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之美,美绝天下。
晴日天候,一碧万顷,鱼蟹悠游;烟雨之日,岚雾缭绕,层峦叠嶂;明月之夜,群峰如洗,江波如练。
难怪有人言,漓江是画坊,画匠说,漓江归来满锦囊;漓江是天堂,旅人说,漓江归去魂已牵。
25年前,德国前总统卡斯滕斯游览漓江后,赞道:“清澈的漓江,秀丽的山峰,葱郁的田野,这些都可以
12年后,德国另一位总统魏茨泽克游览漓江后感叹道:“乘船游览漓江是我一生中一大快事,我非常钦佩桂林人民为保护漓江水质而做出的种种努力。”
漓江,已成为展示中国环保的一个重要窗口。
“变”与“不变”的旋律
桂林,携一水漓江的空灵而美绝古今,一城因水而灵魂芬芳;漓江,依一城秀美的风华而享誉中外,一水因城而韵味幽长。
一条江,一座城市。
漓江,从来都与桂林这个城市休戚相关、生息相连。她是这个城市的精髓,也是这个城市发展变迁的最好见证。
悠悠数十载,城市巨变:
34年前,到桂林旅游的境外游客不到1000人,2006年桂林接待入境游客110.62万人次,海内外游客量超过1300万人次;
34年前,漓江上仅有5艘木船440个客位,如今漓江上的旅游船已接近300艘,年运送游客能力已超过500万人次;
21年前,桂林市人口100余万,2006年底大桂林总人口达到499万人,其中超过200万的人口直接依赖着漓江生存;
21年前,桂林还只是“东西一座桥、南北一条街”,今年“五桥跨漓江”将成为漓江上最美的彩虹。
而唯一没有变的,就是漓江的水依然清澈,依然甘纯。历经岁月更迭,这条流淌着的百里画廊总是碧波荡漾,保持二类水质标准。它是内地流经城市最好的河流之一。
不变,源于坚守。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于政府来说,是大智,难为而必为;于企业来说,是大惠,难得而终得;于百姓来说,是大爱,难言而无言。
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来加快发展――这是桂林市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底线;大力推行循环经济管理――这是漓江沿岸大大小小企业的共识;人人有义务保护自己的母亲河――这是桂林市民在生活中已形成的一个习惯。唇齿相依,兴衰与共,江和城,已经浑然一体。
“绿色政绩观”的接力
白山黑水,曾是桂林无法言说的痛。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漓江两岸,工厂林立。一座座烟囱直插云端,昼夜不停地吐着黑烟。树枯了,草黄了,花谢了,青山变成了白山,未经处理的污水从四面八方涌向漓江,清澈见底的绿水变成了黑水。彼时,桂林和全国一样,正处于“抓革命促生产”时期。
昔日婀娜多姿的漓江发出了痛苦的呻吟!
1973年,邓小平同志来到桂林。目睹此景,他痛心地说:“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文化名城,你们为了发展生产,如果把漓江污染,把环境破坏了,是功不抵过啊!”
寥寥数语,却如醍醐灌顶。桂林,从重发展轻环境的迷局中走出,开始“拯救漓江”大行动。
仅1979年和1980年,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桂林市政府依然“关、停、并、转、迁”了27家污染严重的工厂。
要知道,这些工厂全都是关乎桂林国计民生的大厂,占当时桂林工业总产值的1/6!为了还一片青山绿水于民,桂林市政府忍着巨痛也要做成这件大事。
污染源切断了,10多公里的污染带消失了,漓江得救了!
此后20多年间,桂林市领导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但“山清水秀也是政绩”的理念却从未改变过,环保的“接力棒”也由此一站站往下传。
为了保护漓江,桂林市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为她“美容”。到去年底,《桂林漓江环境综合整治》已累计完成投资4.14亿元,其中利用世行贷款约1.52亿元;
为了保护漓江,龙胜、恭城、兴安、灵川等地建起了多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沿江两岸建成沼气池27.85万座;
为了保护漓江,从1998年起桂林市政府作出了“退二(产业)进三(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杜绝高污染企业进桂林等一系列大动作。仅2004年,桂林就主动将70多个工业项目、60多个三产项目挡在环保门槛之外,占总投资项目的17%。“否决投资项目对桂林市来说肯定是很大的损失,但是桂林市的生态环境更是无价之宝。”桂林市环保局局长唐诚如是说。
伤害环境的项目,效益再好也不能上;但是事关环保的项目举债也得上,数十年间政府对此已达成高度共识。
一个个重污染企业被关闭,一个个污水处理厂却在建成。如今,桂林已有5座大型污水处理厂。在一座中小城市建立如此多的处理厂,尚不多见。
财政并不富裕的阳朔县,2002年争取到国债900万元,共投入2300万元于2005年建成一期一万吨的广西第一个县级污水处理厂,二期又已在筹划建设中。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漓江,有了政府的保护变得更加清澈澄静。桂林也先后荣获“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
保护漓江,需要坚守;而坚守,不排除创新。
2007年的夏天,“向西发展”,成为桂林媒体中频率出现最高的一个词。透过这个词,一个与保护漓江息息相关的决策已经明晰,那就是“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
俯视桂林,漓江自北向南穿城而过,老城区基本上以漓江为中心,从上游向下游“纵向”延伸着,人口、建筑、产业全都拥挤在一个狭长的空间,争抢着漓江的水资源、沿江两岸的土地资源。
向来呵护母亲河的桂林人决心打破这种依附漓江、并以漓江为中轴的思维定势,跳出漓江带,开拓一条向西发展的新路线图。
桂林市委书记高雄介绍说,桂林西部地域开阔,远离漓江,开发西部既有利于以中部老城区工业企业内部转移,也有利于拉开城市框架,积聚人气,发展新城,打造一个新桂林。
也许,这是一种退中求进的坚守。
“民间环保员”队伍在壮大
今日漓江,清流缓缓,游船点点。绫罗绸缎般的波纹,粼光闪闪,整条江水清得明澈见底,就连江底的红沙白石也看得一清二楚。
在漓江畔生活了20多年的张大姐,常常会出神地望着轻盈摇摆的水草,鹅卵石间嬉戏的鱼儿,“人多了,热闹了,好在漓江的水还是那样清。”
清澈的漓江水里,汇聚着两岸群众对于自己生存环境的真实而朴实的爱。守护漓江,他们执著而质朴。
黄坤华,一个喝漓江水长大的37岁男人。他自己掏钱买了漓江第一艘义务保洁船,每月花费7000多元雇人给漓江洗脸;
70多岁的骆绍义,10多年来一直在漓江边打捞垃圾,逢年过节也很少回家。老人说:“我在漓江上生活了这么久,她也是我的家了。我捡垃圾算不了什么,只要漓江干净就好。”
杨堤乡的杨德明,生活中的一大乐趣便是每天到江边看看郁郁葱葱、终年碧绿的凤尾竹。而这些迎风摇曳、似少女裙裾的凤尾竹,常常会“惹”得游客在上边刻字。这时他就会上前制止,并告诉对方这些竹子的来历――是上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灵动的提议,几十年里群众不断地种植,才让凤尾竹摇曳多情的身影,成为漓江两岸独特的风景。
大爱无痕。黄坤华、骆绍义、杨德明……这一个个普通的名字,一件件在他们看来很平凡的小事,却包含了对漓江无以言说的爱。
而他们,并不是孤立的。为了守护这条母亲河,上至老妪,下至稚童,都自觉地加入到了义务环保员的大家庭中,漓江沿岸处处可见环保卫士。每年,都会有许多市民自发买来鱼苗投放到漓江;看到漓江边有非法挖沙、乱倒垃圾的现象,立刻就有人打电话到环境监督热线12369举报,或告诉母亲河生态监护站;数以万计的青少年也行动起来了,他们每年都会在漓江两岸植树种林……
阳朔县委书记潭峰对记者说:“在环境保护中,来自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最靠得住的。老百姓讲不出啥大道理,但他们懂得,守住了漓江,就守住了梦想,守住了他们的根。对政府来说,这未尝不是一种教育,一种鞭策。”
这些生在漓江边、长在漓江畔的人们,对漓江,还怀有最深厚的崇敬和谢意。
沿江两岸许多闭塞的乡村,千百年来唯问农桑的乡民,因为漓江懂得了经商,因为漓江认知了现代文明,更因为漓江开始知道了世界的博大,并让他们的思想行为走到了祖辈们不曾有的广阔。
这种敬意,甚至超越了国界。盈盈漓江,是桂林的,广西的,也是世界的瑰宝。
惊叹于漓江风光的日本人林克之,在阳朔兴坪小镇上一呆就是10多年。他不仅大力向日本介绍兴坪,在兴坪码头边的老寨山修登山路和观景亭,而且自己也是一个坚定的环保者。
正是有了无数老百姓的保护,漓江的水才得以更清洌。
在呵护漓江中成就和谐
美丽的山水,清新的空气,洁净的城市,桂林人是幸福的。全市森林覆盖率为67.6%,城市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连续10年在“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名列第一,每年一级空气质量天数超过300天。
但是,长期的环境保护,花费了政府大量资金。人们说,桂林有名气却没财气。
既要保护桂林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又要加快发展的步伐,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让社会变得更和谐――这一认知对于一个山水名城来说,弥足珍贵。
巧用漓江的资源,桂林先是把水文章做到了极致。
漓江上游,兴安人依灵渠兴建一条“水街”,水与古代建筑的完美融合,演绎出一派漓江千年风韵。
漓江下游,张艺谋精心打造的“印象・刘三姐”大型山水实景演出,被誉为人与上帝共同的杰作。2006年观赏“印象・刘三姐”的人数高达80万。
“两江四湖”这一跨世纪的大型生态环保工程更是桂林城建史上“做活水文章”浓墨重彩的一笔。全长7300多米的引水工程史无前例地把漓江、桃花江、桂湖、榕湖、杉湖、木龙湖连在了一起,重现了“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千古梦想,成为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和谐统一的典范,捧回“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如今,四湖的水质已提高到国家地表水二类质量标准,六个种群的上千只鸟类栖息在“两江四湖”。2006年仅乘船游览“两江四湖”的客人就达44.52万人次,同比增长了28%。
环境的嬗变,不仅改变了桂林的自然景观,也大大提升了城市的发展空间。桂林,正在成为创业者的天堂之城。
“保护环境,给桂林市调整工业结构提供了契机,促使市里将无污染、低能耗、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工业发展重点。”桂林市市长张秀隆说。
桂林国家高新区内,一个个知名企业入园扎根,一批批项目投产开工,来往车辆穿梭不停,机器隆隆轰鸣不止。
这个人口总量仅占全市5%的高新区,却聚集了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环保等支柱产业,拥有全市30%大专以上的人才,创造了全市近30%的工业产值,对桂林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5%。
科学发展也让不少企业从保护漓江中“尝”到了甜头。“呵护漓江,成就自己”已是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一个响亮的口号。从“被逼”环保到“主动”环保,在5年多时间里,企业的资产、产销量、税金翻了一番,利润增长了3倍多,仅2006年推行循环经济管理所创造的直接利润就达5500多万元,占公司同年总利润的24.8%。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全市工业总产值不到18个亿,到2006年末这个数字已突破了600亿,桂林已有能力让更多的人分享城市发展带来的机遇和福利。不久之后,更多的桂林人不再需要远离家园创业。桂林,就是他们居住创业的天堂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