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乐坛的奇葩”
“儋州自古歌如海,民歌催得百花开,人人都是民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海南儋州自古有“诗乡歌海”的美誉,调声这一民歌艺术深深融于百姓生活,成了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近年来,他们将这一古老民歌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用调声宣传法律政策、
调声被田汉同志称之为“南国乐坛的奇葩”,去年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儋州调声发源于西汉时期,是流传于海南儋州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民间歌曲。调声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深受儋州人民喜爱。自古以来,儋州人在田间劳作休息时,在佳节喜庆时,在友人聚会时,都会有人领头唱调声:男女各排成一排,互相勾住小拇指,两手及身体随着曲调的节奏摆动,载歌载舞,独具情趣。儋州也因调声丰富的文化内涵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用调声向市民宣传文明礼仪
在儋州的大街小巷、乡间田野,调声能手比比皆是,而且他们还自发组织了近200个调声队活跃于儋州大地,其中以唐宝山山歌剧团最为有名。唐宝山山歌剧团是一支发端于民间、活跃于村坊、成长于乡土的调声队,每年演出150场以上。剧团负责人唐宝山,自创了八十多个剧本,内容贴近老百姓、贴近生活,语言诙谐幽默,当地人喜闻乐见。只要唐宝山和他的剧团有演出,十里八乡的人都会去看。于是政府经常委托唐宝山和他的山歌队伍用山歌来宣传政策和法律知识。
宗派宗族械斗曾是困扰儋州社会治安的一大难题,一些农民以前私藏枪支,涉枪犯罪时有发生。市委、市政府从2003年开始,加大农村查缉黑枪黑弹力度。为配合市里的宣传,唐宝山山歌剧团创作了《宗派械斗是祸根》和《巧缴黑手枪》等剧目,深入农村演出。有一次在兰训乡演出,村民观看结束后就主动把黑枪上缴到了派出所。
剧团还曾以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和婚育新风为己任,创作了《做人难》、《孝子》、《顺航》等计划生育剧目,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唐宝山也因此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十佳宣传标兵”。
农场改革、洋浦开发区征地搬迁等棘手问题处理上,都活跃着唐宝山剧团的身影。唐宝山说:“我们就是要用调声这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势改编身边故事,教育群众,提高村民素质,把群众引向文明。”另一支由中老年退休妇女组成的调声队则常年活跃于街坊、市区,用调声向市民宣传文明礼仪。
调声成了儋州的“城市名片”
为进一步弘扬调声艺术,让调声成为打造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2001年,儋州市把每年中秋定为儋州调声艺术节。同年中秋节,隆重举办了首届儋州调声艺术节。
每年的“万人调声赛歌会”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欣赏观看,人们盛装而来,近百支调声队伍将广场点缀得五彩缤纷。赛歌会上,调声的曲目既有来自田野乡间、原汁原味的自然调声,也有经过搜集整理、创作提高的艺术精品。边歌边舞,一首首调声唱出了大千世界的五彩斑斓,人们乐在其中。去年市里还把“八荣八耻”内容谱唱成调声曲进行传唱,中秋节当晚,台上台下群众万人同唱“八荣八耻”调声曲,把艺术节推向高潮。
如今,调声已经成了儋州的“城市名片”,成了海南重要的文化品牌。文化建设催生了发展活力,2003年以来的四年,儋州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发展由止滑回升到正常增长,再到加快发展的转变,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2006年,儋州跻身“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近日,记者前往采访时发现,儋州许多调声队正紧张地进着中秋调声节的排练,届时将用优美的歌声向四方来客歌唱他们的美好生活。(标题书法:沙英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