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家单位联合召开龚育之同志追思会,是我们大家的共同愿望。龚育之同志是党史战线的权威大家,并且在1995年6月至1999年3月间,作为常务副主任,直接主持了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工作,还曾担任多年中共党史学会的会长。党史研究室和党史学会的同志都很尊敬他、怀念他。李景田主任特别要求我代表他,也代表中央党史研究室
在对党校起草的龚育之同志生平稿提出修改建议时,我特地加上了一句话:“龚育之同志的逝世,是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事业的一个重大损失。”这句话后来果然在生平中出现了,我们很欣慰。龚育之同志的离去,确实是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事业的一个重大损失。
龚育之同志的一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的历史、我们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历史联系在一起的。
在确定的龚育之同志的生平里有几个基本的评价和称谓,除了“优秀党员”、“忠诚战士”外,还有四个。其中,开头是三个:“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共党史学家”、“教育家”。文中还有一个:“著名的自然辩证法专家”。用这四个称谓来概括龚育之同志一生的贡献和特点,我认为是适合的:
其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龚育之同志当之无愧,这是大家公认的。他一生主持或参与编辑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和邓小平的一系列重要著作,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很深的研究。尤其是,他曾经参与了我们党的大量重要文件和领导人讲话稿的起草工作。其中的许多重要思想和观点,对思想理论界甚至当代中国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据我计算,龚育之同志一共参加了六次党代会报告的起草工作。应该说,有这个次数的人,在我们党内并不是很多的。
其二,“中共党史学家”。龚育之同志亲身经历过党史上的不少大事,对党的历史、特别是党的一些重要文献背后的历史非常熟悉。他担任过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常务副主任,主持过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工作。作为多年中共党史学会的会长,他是党史战线的领军人物。他参与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工作,主持过一些重要党史著作的编写。读他的文章,往往就像漫步在历史的长河里。他脑子里装了那么多的历史细节,由于他的帮助,我们澄清了许多历史事实。
在修改龚育之同志生平稿时,根据中央党史研究室室委的意见,形成了一段文字,后来生平稿有所删减。但我觉得还是可以把这段话的全文念一下:“1995年6月至1999年3月,龚育之同志兼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常务副主任,在胡绳同志领导下主持工作,他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给中央党史研究室的指示信,倾注心血推进中共党史的研究、宣传、教育和资料征集工作,着重抓了‘本子’(《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卷稿的编写和上卷的修改)、‘班子’(中央党史研究室领导班子的配备)和‘房子’(图书资料和办公大楼的修建)三件大事。”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在他参与下形成的江泽民同志的指示信,明确提出了党史工作资政育人的根本任务,对党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三,“著名的自然辩证法专家”。他从1952年8月到1966年6月在中宣部工作期间,主要工作就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和科技哲学、科学史,参与研究和制定党的科技政策。曾经编译出版《列宁斯大林论科学技术工作》,发表过不少关于自然辩证法的著作和文章,参与起草过关于科技政策的重要文件。所以,生平里称他为“著名的自然辩证法专家”,并称他为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其四,“教育家”。用这个词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作为中央党校的副校长,对党的干部教育工作,特别是对党校教材的编写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全国各地做过大量的报告和学术讲座,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以及科学思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他还参与起草或修改过高教六十条等关于教育政策的重要文件。此外,他多年来还分别在中央党校和北京大学培养科学社会主义和自然辩证法两个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亲自培养了一批人才。
回顾龚育之同志的一生,他对我们党马克思主义理论事业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他的思想境界、理论功力、渊博知识、道德风范、杰出贡献,都堪称为一位大师、大家。包括他写的文章、著作,都与流行的八股风格大不一样,总是娓娓道来,自然亲切,没什么套话空话,渗透着一种大家的精神。许多人都说,特喜欢看老龚的文章。文如其人,或者说,人如其文。龚育之同志这种独特的文风,其实就是他大家风范的一种表现。
龚育之同志在中央党校担任副校长期间,我一直在他的领导下工作,并曾几年同在校委会上参与党校工作的研究讨论,还共同参与党校教材的编审等工作。他离开领导岗位和我调到中央党史研究室之后,依然为工作问题和培养博士研究生问题不时见面。因此,我有幸经常与老龚共同探讨和交流各种理论问题,亲耳聆听了他的许多真知灼见,也听他介绍了有关党的历史和文献起草的许多事情。他的人品、学识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老龚走了。我们理论战线、我们党的理论事业,因此而失去了一位熟知党史和文献史的渊博学者,失去了一位总是不断放射思想光芒的理论大家,也失去了一位道德文章堪称典范的亲切长者。我们深感悲痛。在向他告别之际,真诚地希望他对党和国家付出的心血能浇灌出更多更好的理想之花!(作者系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