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史部之梁书

2007-08-0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梁书》,唐姚思廉撰,主要记述南朝萧梁一代五十余年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姚思廉(557-637年),字简之,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时官至散骑常侍。《梁书》是姚思廉在其父姚

察旧稿的基础上修撰而成的。姚察(533-606年),字伯审,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陈时即开始撰梁、陈二史,官至吏部尚书。入隋后,举家迁往关中。姚察奉隋文帝诏继续修撰梁、陈二史,未成而亡,临终前遗嘱姚思廉定要“续成其志”。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诏修梁、陈、齐、周、隋五代史,姚思廉一人承担梁、陈二史的编撰工作。贞观十年(636年),《梁书》书成,时年姚思廉已经八十岁。

《梁书》共五十六卷,包括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其中有二十六卷卷末论赞称“陈吏部尚书姚察曰”,可见这些部分出自姚察之手。唐修五代诸史,房玄龄和魏徵为总监修,诸史总论都出自魏徵之手,因此本纪之末总论梁朝一代兴亡的论赞署名“史臣郑国公魏徵”。

梁朝历史短暂,而《梁书》列传却多达五十卷,对于各类历史人物的活动,叙述比较全面、详细。《梁书》收录了大量诏敕、表疏等原始资料,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梁书》行文简洁,尤其是在骈体文盛行的时代能以散文作史论,开唐中叶古文运动之先河,为后世所称道。

姚氏父子都是历仕数朝,对朝代的盛衰兴替、历史的发展变化,有比较深入的思考,在史论上阐发了一些可取的观点。

《梁书》最大的不足之处是无表、无志,另外“有美必书,有恶必讳”,曲笔回护现象也比较突出。(郑任钊)   下期预告:陈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