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呼和浩特:一座城市的文化觉醒

2007-08-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高平 赵婧 陈旭 我有话说

近日,参加呼和浩特市第八届“昭君文化节”的来宾来到了大召广场。

暮霭中,大召古庙建筑群,雄沉、厚重、寥廓,弥漫着古风遗韵;红墙黄瓦,绿树成荫,透出一种难言的神秘和美丽。往北走,蒙藏文化街、伊斯兰风情街、蒙满特色街、成吉思汗大街……他们来到了一个正在崛起的草原文化都市。

历史为脉文化为魂

历史上,呼和浩特有召城之称,“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免名召”,“一座城池半城庙”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众多召庙中,最负盛名的要算大召。康熙大帝御马刨泉并赐大召以“帝庙”之荣,民间更有“先有大召寺,后有归化城(呼和浩特原名)”之说。大召与毗邻的席力图召、五塔寺、乃莫齐召、观音庙等集中在大召区块的名胜古迹一起,共同构筑了呼和浩特市浓厚的召庙文化底蕴。

2005年10月,呼市正式提出“将大召区打造成历史文化特色景观区”,把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这块“金子”挖出来。

2006年年初,大召区块改造列为首府城市建设的“1号”工程。以大召、观音庙、乃莫齐召为基点,在周围辟建绿地广场,恢复名胜景观,连接席力图召和五塔寺,形成和谐统一的召庙文化景观区。在大召寺前,恢复了月明楼、德泰玉等87处历史上有名的老字号商铺。仿旧新建了大召民俗广场、康熙御道、内蒙古民俗文化村等文化设施。

如今,从大召广场修整一新的过街牌楼望过,苍松、绿草、古墙相映成趣。几十亩新绿、三百年古墙,风景不语,自有深意。那一道道朱红色的古城墙、灰砖、碧瓦,旋转的经桶,缭绕的香火,掠过的燕群,仿佛都在讲述着这座城市的沧海桑田。

郑富良一家三口过去挤在不足2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这次拆迁改造搬进30多平方米的楼房,用上了煤气,喝上了自来水。玉泉区大召区块改造拆迁奇迹般顺利,仅仅用了20多天,改造面积30万平方米(占地460亩)、涉及5000多户3万人的拆迁项目就完成了。拆迁期间,群众排队签协议,自发送锦旗。

玉泉区大召区块改造拆出了旧城新貌,拆出了历史文脉,拆出了高质量百姓生活,“拆”出了和谐的干群关系。百姓讲:“拆出了一片新天地”。2006年,玉泉区的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3%。

城市历史文化的忠实守望者

2007年7月12日,大召寺住持赵九九感慨赋诗一首:和谐春风拂九边,惠民甘露胜玉泉,敕勒平川多秀色,三朝古刹换新颜。

赵九九现在每天最高兴的事,就是早晨起来,来到大召广场,看市民们晨练。“两年前,我想都没想过,呼市的旧城这么美。”

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加大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力度,基本消灭了一环外二环内的平房,妥善安置了棚户区改造的市民和失地农民。同时,呼和浩特注重多元文化的交融,在旧城区改造中,先后打造出了伊斯兰风情街、满蒙文化一条街和蒙藏文化特色景观街,让城市烙上民族团结的印记。

经过大手笔建设,全市建城区面积由2000年的83平方公里扩展为目前的159平方公里。各类公园从5处增加到18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由10平方米提高到25平方米。

拆旧建新,是许多城市正在发生的故事。旧城改造中如何“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血脉”,避免“大破大立”中失掉城市的记忆,造成“千城一面”,是一种考验。呼市的决策者富有智慧、魄力和远见,怀揣责任和使命,成功地为呼和浩特这座历史名城“锦上添花”,而没有“将遗憾留给人间”。从此意义讲,他们不仅是城市建设的规划师、设计师、建筑师,还是城市历史文化的忠实守望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