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时代而歌 为百姓作传

2007-08-2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

8月10日,中宣部新闻局、中国记协联合召开《百姓纪事》专栏报道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记者编辑对《百姓纪事》专栏报道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专栏报道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今年5月开始,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新闻单位推出《百姓纪事》专栏,运用寻常百姓视角,讲述生动民生故事,借助具体物件实证,展示百姓生活变迁,反映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赢得了广大读者、听众、观众和网民的广泛好评。

在此,我们摘要编发研讨会上部分编辑、记者和新闻研究人员的发言,希望广大读者继续关注《百姓纪事》栏目,更希望新闻工作者坚持“三贴近”,为时代而歌,为百姓作传。

时代给予我们的感动

光明日报练玉春

“《百姓文化生活》这个栏目,一定要出精品,文章要短小精悍,人物要普通真实,报社各部门要去挖掘这样的人物,不要总是围着名人转,写写平常而又不平凡的老百姓,写写他们这几年的生活变迁。要写出光明日报作为‘知识分子精神家园’的特色来!”

值班编委在当天下午编前会上传达报社编委会对这个“小栏目”的设计构想之后不到10分钟,其中一个任务就交给了我。

敦实的身板,整齐的小平头,平静的表情,不急不徐的声调,在一群大学生、研究生当中,显出实际年龄无法达到的稳重成熟。他,就是王一硕。

王一硕,27岁,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出生于河南省长垣县农村,为了不给家庭增加负担,在拿到专科录取通知书后,他选择了去外地打工;学校在了解他的情况后,特意为他申请到“助学贷款”,终于把他从工地拉回到课堂;大学毕业,本来有机会到北京工作,王一硕却报名成了大学生“西部志愿者”;在陕西麟游县,他指导当地农民发展药材黄芪种植,每亩增收500元;同时,他发挥专长,协助麟游县3家药材药品企业通过国家GSP、GMP认证,直接造福当地;结束志愿者工作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取母校的研究生;目前,除了被一家生物制药公司聘为总工程师、副总经理,他还开办了自己的公司;经济条件改善了,王一硕提前一年还清了大学时代的“助学贷款”,实现了自己的诚信诺言。他获得了“陕西省杰出大学生志愿者”、“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2006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等荣誉。

采访王一硕时,有几十家媒体集体参与,我和他的交流虽然时间很有限,可我的笔记本上还是记了满满3页。

该怎样来写这个“80后”大学生?该把他放在哪个版面,哪个栏目?这些都不确定。所以,面对深深感动自己的这个人物,我却迟迟没有动笔。而值班编委“百姓的生活变化”这几个字打开了思想的闸门,我的思路一下畅通:一个贫困家庭的农村孩子,一个似乎注定要默默无闻的打工仔,因为一项国家政策的实施,因为一所学校的不轻易放弃,得到了求学的机会;而这个学生,懂得珍惜,懂得努力,懂得回报,懂得诚信,在机会改变自己的时候,他也脚踏实地地提升着自己。短短几年时间,他的生活,就发生了几乎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有别的什么题材更能够反映出这个大时代里的百姓生活的变化呢?

于是,“从打工仔到总工程师”这个题目,就自然而然地跳跃出来。积聚了十来天的感动感受,都支持着我这篇报道的顺利完成。其实,这篇报道不是我这个记者在书写,而是一个时代在书写,就像王一硕自己说的那样:“我能有今天,是国家和社会给予我的。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会常怀感恩之心,走诚信之路,回报祖国和人民。”

从百姓视角看社会进步

人民日报任江华

6月24日一大早,一阵电话铃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任记者,我们拍电视的事上了人民日报头版,还加了照片!”

打来电话的是江西景德镇市竟成镇文化站站长、农民影视剧制作中心主任周元强。他通过人民网看到人民日报“百姓纪事”专栏的开篇之作《如今农民“乐事”多――自拍自演电视片》,高兴之下,便迫不及待地打来电话。又过了几天,周元强再次来电说,因为人民日报的报道,广西一家公司已经与他签订了合作拍摄电视剧的合同,还有多家公司表达了合作意向。

一篇报道能够推动一位农民拍电视、办文化事业,作为采写报道的记者,感到十分欣慰。回顾这篇报道的见报过程,总结其中的体会,首先应该归结为“百姓纪事”栏目的成功设置。如果说名牌产品进专卖店,才能显出档次,卖出好价;那么“百姓纪事”就是人民日报版面上的又一家专卖店,让落实“三贴近”的好作品多了一个重要的展示窗口。

岂止《如今农民“乐事”多》这一篇报道,人民日报“百姓纪事”栏目推出的一组报道,大多实现了“三满意”:读者满意,认为可亲、可感,爱读;报道对象满意,认为写准了他们的故事,说出了他们的心声;记者也较为满意,努力得到承认,作品得到认可。

出现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首先应该归结为专栏设置的成功:一是栏目宗旨体现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服务人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二是栏目定位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从主题到写法都给了记者很大的发挥空间;三是栏目稿件着眼于“以小见大”,写的都是“小事情”,反映的却是大主题。

当然,一篇产生影响的报道,除了它本身的质量之外,版面安排、标题制作、图片烘托等等,都是使报道增色的重要因素。“百姓纪事”专栏报道的初获成功,应该说得益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编辑部的细致策划、精心编辑,调动多种手段精心包装。

“只有思想上重视,才能深入;只有思想上重视,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杨振武同志曾在一次业务辅导报告中说,采写一篇好报道,没有足够的投入是不可能的。这个投入,既包括精力投入,也包括情感投入;既包括采访投入,又包括写作投入。

人民日报社的领导和同事们形象地总结过写头版头条的经验与规律――“要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在田埂上找感觉。”我想,这在我们采写“百姓纪事”稿件时同样适用。结束对周元强和农民“演员们”的访谈,我提出要看看他们的道具库,观摩把玩他们拍电视用的道具,要到他们拍电视的现场“找感觉”,回到住处我又反复观看了他们拍摄的粗糙却带着泥土芬芳的作品。

平平淡淡才是真

新华社吴晶 刘奕湛

“题材不限,内容不限,风格不限,但一定要源于生活。”――这句编辑老师的叮嘱,让记者在寻找《百姓纪事》专栏采访素材时,着实费了一番脑筋。

今年6月,中宣部新开专栏《百姓纪事》,我采写的《刘氏父子的高考记忆》有幸成为专栏播发的首篇稿件。这一专栏的开栏宗旨是通过百姓的平凡故事,折射国家建设的飞速进展。但要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百姓身上写出社会的变迁,如果没有巧构思,不注重写作技巧,稿件很可能沦为记事流水账。

带着这样的思考,当时正忙于高考报道的记者决定从民众最关心的教育领域入手。今年正值高考制度恢复30年,这一题材无论从历史的纵深感,还是立意的独特性,都为百姓纪事的采写提供了可以发挥的空间。

在找到刚刚参加完高考10天的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三学生刘凯时,一个无意的发现为记者提供了灵感――他的父亲30年前参加了那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高考。于是,在与父子两人聊家常式的采访中,他们关于高考不可复制的记忆点滴,像细沙堆积成两幅迥然不同的图景: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教室,不同的心态,不同的志愿选择……正是从这些不同的元素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高考制度的变迁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正是这些通过高考而交汇的差异,为新闻稿件的起承转合提供了最佳的逻辑联系。

“我那年17岁,根本不懂什么是考大学,我只是跟着年长的人,为准备高考日夜奋战,当时连一张复习卷子都没有。”――父亲对那段岁月的追忆,对于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年轻记者来说,难以想象。

“压力不小。”――儿子简短的4个字后的沉默,也让同样肩负父母重望而参加过高考的记者找到共鸣。

就是在被访者原生态的叙述中,记者逐渐走近30年前后参加高考的两代人,摸清高考变迁的脉络,把准了高考折射的社会心态,理清了写作的思路,顺利写就《刘氏父子的高考记忆》。

记者在通篇的写作中都在找差异,循序渐进:开篇从父子俩的高考回忆开始,比照30年前后的高考;从父子俩的高考心态,点明日益加剧的高考竞争;从父子俩高考志愿的不同选择,影射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

记者并没有将视线局限于父子俩,而是从个体写到群体:父亲是高考制度恢复的幸运者代表,儿子是高等教育扩招后的直接受益者;父亲代表着国家建设中坚力量的“77级”,儿子则是拥有更多人生选择,有更多机会创造社会财富的现代青年。

“高考只不过是人生的一道小门槛,未来的路还很长。”――这句父亲对儿子的教诲,在浓浓的亲情背后还蕴涵着很多教义。

用这句话收笔的时候,记者顿悟了《百姓纪事》开栏的源起。

浅谈《百姓纪事》的几点采访体会

中央电视台王亚民

“找到一个好的新闻故事就等于整个报道成功了一半”。这是我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以来一个比较深刻的感受,面对《百姓纪事》这样的新闻题材,更应该如此。

就拿我所承担的这集报道来说,要反映的大背景是农村税费改革。我们想到了2000年我们第一次进行税费改革报道时,报道过的一个新闻人物徐少勤,这个人所在的村徐湾村曾经是安徽省最出名的告状村,徐少勤又是告状村最出名的告状户。当年报道时,我们以《告状村变成太平村》为题,报道了税费改革后徐湾村的变迁,使得整个系列报道获得好评,徐少勤也因此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税费改革受益第一人。随后我们了解了徐湾村一些新情况,比如村民的收入有所增加,许多农民返回了曾经撂荒的土地,虽然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但我们隐约感觉,这里面应该有新的故事,于是我们经过反复研究后,决定再从徐少勤讲起。

当我们赶到徐湾村的时候,正好赶上下大雨,村庄在雨中一片迷茫,看不出有什么新气象,随后我们又来到了徐少勤家里,同样与7年前相比也没有太大的变化。确实,农民收入的增加并不见得会把平房盖成楼房,也不会把自行车换成汽车、摩托车,如果此时你轻易放弃这个故事就错了。这时你最好的方法就是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去捕捉那些非常有用的亮点和细节,不能有丝毫懒惰和懈怠。而在随后的交谈中,我们发现了我们故事所要的元素,一个是村里的那条路,一个是徐少勤的新营生。在我们采访中发现,7年前村里的那条泥泞的土路已经被水泥路所取代,而税费改革前这条路的集资款交了5年也没有修好,所以这条路曾经是当时徐少勤和村民们告状的导火索,被称为告状路。另外就是徐少勤开起了农资店,过去徐少勤告状时到处打工,躲避交粮交款,后来税费改革后,徐少勤回到了村里捡回了土地,如今国家取消农业税,还给各种补贴,老徐看好行情又瞄上了农资生意,应该说基本的新闻故事要素已经具备。

在反复思考之后我们终于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路:告状路――太平路――致富路;人:告状户――模范户――致富带头人,而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是,农村税费改革理顺了农村根本关系的这条路,农村税费改革搭建了国家惠农政策的这条路,这才有了徐少勤个人生活轨迹的变化。

调动听众“耳朵”感受时代变迁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许新霞

知道施志林,是在“七一”前,宁夏回族自治区举行的一次任职25年以上的村党支部书记表彰大会上,他的名字出现在受表彰者之列。他生活、工作在一个地处偏僻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西海固普通的小村子,一直坚持用自己的笔记本记录着生活的变化:1980年,村集体经济只有2.87元,现在已有110多万元,40多个村办企业。这在贫瘠的西海固地区就是个了不起的飞跃。而这种飞跃的背后折射着党和国家市场经济的大潮、对农政策的逐步优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等共同的力量。

带着几分记者特有的“兴奋”,我立即赶赴近五百公里外的故事发生地――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吉强镇大滩村。

听说想看看他的“宝贝”笔记本,老施带着山里人特有的憨厚,一边说:都是些烂本本,胡记着呢,也没啥看的;一边拿出钥匙,“哐里哐啷”地打开了上锁的抽屉,抱出了一大撂大小不一、颜色各异,颇有些时代特征的笔记本。老施说,都是些工作上的“琐碎”事,你随便看。另外,还有十多本在老村部办公桌抽屉里,要不要都拿来?他边说边给我一本本地打开看。发黄的笔记本在老施的翻动和介绍下仿佛变成了会“说话”的历史老人。从包产到户前,重点是上级指派下来的各家各户种粮类别、面积;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税的征收、收缴情况,发展村集体经济提上议事日程,村里困难户的困难申请、帮扶办法等等,一直到现如今减免农业税、教育附加费不复存在等内容包罗万象。施志林的笔记本上甚至还出现了接受县上培训时记录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从笔记本记录内容上“几多几少”的变化,这位细心的村支书用他那些渐已发黄的笔记本讲述着我国农村的过去、现在,憧憬着对未来的美好展望。随后,我们又到几户农家和村办企业了解村里的相关情况。大家的感受和老施的讲述、笔记本的记载如出一辙。村民们众口一词:现在党的政策对农民最好了,感谢党、感谢政府……

采访自始至终,平淡、真实,但是我却被深深地感动着。感动于这些平日里感觉离自己很遥远、并没有切身体会的惠农政策带给农民和农村的巨大变化;感动于一张张发黄的纸张、一个个平实的数据;感动于老百姓灿烂的、感恩的笑脸……

话筒记录下了每一份感动和每一个喜悦的音符。可惜时长有限,只能挑出最能代表时代变迁的很小的一部分,用跨越的方式组合成了听众耳朵里的《老施和他的四十个笔记本》;再现那份感动、细细体味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带来偏僻的山乡沧海桑田般的时代变迁。

从叙事框架角度谈《百姓纪事》

中国人民大学马少华

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是党报的社会责任。中央媒体建立《百姓纪事》这样一个栏目,至少可以引导记者往下走,引导读者往下看,实现党报关注人民、表现人民生活的功能。

我所看到的作品,基本上是通过个人和家庭生活、事业的变化来反映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即《人民日报》孟扬同志的介绍中谈到的“以人带事”。

这样一个模式无疑表现的是一个宏大的动态过程,但文本的操作却比较容易静态化。比如按时间顺序从过去往现在列举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变化。如果多了,就容易因为节奏的单调和叙事模式的单调,造成接受的疲劳。

我觉得在“以人带事”的模式之外,能不能尽可能创造“以事带人”的模式――这个“事”是指新闻事件:就是寻找那些人民群众中发生的新闻事件,这些事件的叙述本身吸引人,而这些事件的背后,不仅有人,有人的变化和进步,而且能够反映出时代、社会的含义。

现在我看到的《百姓纪事》作品,多以单个人、单个家庭作为叙事的框架。这是比较容易显得静态化的一个因素。而我们所说的“事件”,其实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特定时空发生的动态性关系。正是事件的叙述框架,给了叙事以动态感。

也许有记者会感到疑惑:那样的话,岂不是与地方晚报的社会新闻一样了吗?也许会是这样,但不一定。因为晚报的报道是纯从新闻价值和市民阅读兴趣的角度选题和取材的。“百姓纪事”就不一样了,它会更多地从社会的、人文的角度选择。“百姓纪事”选择的目标,都市晚报没准还看不上呢。特别是那些基层的、农村事和人。他们往往只是关注事,而不关注人,更不会关注人和事背后的社会因素。

小纪事大主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尹韵公

《百姓纪事》栏目是新闻界为落实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思想而推出的纪实性节目,一出手就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各界好评。看了他们的报道后,我总的感觉是,选材新、人物亮、故事活、主题好、思想性强。

《百姓纪事》描述的都是小故事,但折射出的却是大主题;《百姓纪事》的主角都是小人物,但结晶出的却是大见识;《百姓纪事》的内容都是小篇幅,但反映出的都是大道理。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全都是老百姓身边的琐事碎活,如涓涓小溪,娓娓道来,似深潭泉水,汩汩而出;很亲切又很新鲜,既可看又耐看,与你相隔万里却又仿佛近在咫尺。这些小人物、小故事、小篇幅,真正体现了“一滴水可以见到太阳的光辉”的深刻哲理。

《百姓纪事》栏目的画龙点睛之处,就是它的背景链接。《高大妈的水缸》描述的是宁夏固原农民高大妈一家用水的艰难过程。高大妈家位于最缺水的“三西”地区,这里的农民即便再穷也得养头驴。不干别的,就为了养驴驮水。高大妈所在村到最近的盘河驮水,也得走上60里地,花一天时间。现在不一样了,2005年政府投资几十万元,为这里的农民建起了净水厂,从此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可是,高大妈仍然舍不得让祖传的水缸光荣退役,怕浪费水。她说:水来不容易,你得珍惜着!故事的背景链接是:五年来,我国共安排投资222亿元,解决了67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这个故事,实际上揭示了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办好事、做实事的职能。还有,《半个世纪的家庭档案》节目,通过江苏省江阴市退休会计陈洪春50年来每天记录家庭购买油盐柴米开支状况,集成30多卷家庭档案的事情,从而生动地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总之,《百姓纪事》是一档高格调、高质量、高品位的民生新闻节目。它讲述的一桩桩百姓身边的故事,生动感人,贴近生活,反映实际,让人深切体会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体会到了党中央实行亲民、富民政策的无比威力,体会到了老百姓的未来生活前景必定丰富光彩!

精心出精品

经济日报隋明梅

可以说,我们经济日报的百姓纪事专栏,如果不是从社长、总编到主抓编委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策划、编辑,专栏就不是今天的样子,也不会有这么多精品。

5月17日下午,报社领导召开动员会。我们到会议室的时候,社长徐如俊、总编辑庹震、主抓编委郑庆东三位社领导已在那里了,我立即意识到这将是一个重要的采访活动。果然,三位领导分别就该专栏开设的背景、意义、要求等作了分析与明确指示,并说选定的10位记者都是他们商量过的,是长于写人叙事的,这些中青年记者将组成骨干百姓纪事专栏的主体采写队伍。18日周五上午,记者共报出40多个采访线索,下班前,三位社领导从中圈定部分题目。19日也就是周六,记者奔赴采访地。说实话,我们记者之所以行动这样快,一个重要原因是:社领导重视。我记得17日开会时,社长连文字风格都谈到了,非常细,总编辑对几位年轻的记者做了语重心长的交待。

至于采访、写作与编辑,我想说这套稿子是精心编辑出来的,是一句一句、甚至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改出来的。

因为采写时间比较紧,而且各位记者对于体例也在探索中,所以交到社领导手上的稿件,不是大家现在看到的样子,有的完全不是这个样子。开始的几篇几乎都经历了重写、重采、重拍片,比如我写的第一篇《老枣树喝上自来水》。因为是第一篇成稿,我按自己的理解写成了带有记者亲历彩色的人物小传,主抓编委郑庆东同志看过后,感觉体例上显得不合适,一是记者介入太多,二是照片缺少“物件”感、纵深感。按领导的要求,我重新写了一稿――绝不是改写,并在6月间利用其他采访机会,绕道山东沾化县补拍了老井、井绳、水桶的照片。就此事,有同事戏送对联:“老枣树喝上自来水,老记者两下沾化县”,横批是“纪事纪事”。

我的第二篇稿件是5月22日采访的《腾芝老汉的日记账》。其实,这篇1200字的稿件,是社领导反复改出来的。从5月24日成稿到6月1日社长总编签字,一周里,大大小小的改动几乎天天都有,不仅主抓编委精心编辑,社长、总编也亲自看稿、改稿,最后的标题就是社长定的,直到见报前的夜班,总编辑还改了一句话。

最后,作为一个参与百姓纪事采写的记者,我的体会是,如果想把这个专栏做好,做成精品,前提是单位领导要真正重视起来,挑选合适的记者,精心策划选题,用心并精心编辑稿件。

《百姓纪事》八大特色

中国传媒大学方毅华

一、对准基层,见证时代。通过展现普通人身上的变化,用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直观而独特地讴歌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改革开放近30年、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经济社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变化。

二、文风清新,引发共鸣。单从标题中出现的“工资条”、“自行车”、“记账本”等这些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再常见不过的东西,就能激发起受众的阅读欲望,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写百姓自己生活的亲切感、熟悉感,从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三、手法多样,立体感强。《百姓纪事》是一个个反映普通老百姓体会、品味自己生活变化的窗口。此外,背景链接也很有特色,让人阅读故事的同时可以从点到面,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使得整个叙述更为丰满、更有纵深感和立体感。

四、视角各异,特色凸现。中国主流媒体目标一致,定位不同。这一点在各媒体设置的《百姓纪事》栏目中都充分体现出来。

五、真实具体,故事性强。读者读报,犹如人吃食品,往往喜欢吃松软的热酥品,而不喜欢“啃”硬梆梆的冷馒头。讲故事的写作手法犹如热酥品,有具体的人、具体的情节,形象而不抽象,读者易于接受,易于被打动。

六、语言生动,感染力强。《百姓纪事》中,有很多稿件运用百姓的“原生态”语言,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真实感人。平实的语言,不事雕琢,不拔高,不虚夸,温和亲切。

七、分析性强,提升认识。夹叙夹议或以“记者手记”形式出现的分析性内容越来越普遍。

八、策划性强,精品迭出。《百姓纪事》采用系列报道的形式显示出媒介越来越强的策划意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