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由邓友女编选、熊元义、蔡琨合著的文集《当代文艺思潮的走向》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这部文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面把握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走向作了把握。
本书努力在前人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而不是像有些人那样忙于引进各种西方的文艺批评理论,缺乏辛勤耕耘和不断推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艺界对当代有些中国知识分子包括作家在精神上出现了退却甚至背叛的现象是格外关注的。过去,有人简单地把这归结为一种精神危机,而看不到这种精神危机现象实际上是这些中国知识分子社会背叛的必然产物,而本书的作者则看到了。当前有些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背叛和社会背叛是互动的。阻止当前有些中国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的退却和背叛不仅是一个精神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显然,这种深入的理论批判不但推进了人们对一些畸形精神现象的认识,而且相当深刻有力。
而本书之所以能够较为正确把握当代中国文艺思潮,首先是因为作者在方法论上坚决地摈弃了所谓“实用主义的”写历史的办法,而是以科学态度研究历史的途径。只有唯物史观这种科学而深刻的方法才可以深刻把握当代中国文艺思潮发展的内在规律。其次是深刻地把握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社会基础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艺思潮或直接或间接地都是围绕当代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展开的。21世纪初,科学发展观不但正确地把握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而且也是正确地把握和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艺思潮的科学武器。本书对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的把握就是建立在正确区分不同的中国现代化的基础上的。
在这个基础上,本书力求在全面把握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基础上正确引导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走向。书中深入思考了当代中国文艺思潮各种文艺观点的分歧,努力解剖了这些文艺观点分歧的实质。在当前中国文艺界,既有大力提倡文学的批判精神的,也有极力否定文学的批判精神的。这两种文艺观点在人的发展观上都存在很大的误区。熊元义等在深入地批判虚无存在观和粗鄙存在观的过程中提出了辩证地批判现实的科学存在观。这种科学存在观既承认人的局限性,又承认人的超越性。它既不是完全认同现实,也不是彻底否定现实,而是要求既要看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又要看到现实正是理想实现的一个阶段。也就是说,我们针对现实提出某种理想,与人们在实现这种理想时达到了什么程度是两回事。我们绝不能因为人们没有完全达到这种要求,就全盘否定他们的努力。这种科学存在观既反对片面地追求历史的进步,完全顺应历史的发展,也反对道德理想主义,沉湎审美世界的解放的幻想之中,而致力于社会平等,追求历史的进步和道德的进步的统一,维护基层民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书中提倡中国作家直面现实,感受基层,超越局限,精神寻根,坚决反对有些中国作家远离基层,浮在上面,迎合需要,精神背叛。科学存在观在人的发展观上只是反对空洞的批判精神,而是提倡与建构精神相统一的批判精神。因此,书中认为有些文艺批评在高扬文艺的批判精神时不但脱离了批评对象,而且脱离了现实生活。而文学的批判精神是作家的主观批判和历史的客观批判的有机结合,是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的有机统一,是扬弃,而不是彻底的否定。作家的批判必须和现实生活自身的批判是统一的。否则,作家的批判就是“用头立地”。也就是说,文学的这种批判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是在肯定变革历史的真正的物质力量的同时否定阻碍历史发展的邪恶势力;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不是站在人类的某个绝对完美的状态上。
《当代文艺思潮的走向》
熊元义蔡琨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