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努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07-08-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宏? 我有话说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同时也强调,“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目前,一些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对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他们追求享乐、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在自我个性张扬的同时人际交往能力欠缺,在面对问题时抗挫能力较弱。诸如此类的问题原因复杂,我们应当认真加以审视。笔者以为,要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最为重要的是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及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并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加强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中华民族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意识,孔子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知荣明耻”与传统的“言而有信”的价值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爱”、“谦虚谨慎”的为人之道,“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修养等,都应为当代大学生所继承和弘扬。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学生们不仅能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更会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

其次,要注意汲取世界先进文化,促进大学生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对于一些文化现象,一些思想观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正确对待,不要盲目地全盘否定或全盘接受,而是要了解它们生成的背景,鉴别精华与糟粕、先进与落后。对于先进的东西,要以包容的心态,加以吸收;对于腐朽的东西,要坚决加以批判。

再次,要重视大学文化精神,注重发挥大学精神对人的潜在影响。大学精神可谓是大学的灵魂,更是凝聚人心、展示大学形象和大学文明的精神载体。近年来,大学精神越来越为教育者所提倡,其对大学生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笔者以为,大学精神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响因子,理应受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视。从社会大的背景来看,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主体经济,它不仅要求现代人掌握现成的知识,而且要求把现代知识中所包含的理性的、创造性的文化精神内化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而大学精神恰恰符合了这一要求,它以一种精神的力量,塑造着人们的人格。从高校的小环境而言,大学精神所体现的追求民主科学、崇尚自由的学术本质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之间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固守着学子的精神家园,引导社会不断走向进步,担当着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以黑龙江大学为例,学校近年来在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大学精神的内在力量,在新生入学时即开展让学生了解有关学校历史的讲座,为学生讲解校训,参观学校的碑铭、校史展,游览校园人文景观等;而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已经连续几年由校长亲自主讲,通过对大学精神的解读,既让学生了解了大学精神的深刻内涵,又生动鲜活地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完美契合,最大的受益者即是学生。这种对学生的文化启蒙教育的融入,使思想政治教育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们自我成长的积极性,成为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一个新的支点。

最后,要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一直承载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崇高使命。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先进的校园文化不应只是简单的知识的累加,而应是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要体现在基础理论课上,同时还要通过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如“三下乡”社会实践、学生艺术节、学生科技节、学生社团组织活动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近年来黑龙江大学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如主楼前的由著名学者张岱年题写的“博学慎思、参天尽物”的校训石碑,修建的联通广场,建设的文博馆,这些极具内涵的校园物质文化传达着一种崇尚广博、自然、深厚的文化气息,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养成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但使学生学习到了书本难以学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精神、与人相处之道,在娱乐中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功能,并渗透到每一个个体当中。(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