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研究史》一书,由著名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研究专家陈美林教授担任主编,李忠明教授与吴波教授合作撰写,海峡文艺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进入21世纪以来,回顾、总结与反思,成为重要的学术
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该书具有以下显著特点:新颖独创的体例,丰富完备的史料,实事求是的态度,审慎精确的论断。
首先从体例上看,该书在全书框架和内在理念上形成了自己的学术史体例,那就是充分借鉴中国史学传统的编年体、纪传体与纪事本末体的结构方式,将三者巧妙地熔为一炉,用编年体描述近三百年来《儒林外史》的研究历程,用纪传体评述在三百年来《儒林外史》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的研究者们的独特贡献,用纪事本末体总结在三百年《儒林外史》研究中出现的重要学术问题的前因后果、是非曲折(参见文末所附本书目录)。这样一种结构方式,立体、直观地体现了《儒林外史》研究的历史进程。最明显的是全书的附录,作者特地分为两类论著索引:一类是编年体的,按照发表或撰写的时间先后排列,于是哪一时期是《儒林外史》研究的热点时期,哪一时期集中讨论了哪些问题,一目了然;另一索引是按照论著作者的姓氏笔画排列的,同样,哪位研究者对《儒林外史》研究贡献较大,他着重解决了哪些问题,他的研究特色、学术历程,也是一目了然。就内容而言,这样的编排体系,既能确保做到全面、周到、客观地介绍《儒林外史》研究的发展历程,又能重点突出,强化对重点时期、重要问题、主要观点、著名学者深入分析,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学术史价值的充分理解和结构作品的艺术手段的高明。
除了巧妙借鉴史学著作的编撰体例之外,该书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上也体现了创新的学术眼光,如将作者同时期的一些亲朋好友的回忆、唱和资料,都列入研究视野;将“文革”期间的并没有多少学术价值的文章也列入讨论的范畴,以求完整探索该领域的研究进程,分析学术与政治的关系等等,都体现出该书作者对学术史著作体例的全新思考。
其次,作为一部学术史著作,必须完整掌握所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充分了解各个时期、各位研究者的研究背景、研究历程、研究成果在学术界的反应及其对后来者的影响。总之,要做好研究史的工作,必须掌握完备的第一手材料。这方面,该书的作者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该书主编陈美林教授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即参与到学术界的相关研究,70年代以后更是成为《儒林外史》研究界的知名学者、代表人物,他本人就是这研究史中的重要环节。两位作者在主编的指导下,长期进行相关研究,因此,不但所有的研究性论著搜罗殆尽(详尽的研究论著索引便是表现之一),就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那些没有记录或者没有形成文字的“活”的历史,三位作者也是了然于胸。既能认真地、详尽地占有资料,又对新时期以来的《儒林外史》研究界如此的熟悉,该书作者撰写研究史当然是得心应手、驾轻就熟了。
再次,作为回顾、总结、反思性的研究史著作,必然涉及到对若干历史问题的评价,尤其是作为主编的陈美林教授,本人就是新时期《儒林外史》研究中的代表性人物。因此,如何评价,体现的是该书作者是否科学的学术态度。该书在这方面体现很专业的科学精神与严谨态度。比如在讨论吴敬梓的父亲问题时,这一点就表现得很明显。《儒林外史》研究史上,陈美林教授是第一位提出吴敬梓既有生父又有嗣父的学者,此说一出,很多问题迎刃而解,如吴敬梓进学年龄、遭受家难的性质等,因此,绝大多数学者表示了赞同。这是陈美林教授吴敬梓研究的重要贡献之一。但是,也有个别学者(如刘世德教授)表示反对。该书不但客观介绍了双方观点的差异、论争过程,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双方观点与论证的得失,而且将两人论争的原文作为附录,供读者对照、参考,以作自己的判断。这样的态度,体现的是尊重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
最后,该书最重要的特点是论断审慎精确。撰写研究史著作,介绍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过程、主要成果、代表人物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则是,在对既往之研究做全面详尽的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评判成败得失,总结经验教训,分析该研究领域取得成功的时代、个人原因,进而探索未来前进的方向、可能取得的突破、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无论对既往研究之总结,还是对将来研究的思考,都需要研究者具有较深厚的学术素养、较高的史家眼光,特别需要对该领域有自己的独到的研究。该书主编陈美林教授长期从事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研究,积累了丰厚的学术经验和独到的学术体验,两位作者也在其长期熏陶下,对《儒林外史》有着自己个人的独到见解。在这样的基础上,他们对《儒林外史》研究中取得的各项成绩、出现的各种问题,都能作出自己的准确判断。正是由于他们本人对《儒林外史》颇有研究心得,所以才能准确把握他人研究成果的重要程度与学术价值。比如对《儒林外史》几家评本的评价与定位,由于陈美林教授自己曾经评点过《儒林外史》(《新批儒林外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清凉布褐批评儒林外史》,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因此,他的理解就比一般学者更为深入、细致,更加贴近客观事实。再比如,对吴敬梓的进学年龄、修祭先贤祠、遭受家难的性质、是否装病辞却博学鸿辞等系列重大问题,该书作者都发表过相关论文,对这样问题有着深入的了解,因此,在评判相关观点的得失时,就显得相当准确、到位,而不是一般的泛泛之论。
总之,我们相信,由于具备以上特点,这部《〈儒林外史〉研究史》的出版,不仅对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研究的继续发展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目前总结与反思的学术思潮,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