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祖国,我为您骄傲!

2007-08-3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最近,为了探访“中部崛起”的壮丽现实,为了察看“西部大开发”的喜人进展,为了展示“东北振兴”的豪迈场景,为了表现“东部新跨越”的创造激情,本报派出四路采访组深入祖国的东南西北,深入火热的改革开放前线,为广大读者采写了四组八篇报道,已经于本

月相继刊出。

穿行于辽阔的国土上,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时空跨度之大,采访里程之远,感受之强烈,都是历史性的。我们的记者亲身感受了伟大祖国的成长变化,亲自体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亲身领略了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生动创造。成稿之余,记者的心间仍有种种的感动在奔涌,仍有无数的话儿要诉说。

今天,我们特将记者采访过程中的感受与感动,将他们在稿件中没有充分表达的真情实感梳理成文,组成一个专题,奉献给读者,奉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谨以此文为本报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报道画上一个句号。

没有写进稿件的感想与感动

本报记者 严红枫 叶辉

由我们和中部六省记者站合作采写的中部崛起报道上篇《中部崛起:千载难逢》、下篇《中部崛起:群雄逐鹿》分别于8月11日和12日见报,许多网站纷纷予以转载。

采访中部崛起,河南是我们此行的第一站,也是中部六省中我们准备重点采访的省份。

或许是当年面如菜色的兰考饥民在焦裕禄的带领下,热火朝天地在盐碱地里劳作的情景至今仍令人记忆犹新;或许是《焦裕禄》电影中,兰考“大地”上那漫天黄沙飞扬的特写画面一直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或许是几年前,丑化河南人的短信、段子在国内流传留给人们的印象太深刻,我们是带着复杂的感情、沉重的历史记忆,甚至也还带有某些偏见踏上中原大地的。

真正走进中原大地,我们了解到兰考人民在焦裕禄带领下战天斗地的情景是真实可信的,一如郭亮村农民在万丈悬崖的陡壁上开凿出的一条长达十几公里的“红旗渠”至今仍真实地存在着一样。然而,曾经留在脑海里的河南人的形象却是不真实的:作为中国第一个人口大省,有近亿人口的河南,哪怕只有1%的人行为不端,就可能有上百万的“破坏形象者”。可这1%怎能代表河南人的整体形象和整体素质呢?电影《焦裕禄》中那漫天飞扬的风沙是不真实的,那是为了追求画面效果,摄制组被拉到内蒙古沙漠拍摄,将沙漠的情景移植到兰考大地的。我们在中原大地上看到的完全是另一幅情景:蓝天下,热土上,黑油油的土地上满眼的翠绿和沉甸甸的庄稼。

一次采访的过程,也是一次了解、理解、融入的过程。当我们离开河南,离开中原时,我们对这片土地已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当我们结束中部采访,当我们的报道因篇幅所限,不能尽情挥发我们对河南、对中部暂时落后的理解、同情和感慨时,惊闻浙江某地的人才招聘会上,一位优秀的大学生,仅仅因为是河南人而遭用人单位拒绝,我们禁不住想把因篇幅所限没有都能完整表达的感想宣泄出来。

且不说南宋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迁,把包袱甩给了内地,内地开始贫穷;且不说楚汉相争、李自成起义、蒋奉大战等中国历史上的上百次战争,决战的主战场大都在河南,一次又一次残酷的战争从精神上碾碎了中原人民发展的愿望;且不说古代文明发达的国家现在都相对比较贫穷,像印度、埃及,这是一个文明进程的规律,如同一个人有巅峰时期,也有低谷的时候……

但是,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到:今天中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之所以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在很多方面被西部开始赶超,但这个差距,并不表明河南、中部的百姓不勤劳、没智慧。

中部经济发展受到了制约。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雄厚的产业基础优势,以及在全国领先的人文科教优势是中部地区最引以为傲的几大优势。可是这些优势在今天并没有对中部经济发展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四通八达的区位条件,本应成为吸纳外地要素资源的通道,但却往往成了流失要素资源的坦途。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交通设施日益完善的今天,空间距离造成的交易成本已大大缩减,人才和技术要素资源紧随资本在地域间迅速流动,中部地区由于缺少资本,不仅外部的人才和科技不会在本地停留,中部本地的人才和技术成果也往往为追寻资本而外流,中部强大的科教实力只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而已。

湖北省社科院课题组在《中部地区的定位与中部崛起的政策建议》一文中认为:中部地区资本的长期匮乏,与中部地区长期处于政策边缘直接相关。改革开放后投资向东、向西、向东北的倾斜也导致中部地区资金不足。缺少了资本,中部尽管有诸多先天优势,也不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怎能不相对陷入“塌陷”困境!

而“塌陷”的中部,相对落后、相对贫困的中部不仅要背自己的米袋子、菜篮子,还要负责全国28.1%人口的米袋子、菜篮子。当中部奉献出的米袋子、菜篮子的价格稍高时,发达地区还不要。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一年,河南固定给东部沿海某省的粮食出价3毛钱一斤,他们只同意按2毛8分一斤收购,河南是按照国家计划承受了亏损向他们提供了粮食的!

什么叫奉献?什么叫牺牲?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河南、中部各省一直无怨无悔,忍辱负重,顾全大局!这才是真正的奉献,这才是真正的牺牲。

全国有70%的姓氏都来自河南。正如河南籍作家张宇说的:“河南就像是母亲!母亲把孩子们养大了,自己却越来越老了。”儿岂能嫌母丑?如果嫌河南变老了,怨中部落后了,拖后腿了,情理何在?天理何在?这是忘祖啊!中部为全国作出的贡献,功不可没啊,我们有什么理由嫌弃和责备!

中国地域辽阔,要在已经发展、正在发展和渴望发展而无法跟进的三种区域之间寻找平衡,求得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这是一个难题,这也是中国的国情。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由衷地为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作出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叫好的同时,也真诚期盼已经快速发展的地区负担起应有的责任,与落后地区分享改革成果。唯此,我们中华民族才是真正有情有义,有道德感,有责任感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才能真正实现复兴。

就在我们撰写此稿时从河南传来消息:7月29日,在河南省陕县支建煤矿发生洪水淹井事件中的69名矿工,经过76小时全力抢救,无一损伤而全部生还,这是我国最成功最完美的一次矿难抢险,创造了我国煤矿抢险救灾史上的奇迹!

这真是一个好兆头!有人说,这意味着河南乃至中原大地借“中部崛起”的东风,好运开始了。经历了千年苦难的中原大地,即使按照轮回,也应该开始走好运了!

祝河南好运,祝中部好运!(详细报道分别见本报8月11日1版和8月12日1版)

照片说明广阔的西部市场,为河南省积囤满仓的粮食提供了新的商机。图为河南农民正在收割粮食。(资料照片)

重整河山正当时

本报记者 单三娅 殷燕召

内蒙古的风力发电厂

领受采访西部大开发的任务,才开始真正研究西部,才知道中国西部有多么广袤、“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有多么重要!西部12个省,祖国的70%的土地,50个少数民族的集中分布地,丰富资源的储藏地,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中华文化的宝地。于是感叹:一个国家,如果仅仅是东部蓬勃发展,

而西部却是天苍地野,那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会真正实现!

踏上西部土地,我们看到了稳健发展的步伐。遵循“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观,西部大开发站在了新起点、高起点。

内蒙古的变化是根本性的,是基于几千年生存方式的观念革命。当游牧变为圈养,当资源不再被简单挖掘,景象就今非昔比了。包头、鄂尔多斯的巨变,已经让人不敢再相信这是北方草原城市。绿色、清洁、工业现代化,取代了乌黑、沙尘、原始畜牧业。面对这一切,你不能不佩服内蒙古的干部和人民,不能不感谢他们为全国的生态改善作出的巨大贡献!

孙鹏是华北电力集团辉腾格勒风电厂的一名风电技术专家。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个曾在德国留学的小伙子有些害羞,然而面对一台价值800多万元的风电机,他却显得从容自如。尽管妻子在北京工作,但他却安心地在千里之外伴随着日夜不停旋转的风电机。改变产业结构、建设高科技项目,内蒙古也同时引入了人才,带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触摸西部脉搏,我们看到了西部人的情怀和智慧。多年来人们始终认为,东部是沿海开放地区,西部是内陆封闭省份。到了21世纪,地域已经不能束缚人们的眼界。“向西开放”的口号,使西部人的眼界一下子豁然开朗。与14个国家和地区接壤,陆地边境线占全国的85%,这分明是一种区位优势而非劣势。根据地理位置,新疆提出要做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广西提出建立“环北部湾经济区”的次区域合作,转换思路就发现了大市场!

在乌鲁木齐的国际大巴扎,特色民族产品与周边国家的商品齐聚货架,旅游者、前来采购的外国商人穿梭于各种吆喝叫卖声中,虽然未必语言相通,却不妨碍买到称心的商品。在桂林,游人除了饱览湖光山色,几乎都要看一看“印象・刘三姐”的演出。演出已经形成了产业,当地农民白天日常劳作,晚上参加演出,在旅游旺季,一个晚上甚至要演三场。思想观念的转变,切实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接触西部干部,我们看到了创新实干的精神。在邛崃市,我们结识了市委书记高志坚。高书记2004年上任,两年多来,他在邛崃这个欠发达地区的舞台上,带领干部群众建设“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刀刀见血”,不伸手要钱,用市场经济的杠杆重新配置资源,使邛崃两年大变样。他带我们来到农村新型社区,我们惊讶地发现,农民住小区、领工资,享受到了城里人的生活待遇。当地派出所还派了一名民警,常驻农民社区,农民也像市民一样,越来越多地享受到社会基础服务。徜徉在平乐古镇清新幽美的背街小巷,我们感慨,若是汉代传奇女子卓文君在世,发现她的故乡变了大样,也会“当惊世界殊”。这一切是怎么实现的?用当地人的话说,“不是拼命是玩命”。高书记四十出头,已是早生华发。这个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的基层干部,既有时代眼光,又有担当精神。他说:“苦也苦,累也累,但是让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心里高兴。”

走在西部的大地上,我们看不完,说不尽,感触不断。从内蒙古广袤的草原到新疆巍峨的天山,从富足的四川盆地到秀丽的广西北部湾,西部干部和人民的眼界、胆识、创造性,时时感动着我们。西部大开发实施七年来,确实迈出了坚实

的一大步。但是在21世纪,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西部。西部底子薄,任重而道远,还有很多难点和脆弱点。但在中央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下,西部绝不会拖全国的后腿,定会以其潜力和后发力,与全国其他地区协调发展,互补共进。西部有这个信心!

(详细报道分别见本报8月14日1版和8月16日2版)

东北人印象

本报记者 钱建强 李瑞英

受报社委派,我们于炎炎夏日奔赴辽宁、吉林和黑龙江采访。东北之行,一路匆匆。五天之内,踏足三省。浮光掠影,是再恰当不过的形容了。

然而,时间的紧凑似乎有一种空间上的微缩效应,就仿佛极目远眺,漏掉了不少细节,却可以获得轮廓上的感观。

对于东北,这样的采访方式是否合宜,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我们心里着实没底,一种临虚蹈空的感觉总是如影随形,令人惴惴不安。

东北的形象是鲜明的,黑土地上的地理、气候、人物、事件,都曾以各种方式向人们展现了它的个性。其中,人物当然是整个形象的神韵。在采访之前,我们收集了关于东北振兴的多种报道、统计和报告,试图拥有客观而全面的把握。但是,直到近距离地观察东北人及其生活状态时,那些文字和数据才有了鲜活的意义。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把这句话用学者的语言表述出来,大概就叫地理环境决定论。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论道,在寒冷的气候下,人们身体的组织纤维富有力量和弹性,血液流转速度也较快,因而便有较充沛的精力,较强的自信,较大的勇气以及较少的猜疑、策略和诡计。这样的关联,在文明演进异常迅速的今天看来,显得有些“想当然”,但对理解地域特色而言却是趣味十足。

东北人或许可称得上北方寒冷地带的一个代表。

东北人的质朴、粗犷、坦率和直爽,在我们开始访问之际便有较深的印象。在吉林,为我们引路的小周可算榜样。不论我们行走的路线多么繁复,询问的内容多么琐碎,他总是有求必应,直言相告,且不时“添油加醋”,颇为风趣地将风土人情一一呈献。在东北振兴这个大话题之下,他的“佐料”实在使我们不至于在抽象的概念上滞留太久,并指点我们努力去寻找书面材料之外的新鲜经验。

与东北人风格相映成趣的是大工业景象。在沈阳和哈尔滨,我们走进一些重型机器的生产车间,那里的疏朗和空阔,简直就是对东北人脾性的一种呼应。东北人很喜欢那种雄伟恢弘的气势,好像只有如此才能抒发他们胸中的豪气。当年,共和国百废待兴之时,很大一部分工业项目落地东北,这是国家战略的布局,但在无形中也契合了东北人的精神。

对工业时代带来的烙印,东北人怀有特殊的感情。沈阳有一座工业博物馆,由一个模具浇铸车间改造而成。我们去参观的时候,它刚刚落成。主办者别出心裁地将一些黝黑的工业制成品作为雕塑布置在馆外的空地上,一眼望去,宏伟之气扑面而来。馆内稍加整饬,主要保留了原来的生产流程。斑驳的锈迹、灰黑的煤渣、厚厚的尘埃……一切都以怀旧为基调。大场面、粗线条、重机器,工业大生产的气势始终透露着东北人的豪迈性格。

不过,在转型之际,也有人对这种“工业情结”忧心忡忡。我们就遇到过一位负责宣传工作的干部,他直言不讳地讲,东北人有点儿“好大喜功”,习惯于大集体,因为那里很有安全感;也习惯于大计划,因为指令免去了思考的痛苦。这一种惰性使东北人显得勇猛有余而锐气不足。“老工业基地”之“老”,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形容东北人对历史的依赖性。在采访中,每每涉及此一话题,人们一再向我们表示,东北人还需要以更开放的姿态在思想观念的解放上奋起直追。

跟其他地域相比,东北人大约是同质性最高的群体。相同的地缘形势和文化性格注定在新一轮的社会发展中,他们必须以一种整体的方式行进。关于振兴的话题,东北人现在想得多、谈得多、做得更多。我们相信,东北人正在经历一次新的革命,他们的形象也将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为生动、丰满。(详细报道分别见本报8月20日1版和8月21日3版)

吉林某轿车生产线。新华社徐家军摄

唤醒“人”的力量

本报记者 杨荣 邢宇皓

孩子在怀抱中安然入梦,年轻母亲的嘴角透出一丝恬静的微笑。在上海临汾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这样一个场景深深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孩子母亲告诉我们,她们正在等待孩子的父亲办理居住证。虽然不是上海人,但在这里,“我们感到非常幸福”。

在近一个月对东部地区的采访中,我们穿行于都市与乡村,拜访当地政府官

员、求教于社会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倾听普通百姓的心声……当这一切化作采访本中密密麻麻的笔记、办公桌上日渐丰厚的各式资料时,我们意识到,在我们心中,东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不再是那些纸上枯燥的数字、图表和技术分析,而是一双双浸润汗水的臂膀、一个个追逐梦想的身影、一次次挑战自我的尝试、一幅幅雄心勃勃的蓝图。

在采写《东部新跨越:海雨天风共见证》和《东部新跨越:大海扬波作和声》这两篇稿件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不断地追问――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在短短30年间令东部地区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惊人巨变?东部的新跨越,又将凭借怎样的力量?

30年,如白驹过隙,令人目不暇接。或许,当我们把历史的尺度拉长十倍,会有更加明晰的认识。

仅仅在300年前,中国还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为富庶繁荣的国家,是全世界敬仰倾慕的圣地;而短短150年后,便迅速沦落为殖民者眼中耻笑与嘲弄的对象。何以至此?著名汉学家艾蒂安・包拉日曾感慨道,中国曾经最有希望成为现代国家。他认为,中华帝国的最终没落缘于“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对任何创新都表示怀疑,任何非奉命提出和预先经过批准的倡议都不会被接受,这种抱残守缺的气氛不利于自由探索的精神”。可谓一针见血。

痛之越深,悟之愈彻。

回首改革开放30年,东部地区从中受益最深的,正是在于高擎创新、探索的大旗,重拾锐意进取的民族精神。其中的关键,则在于对“人”的力量的唤醒。

今天,当中国再度崛起,向全面现代化步步推进时,我们所需要的,仍然是对“人”的力量的关注,对“人”的力量的再度激发。只是,这样的力量,已经不仅仅体现为吃苦耐劳、奋勇拼搏,还需要更加深邃的前瞻力量,更多创意的思想力量。因为,我们今天要完成的,将是“从汗水到智慧”的跨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东部地区采访,令我们感受最深的,一是人民发自内心的幸福感的流露,一是执政团队强烈的忧患意识的表达。在接受采访中,官员、学者谈论最多的,是发展中所面临的新问题、新的困惑,新的思路、新的对策,让我们时时感到他们心中的急迫感。的确,在发达国家即将完成工业化的最后阶段,中国合上了全球化发展的节拍,带来了长达30年的持续繁荣,但当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的时代,作为曾经“先走一步”的东部地区,没有理由沉浸在以往所取得的成就中。时不我待,迟疑不前,或许将陷入新的困境。艾蒂安・包拉日的话,在今天仍足以令人警醒。

这样的忧患意识,还来自于东部地区所肩负的责任感。东部地区的新跨越,关系到东部人民的福祉。作为全国发展战略中重要的一环,率先发展的东部能否跨过险滩、避过急流,在新的层次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承载着太多期待的目光。从这个意义上说,东部新跨越,实际上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新跨越。

当临汾社区内那对母女幸福的身影再度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也找到了东部新跨越的目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梦想成真,让每一位母亲都能拥有笑容。

(详细报道分别见本报8月27日1版和8月28日3版)

照片说明:近几年,我国东部地区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图为无锡某中奥合资太阳能电力公司工人在生产晶体硅太阳电池。新华社唐召明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