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怎样缩小苏南苏北经济差距不仅是历届领导的“心病”,更成了历代知识分子的“心结”。20多年来,江苏高校一批又一批专家教授深入苏北农村挂职扶贫,他们将自己的聪明才智、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那里的乡亲。苏北的老百姓说:“没有这些教授专家手把手地教我们科学种田,我们也许还在贫困线下挣扎。”这些专家教授却说
用制度使农民和知识“零距离”
早在20多年前,江苏高校就形成了一个制度:每所本科院校每年都要派1-2名专家教授到苏北农村挂职扶贫,挂职底线为2年,他们有的担任副县(市)长,有的担任副乡(镇)长。从最初的30多所高校,发展到现在的50多所,几乎江苏所有本科院校的中层干部都下过乡,扶过贫,有农民形象地称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据了解,江苏高校对苏北地区的文化扶贫主要是两种形式:一是不定期地组织专家教授深入苏北农村地区,为农民送去知识、科技和文化。南京农业大学组织的“科技大篷车”20多年走遍江苏60多个市县、300多个乡村,行程几十万公里,为近百万农民进行了技术服务,数百名教授帮助许多乡村建立起支柱型产业和主导产业。另一种形式是苏北县市和高校的定点挂钩扶贫,“一对一”的帮扶形式使得对口县市的科技、文化、经济的发展直接和高校紧密相连。
记者就亲身经历了这么一件事。有一次,记者正在江苏科技大学采访,一位专家中间接了一个电话,一听说农民家里养的蚕突然出现大面积死亡,这位专家二话不说,匆匆打了个招呼就带着两个助手直奔200公里以外的农民家中。这位专家曾经在当地挂职当了两年的副镇长,但是回到学校以后依然和定点县保持着密切联系。这样的例子在江苏高校还有很多,在教授眼里,农民种稻、养猪、养蚕的事已不再是他们和农民简单的扶贫关系、邻里关系,而真正成了教授家里的事,心里的事。
不仅如此,江苏省教育厅曾先后组织众多高校的专家教授参加苏北地区投资贸易洽谈会和高新技术洽谈会,组织“高校校长沿江行”、“高校校长苏北科技行”等科技咨询服务活动,共有17所高校与江苏沿江7市签署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先后落实合作项目1000多项,总经费近4亿元。
热血、青春与智慧在这里凝聚
有人说,知识分子要么“顶天”,跟踪尖端科技、搞发明创造;要么“立地”,扎根实践、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在江苏,更多的知识分子选择在“立地”中生根、开花、结果,在奉献中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记者驱车走在苏北平原,当地成片的意杨树连绵成一道道优美的风景,意杨树在当地农民口中还有另一个名字“摇钱树”。多年来,意杨树已为苏北农村累计创造产值420亿元。而在苏北意杨产业成长的背后,凝聚了以王明庥教授为首的南京林业大学一批专家的心血。他们选育优良树种,引进先进的种植方法和木材加工技术,使这一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带动了整个苏北经济的发展。如今,被尊称为“意杨之父”的王明庥已白发苍苍,但一想起35年前在苏北试种意杨树的艰难经历,他依然心潮澎湃。
薛元龙,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他与苏北联系二十年,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汗水洒过的地方,盐碱地变成了良田,平地上建起了蔬菜大棚、奶牛场。从36岁到56岁,薛元龙在苏北的田野里度过了人生最辉煌的20年。当记者问到他这么多年坚持不懈的原因时,薛元龙说:“我是学农的,离开了农民还有什么意义呢?只有站在田里,在农民身边,我心里才感到踏实。”康庄村的特困户于金发在薛元龙的帮助下年收入逾万元,草房变成了瓦房,在新房的正门上,这位朴实的农民贴出对联:“翻身不忘共产党,致富多亏薛老师”。
南京农业大学的王善荣,在不拿国家一分科研经费的条件下创造了一条10多亿元的产业链,带动了苏北数千农民增收致富。然而,2006年12月24日,王善荣在送科技下乡的途中因车祸遇难。在他生命的最后30个小时里,他还在苏北奔波,把生命的最后一刻留给了他深爱的苏北。
在江苏,像王明庥、薛元龙、王善荣这样的知识分子还有很多,在为苏北扶贫的道路上,有人累趴下了,有人把生命献出去了,但是他们“人走科技留”,激励着更多的知识分子接过“接力棒”,为苏北的农村和农民奋斗着。
用“文化扶贫”冲击“贫困文化”
曾经有一位专家这样评价苏北人:稳健稳重,但开拓不足;诚朴守信,但守土恋家;发家较早,但小富即安。这位专家说,苏北人尊师重教,但往往倾向于学术成名,有着“学而优则仕”的读书做官思想和“重文轻商”的思想。同时,苏北地区有一些根深蒂固的陋习,比如重男轻女,安土重迁、喜欢赌博等等。凡此种种,都让教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了改变苏北人“女孩读书无用论”的落后思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宗荣在苏北挂职锻炼期间,几乎天天“泡”在村里,给村民们宣传“男女平等”的观念,把一大批女童送进了课堂。当地一个农民生了5个女儿,在王宗荣的说服和支持下,这位农民把5个成绩优秀的女儿相继送进了大学。
“守土恋家”、“安土重迁”曾经是苏北人的普遍心态。为了改变当地人的这种观念,江苏电大学工处处长刘振华挂职扶贫期间,一家家地上门做工作,不仅为农民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还联系农民打工的对口单位。在这些知识分子的带动下,如今苏北地区80%的农村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他们带回财富的同时,也改变了当地人观念。为了丰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让他们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刘振华还办起了科技文化阅览室,设立了阅报栏,建起了文化站,手把手地教村民们怎么查阅资料,怎么上网,怎么进行篮球比赛。说起将来的打算,还有半年就要回学校的刘振华告诉记者:“如果有机会,我还愿再待下去。”
为了寻找这些知识分子的踪迹,记者在苏北大地采访,农村的田间地头、工厂机房,到处都有高校知识分子的身影,专家教授已经成了农民家中的常客。在他们的耳濡目染下,新思想、新观念冲击着农村落后观念的堡垒,农村“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等传统价值观开始发生转变。苏北人不再小富即安,他们开始冷静思考,大胆走出去。东南大学一位教授欣慰地说:“坚持下去,苏北的全面小康、苏北的现代化,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