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博物馆复原古代邮驿文化
8月22日,新开馆的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在入口处的展柜中,参观者可发现一片片古老的甲骨文,上面篆刻着普通人无法识别的象形文字。
人们不禁好奇:这是何物?博物馆综合业务处处长助理谢成章揭开了谜底――这些是出土于河
据介绍,在我国古代,驿站是信息传递最主要的手段。有些重要驿站规模十分庞大,此次展出的汉代通往西部边地的重要驿站“悬泉置”模型充分说明了这点。
为展示和再现我国的邮驿文化遗产,位于北京市东长安街建国门贡院六号的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专门开辟了“原始通信”“古代邮驿”等展区。展品中复原了古代驿站的布局,建筑由烽堡、坞院和马厩组成,还有马鞍、马镫、各种通行符节、令牌等实体文物,形象地描述了当时驿站的功能。借助实物,我国3000多年的邮政历史变迁得以再现。
邮驿是我国特有的文化遗产
远古时期,通信曾以“击鼓传声”和“烽燧”烟火方式传递。到奴隶制国家建立后,统治阶级为了治理国家,出于传递各种信息的目的,建立了驿站,并通过人、马接力传递紧急书简,实行了有组织的邮驿制度。
邮政研究专家周灿指出,追溯3000年的中国邮驿史,邮驿不仅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御用通信工具,而且也是我国有组织管理、有计划部署的官方主管部门,它还同时兼备部分的民间通信职能。古代邮驿被看作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国脉”。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诗人、墨客也与邮驿历来有着不解之缘,通过驿站联系和抒发人生喜悦,诉说他乡之愁,寄语离别之情,不少成为流传至今的名篇绝句。古代书信的独有魅力,折射出一种厚重的邮驿文化。如,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居易的“数行思泪一封书”,再到岑参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等。书信,承载着诗人的无限欢欣、无限伤感、无限思绪,脍炙人口而流传至今。
邮驿对中国社会文明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力,它是中国人类历史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周灿说,可以这样来理解,久远历史的“烽燧”、“驿道”、“驿站”、“驿城”是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书信、诗词、歌赋、传说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上同一物种兼备两种概念的文化遗产并不多见,这是祖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物质与非物质双重概念的文化遗产。
保护和传承邮驿文化遗产
如何保护传承和利用邮驿文化遗产?周灿提出了四条建议:组建拯救邮驿文化遗产组织、从商标角度保护邮驿文化遗产、邮驿文化的“虚拟经营”和创办邮政主题博物馆。
周灿说,邮驿不同于其他文化遗产,不可类比于地方的年画、剪纸、皮影、木偶等民间艺术,它们由地方民间、艺术团体和社会共同传承;邮驿文化纵横960万平方公里、绵延3000多年历史,既有物质要素也有非物质要素。因此,保护邮驿文化需要由一个有实力的实体来推行。因此,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组建拯救、保护邮驿文化遗产的组织可谓正当时。
“商标权蕴藏着巨大商机,如果中国邮政注册登记了‘邮驿’‘驿道’或‘驿站’等商标,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就拥有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权,从而代表了国家的利益,有效地防止一些自然人或其他经济组织钻法律空子抢注商标而造成文化遗产的损害;从自身利益角度,就有了合法的依据,遗产可以创新成为‘虚拟产品’,也可以转化为社会效益。”周灿说。
对于邮驿文化的“虚拟经营”,周灿认为,邮驿文化是一个由名称、图案、文字、传说、实物等综合组成的体系。当这个体系转换为“虚拟产品”推广时,可以通过特许、授权、联盟、入股等手段参与社会经济建设。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分别建有小型邮政博物馆,展示和陈列一些烽燧遗址、旧驿站的照片或据邮驿故事临摹的绘画,或近代一些邮政用品、信件、邮票等。
周灿说:“我们不妨设想把邮驿博物馆办成主题博物馆:既有鲜活的历史典故,又有珍藏的文物古迹,甚至有真实的现场邮票印制全过程,参观者还可以现场制作自己的邮资信封、明信片、贺卡等等――这种新鲜互动模式的文化遗产博物馆,可称之为主题博物馆。”
周灿进一步解释,要让参观者饶有兴趣地了解展示内容,就必须设有和参观者互动的区域,包括仿真游戏等。当然,琳琅满目的复制品、纪念品也是不可少的,这些应是博物馆赢利的主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