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从传统社会的边缘走进现代社会的中心,大学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大学发展应该做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战略选择。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决定了高等教育质量的多元化、高等院校能级的多元化以及培养人才规格的多元化。当今社会除了需要从事基础研究的精英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学术研究的创新基地,是现代大学的重要功能。工程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一直起着发动机的作用。“教会学生学习”与“学会怎样学习”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任务。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着决定的作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只有在实践中教,才能教会学生学习,只有在实践中学,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在校内和校外社会大环境都得到充分锻炼的人,才能成为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产学合作教育跨越学用界线,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获得基本的实践技能的真实环境。这种模式以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为特征,是造就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产学合作教育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产学合作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广大学生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既打开视野、丰富知识,又增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既发展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又发展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人格因素;既增添学识才干,又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知行合一,德才并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积极创新合作教育模式,在总结合作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三个创新,即通过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创新合作教育的实践模式;将合作教育与就业指导、教学改革、大学生创新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创新合作教育运作模式;通过建立合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实现合作教育全员、全程控制,建立合作教育的评估指标体系,创新合作教育评估模式。学校产学合作教育通过“八大”转变向纵深发展:在发展方式上实现由数量的扩张向质量的提升转变;在工作学期课程上实现单一的必修课向必修课与选修课并存转变;在运作形式上实现由单一集中安排工作学期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安排转变;在合作教育学生的安置上实现由自主寻找雇主单位为主向逐渐加大合作教育基地安置比例转变;在协调员的配置上实现由学院范围内的配置向以全校范围的优化配置转变;在交流视野上实现由国内向国际的转变;在指导学院开展合作教育的理念上实现由一般指导向创建特色合作教育学院转变;在考核方式上由单纯指标考核向综合评估转变。
坚持把自身发展主动纳入到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之中,纳入到全球经济发展趋势、高新技术发展潮流、学科建设发展规律之中,纳入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迫切需求之中,纳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之中。这“四个主动纳入”的科学的办学理念,是推进产学合作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重要思想基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首先围绕先进制造业重点建设“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汽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热能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应用化学”、“航空运输工程”等学科;围绕现代服务业重点建设“社会保障”、“物流管理”、“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等学科。依据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使得专业设置紧贴产业需求,人才规格满足社会需要。
由于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使得学生所学知识贴近区域经济、满足产业需求,使学生在工作学期,比较容易找到专业对口的雇主单位。特别是学校与企业集团共建的二级学院,如“汽车工程学院”、“航空运输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等,这些学院合作教育学生的工作学期内容,大多数都在对应的企业集团的基地完成。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为合作教育健康、顺利地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
校企合作培育创新人才推进产学合作教育向纵深发展。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交流,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深入企业,参与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实践问题,既推动了企业创新发展,又促进了高校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双师”型教师走上教学岗位,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增强了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功能。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教育平台,企业成为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出口新的基地。学生在企业的现场实践环境中,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这就为合作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者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