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平通讯员赵欣然)8月16日上午,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社科联共同主办的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在呼召开,预示着草原文化研究继《草原文化研究丛书》面世后又将开启一个全新的研究阶段。
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是中华文明的三大主源之一。草原文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马永真介绍说:自2004年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和“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实施以来,在对草原文化的概念、内涵、特质、类型、基本特征、基本精神、价值体系、历史分期、区域分布等方面的研究上都取得了突破性、开创性的成果,极大地开拓了草原文化的研究视野。2005年在呼和浩特召开的首届“中国蒙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更是将“草原文化”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供来自亚、欧、美三大洲12个国家的蒙古学专家学者进行讨论。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在各地学人的通力合作下,《草原文化研究资料选编》、《文化内蒙古》等图书相继出版,累计成果和资料已逾1000万字。今年8月4日与读者见面的《草原文化研究丛书》既是“草原文化研究工程”科研攻关成果,更是国内110名专家学者心血所得,包括了9项子课题共11本著作,即《草原文化概论》、《草原文化史论》、《草原物质文化研究》、《草原精神文化研究》等,总字数近500万字,标志着草原文化的地位已初步得到学界的认同。
另悉,针对此次研讨会,早在今年年初,研讨会组委会便面向全国发出征文通知,现已收到由深圳、大连、江苏、湖南及内蒙古各地的学者发来的各类论文共计60余篇。这些论文内容涉及草原文化的概念、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与现代文明的互动关系、草原文化特征等广泛领域。本次论坛将主要围绕草原文化的历史地位、现实意义、丰富内涵、多学科外延及其发展规律进行研讨,最大亮点则是对草原文化当代价值及草原文化与当代工业文明的价值互动等新课题的研讨。与会代表们认为,更加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草原文化,把握其鲜明的特色,揭示其深刻、丰富的内涵,对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促进民族团结,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