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掩映,古木参天,一群活泼可爱的金丝猴在树枝上蹦蹦跳跳,嬉戏玩耍。日前,记者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采访时获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的数量由2000年之前的600只左右,增至现在的1300多只。
“对环境要求非常高的金丝猴在这里繁衍生息,这证明神农架的生态保护工作已经初见成效。”林区党委书记王海涛说。
神秘、神奇、神圣,而今因生态产业发展神采奕奕,这就是神农架林区――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因神农氏在此架梯采药而得名。
“保护四条腿的,还是保护两条腿的?”这句当地老百姓的诘问,在林区生态保护初期,曾经振聋发聩。2000年3月,全区木材停伐后,40余家木材企业被迫停产,6000多名职工等待安置,4200多名离退休职工的生活失去了来源。
神农架何去何从?
“把生态旅游作为主导产业,”神农架林区既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更有涅?新生的信心。“用抓第三产业的眼光、发展第二产业的手段来抓第一产业,”王海涛打了一个比方,“你有一口鱼塘,你做第一产业,就是养鱼、捕鱼;同样还是这口鱼塘,我们用旅游的眼光看它,做成风光鱼塘,做成钓鱼塘,就是第三产业。”
思路决定出路。神农架“旅农林”生态经济产业迅速发展,现在已初步形成了茶叶、干果、蔬菜、中药材、畜牧业五大旅游产品基地。2006年,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生态经济”产值占全区GDP的50.7%,彻底打破了2000年前“独木支撑”的产业结构。
“没想到在山下生活会这么好。”松柏镇八角庙村64岁的老汉陈明生乐呵呵地对记者说。2003年,在山上土坯房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他与家人一起搬下山来,住进了200多平方米的楼房里,开起了家庭宾馆,一年纯收入三四万元;走进木鱼镇,记者看到楼房宾馆鳞次栉比,游客络绎不绝。而以前这是一个叫“木鱼坪”的小村,只有10多户人家,几乎与世隔绝。现在林区建有136个旅游村庄,有5000多人直接从事旅游服务工作,近万人依靠生态旅游相关产业脱贫致富,昔日“伐木工”成为现在的“护林员”。去年,林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94元,比2003年增长50%。
刮目相看新神农。现在全区森林覆盖率88%,自然保护区内达到96%,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去年,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示范自然保护区”。如今,在这片神秘的原始森林中,神农架的梆鼓敲了起来,小伙子跳起来,姑娘们唱起来,迎接远方的游客。神采飞扬神农架,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轻盈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