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此外还制定了成果验收、成绩认定和学分替换等方案。学生的负担减轻了,实践的热情也大大提高。对于取得创新成绩的学生,该校还为他们提供了“小发明启动基金”,开放原本供教师们使用的实验室,破例为他们配备导师。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胡铃心就是南航大学生创新的代表。当年高考成绩与本科重点线相差8分,但是南航大看中他的创新才能把他破格录取。正如胡铃心的导师昂海松教授所说,“不拘一格选人才”,表明学校领导惜才如金,由数模、航模、电子设计等一系列科技活动组成的“立体式选拔平台”,更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条件。
建设管理:引导创新
据统计,“九五”以来,南航大承担重大科技攻关、“863计划”、国防预研项目等共900余项。自1978年国家设立科技奖项以来,获得各类科学技术成果奖千余项……而保持这种锐意创新的势头,更要依靠完善的体制和科学的管理。
南航大校长胡海岩介绍,南航大一方面大力发展“航空、航天、民航”的“三航”学科,通过特色品牌专业,形成推动创新的主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倡导新兴和交叉学科,在微型飞行器、高温磁悬浮技术、仿生结构等方面获得了原创性的成果。对于多学科技术结合的无人机、直升机的研制,南航大更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近四年来,南航大以活动为载体,共举办了名家讲坛报告会400多场,参加学生达10万余人次。杨利伟、李中华、丁肇中、陈香梅、刘墉等名人都纷纷走入校园为学生们作报告。学校既面向海内外引进高水平学者,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又不断促进干部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在学校中营造大气。通过人性化的手段,南航大不断完善体制建设、管理规划,从根本层面来引导创新。
作为南航大的校长,胡海岩教授本身也是一位勤于创新的科学家。他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等23项研究,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奖项。胡海岩教授说:“我们国家要真正强大,必须有自己的尖端科技、有源头产品。所以创新是关键,人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