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广东:为古村落造“家谱”

2007-08-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景华 我有话说

鸟瞰广东省高要市回龙镇黎槎村。徐晓东摄

日前,广东省南雄市一个鲜为人知的村落――鱼鲜村,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在村内,宋朝至明

清的古建筑随处可见,宋代遗风保存完好。据当地学者考证,小村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839年的历史。令人疑惑的是,这个保留着大量古建筑及古文物的村落,竟然在当地史料中没有记载。

“像鱼鲜村这样的古村落,保护已刻不容缓!”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梁文伟告诉记者,广东省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保护古村落的紧迫性,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广东省古村落抢救与保护工程”。

寻找民间的“活态”文化为古村落建立“基因库”

鱼鲜村的发现在广东不是一个孤例。游走于广东的乡野阡陌,宋代的老屋、明代的祠堂、清代的门楼不时映入人们的眼帘,但很多都年久失修、亟待保护。

今年3月,广东省启动了“古村落抢救与保护工程”。省民协组织民俗、建筑、美术、工艺、文学等各方面的10余位专家,历时两个月,经过对肇庆市三个古村落实地考察,并根据广东客家、潮汕、广府三大语系的特点,制定出了《广东省古村落认定标准》,保护那些“在广东省范围内,清代(包括清代)以前形成的,现存历史文化实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丰富和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民俗风情,具有较高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村落”。

广东省民协主席罗学光表示:对古村落的抢救和保护,重点是民间活态文化,如果离开了活态的文化,离开了人的生活,那挖掘出来的只是一座枯竭了的历史废墟。一个村落的生命之“源”往往缩影在非物质文化形态的生活、生产中,找出古村落的“文化基因”,才能让古村落“活着”。这对拯救和保护古村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广东省古村落认定标准及调查纲要》中,记者发现,认定“古村落”的指标就有7大项,而调查内容有31项,包括地理位置及资源、农耕生产、作坊商贸、民俗与人文、建筑特性、传统民间文化特色等,甚至连村落里是否有村医、郎中,有什么偏方等都被纳入其中,甚至连过去被斥为“封建迷信”和“文化糟粕”的“八卦、五行、风水”这次也被列入了“建筑特性”的内容。面对记者的疑惑,梁文伟解释道:此“风水”不同于彼“风水”。这里的“风水”就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空气和水源。中国风水学认为,山不能无水,无水则气散,无水则地不能养万物。这些古村落在选址、建筑与居住环境的营造方面,运用古代堪舆学的理论,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古村落的一个重要标志和符号。

谈起古村落的认定标准及调查纲要,梁文伟认为,这个标准和纲要还是比较全面和科学的。他说,以往对古村落的抢救多停留在保存古建筑等较浅层次上,此次抢救则力图将古村中“活”的生态,即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传说等一并搜集保存,对古村落的调查是非常专业的。下一步就是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使古村落的调查能够顺利进行。

据介绍,“广东古村落计划”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7年6月至年底,以肇庆、云浮、清远为试点;第二阶段从2007年底至2009年底,基本完成全省范围内古村落抢救、保护工作的调查、认定及资料收集,命名百余座省级古村落,编撰出版《广东省古村落》系列丛书,为古村落立碑。同时建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资料数据库》,申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将调查、认定资料结果提交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立项保护。

据悉,广东省古村落的普查、认定和命名工作将于9月全面铺开。

古村落是民间文化富矿“文化基因”成就“传奇”

每一个古村落,都是一个传奇。它们承载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人文生态和社会发展轨迹。梁文伟说,对古村落调查得越深入,就越发现古村落是一座民间文化富矿。有专家指出,广东堪称“中国民间艺术的基因库”,很多地方是一村一俗、一村一艺,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基因”。

有“九里一坊”之称的高要市黎槎村,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古村呈八卦形状,房屋依山而建,环水而设,玄机重重,风格独特。10座门楼皆以儒家文化里“仁”的思想命名,每座门楼都有楹联,仁和里的楹联是:“仁善之心须常有,和亲之德不可无。”兴仁里的楹联是:“兴国匹夫皆有责,仁民君子总无贪。”体现了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的丰富内涵。

孕育了岭南状元莫宣卿(公元851年考中)的“岭南第一状元村”――封开县西村,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出过18位进士,30多个举人。西村浓郁的文化氛围,折射出这里曾是中原文化和岭南广信文化的交汇地。

北斗星是人类至今尚未完全解读的天体,而连州的卿罡古村的祖先们,却在几百年前就将村子按北斗的格局来建筑。一座门楼,就是一个星座;一条青石板巷道,就像一条行星的轨道。古代称做官的为“卿”,卿罡的先人便将原来的村名“青冈”以谐音改为“卿罡”,“齐家、治国、平天下”,先人的理想和抱负如今依然成为后人的人生追求。

像这样蕴涵了丰富文化的古村,在广东还有很多。南粤古人以非凡的创造力,根据所处的地域特色,创造出了一座座宜居、秀美,既神秘诡异又处处洋溢着精深绝妙的家园。

保护古村落是为更好传递文明新农村建设让古村落再创辉煌

近年来,由于无序开发和保护不力等问题,古村落的破坏有加剧之势。一方面是以建筑为主体的整体上的瓦解,另一方面是古村内部历史文化遗存大量流失。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今年“两会”上呼吁:“如果这样继续发展,十几年后,民族的、传统的历史记忆和传承就都没有了。”国家有关部门先后评选公布了8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并制定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12字方针。

广东省高度重视古村落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并把它纳入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科学保护与发展古村落,让传统的优秀文化与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相融合,让优秀民间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代代流传。

在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方面,肇庆市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强对古村落的挖掘、整理,加大对古村落保护的宣传力度,让村民和民众自觉珍惜和保护自己的文化;邀请专家,制定古村落开发建设长远规划,并有计划分步骤抓好实施;发动社会力量,多方筹资,不断完善古村落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采取市场运作方法,按照互惠互利原则,吸引社会民间资本参与开发建设古村落;促进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业,不断提高古村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这些举措已初见成效:

被誉为“中国民间古法造纸第一村”的四会市扶利村,漫山遍野的翠竹为造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几百年来,村民一直沿用着蔡伦发明的造纸方法,生产的“会纸”美名远播。

端州的白石村,是中国四大名砚之首端砚的发祥地。自唐武德年建村,1300多年来村民世世代代以砚为生。全村九成以上的人家从事制砚,每年产砚近10万件,人均收入万元以上。

在肇庆,像扶利村、白石村这样将古村保护与文化旅游结合开发、建设新农村的例子还有很多。有专家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中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一方面政府责无旁贷,一方面也需要村民们保护祖先留下的珍贵财富。毕竟保护古村落是为更好地揭示古村落超越时空的历史价值,发挥出它们传递文明的功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