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国十大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2007-09-0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E01丁水彬

丁水彬,女,36岁,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红专南路社区居民。

丁水彬家有高位截瘫37年的公公、体弱多病的婆婆、双目失明的丈夫,以及嗷嗷待哺的幼儿

。她以柔弱的双肩担起这样一个家庭,靠在街道摆缝纫摊点、帮人缝缝补补、换换拉锁维持生计。她决心做公公的“腿脚”,婆婆的“臂膀”,丈夫的“双眼”,其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广为传颂。

1970年,丁水彬的公公遭遇车祸,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婆婆护理了20年,积劳成疾,有严重的高血压和胆结石。1999年初,丁水彬与王健宏结婚后,就毅然从婆婆手里接过护理公公的重担。公公大小便失禁,尿湿裤子屎沾褥子是常事,要经常为公公擦洗身子。刚开始,公公很不好意思,丁水彬说,“你就把我当成大夫,女大夫治男病人是常事。”每天丁水彬都要按时给公公伤口烤电、换药、换洗尿布、褥子,每2―3小时再帮助上一次厕所,翻一次身。公公卧床多年,得了抑郁症,一犯病就胡叫乱骂,发脾气、扔东西。每当这时,丁水彬都尽量克制,等公公气消下来,陪他说说话。对于丁水彬的照顾,公公说:“就是亲闺女,也没有几个能做得像水彬这样的。”

2002年6月,丈夫王健宏下班回家,感觉有点发烧,服药后,全身长出不少水疱,医院诊断为药物过敏引起全身“重症多型性红斑”。这种病很危险,疱疹从头到脚,从内到外,全身都有,治疗不及时,会产生大出血,医生当即就下了病危通知书。经过治疗,大疱消失,但双眼角膜炎症不但没退,反而日益严重,最终双目失明,医学鉴定为一级盲人,复明希望不大。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丁水彬陪护王健宏治疗时,婆婆在家发病,被送往医院抢救。丁水彬要同时服侍3个病患,短短时间瘦了15斤,头上也生出了白发。为了降低费用,方便护理,丁水彬自学了内科学、外科学等知识,学会了打针、换药、治疗烤电、按摩等。

丁水彬的事迹,很快在社会上传开。区政府相关部门以最短时间给她家人办理了低保;几年来,先后有500多人为她家捐款捐物。经过政府的关心、好心人的资助和她坚毅不屈的努力,欢乐已渐渐地回到了她的家庭。

2005年丁水彬被陕西省妇联评为陕西省十佳儿媳,2006年被省民政厅、省妇联等七部门联合评为十大孝子。

E02马金莲

马金莲,女,31岁,山西省孝义市文化馆美术老师。

马金莲当老师有固定工资,自己的家境也比较富裕,8年前与山西省孝义市职教中心计算机老师雷守宁结婚。雷守宁家在孝义市偏僻的农村,父亲残疾,母亲常年生病。他还有兄弟4个,大哥因为家里穷32岁尚未成家;三弟3年前不幸触电身亡,三弟媳带着侄女改嫁;四弟因缴不起学费辍学在家;五弟刚刚考上高中,也急需用钱。马金莲不嫌弃雷守宁的家庭,与他结婚时,没让他花一分钱,连新房都是她租的。婚后夫妇二人共担风雨,共渡难关。

6年前,被三弟媳带走的侄女雷蕊嘉,因患心脏病遭到继父的遗弃,经常山上山下乱跑。马金莲得知后,赶紧把蕊嘉找回来接到家中住下,先安顿她上学,后四处求医问药,四下凑钱准备送蕊嘉到医院做心脏手术。在马金莲的资助下,五弟读完高中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可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他被查出患了甲肝。马金莲立刻带五弟到临汾看病,住院头一天就花掉6000元。五弟含着眼泪对她说:“嫂子,咱这学不上了,给我办退学手续吧!”马金莲却暗下决心,她不仅要治好老五的病,还要让他健康地上大学。于是,她立即给五弟办了休学手续,并迅速把五弟转到太原住院,一年花了2万多元,果真在第二年让病愈的五弟重返大学。

婚后,马金莲把体弱多病的婆婆从乡下接到城里,为婆婆洗脸梳头,端屎端尿,做可口的饭菜。为了减轻婆婆的压力,她利用业余时间代课、教学,把所得的报酬一点点积攒起来,补贴这个大家庭。这些年来,她不但没戴过任何饰品,连件像样的衣服都舍不得买。8年过去了,在马金莲的鼓励和资助下,大哥学会了电脑技术,买了4台电脑办起了培训班,如今已成家立业。四弟在她的帮助下开了一家中医诊所,也结了婚,独立生活。五弟继续在大学读书。小侄女雷蕊嘉在小学读书,在马金莲的呵护下身体壮实了许多。

马金莲用爱心撑起了这个一度风雨飘摇的家。2006年,她获得第三届全国十佳孝贤荣誉称号,还获得国家级优秀美术教师荣誉称号。

E03马福元

马福元,男,20岁,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学生。

家在重庆南川的马福元,出生仅3天母亲就离家出走,12岁时父亲病逝,一贫如洗的家里只剩下他和78岁的爷爷相依为命。

17岁的马福元好不容易考上了学杂费、食宿费全免的“宏志班”,80多岁的爷爷却意外摔伤,从此卧病在床。马福元背起爷爷去上学,用微薄的生活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木棚房,一边读书一边照顾爷爷。由于房间很潮湿,爷爷风湿病一受寒就会发作,几乎每天晚上,马福元都要为爷爷暖被窝。“这娃儿真懂事,学习再忙,他都要把爷爷服侍得妥妥帖帖的。”邻居们对这个懂事的孩子赞美有加。一次,邻居阿姨给他几个鸡蛋,他担心爷爷不吃,就把鸡蛋蒸成鸡蛋羹悄悄地埋在爷爷饭里给爷爷吃,自己却一棵白菜吃上两三天。读书期间,为给爷爷治病,他一直坚持在学校伙食团打工。

许多报刊和网络报道了马福元的事迹,其中也有海外媒体。一位美国的华裔人士了解到他的事迹后,对他进行了资助,称赞他“不是可怜人,而是男子汉”。也有网友这样评价马福元:“孝心很多人都有,但不是很多人都有孝行,佩服他在困难中的坚毅和对爷爷的不离不弃。”

马福元没有因为照顾爷爷耽误学习,他成绩优异,表现突出。2006年3月,还在读高三的马福元,获得了由团中央、全国学联评选的中国中学生正泰品学奖特别奖,在200多名候选人中得票最高。其实马福元对这些都不那么在意,他甚至很少看报纸和网络对他的报道。他说:“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也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在校大学生。作为学生,我希望自己在一个平静的学习环境中,扎扎实实搞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和过硬的本领,回报社会特别是无数给予我太多关爱的人。这既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爷爷对我的期盼。”

E04王凤荣

王凤荣,女,43岁,黑龙江省林甸县三合乡五星四屯村民。

20年前,23岁的王凤荣嫁到韩家。当时,婆婆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公公也患有多种疾病,干不了重活;还有全身瘫痪、卧床不起的爷爷。20年来,诚实善良、勤劳吃苦、也有几分倔强的王凤荣,努力照顾家中老小,培养小叔子、小姑子读书成才,谱写了平凡百姓不寻常的人生乐章。

为了挣钱供一个小叔子、两个小姑子和自己的儿子上学,王凤荣用自行车驮着瓜子、爆米花、冰棍,走村串巷,风雨无阻,沿街叫卖,每天往返几十里路。1989年,读大学二年级的小叔子给家里写信,让寄100元钱生活费。当时王凤荣正坐月子,公公让她回信说家里无钱

可寄。王凤荣就偷偷把月子里亲友送来的鸡蛋卖掉,凑足了100元钱寄给小叔子,并在信中写道:“钱不够,尽管来信,千万要吃饱,注意身体。”当公公得知此事后,感动得老泪纵横。小叔子从家中来信得知这些后,潸然泪下。1995年8月,二妹高考以两分之差落榜了,她选择了下地务农,为哥嫂分忧。可是王凤荣说什么也不同意,硬是让她上了自费大学。1997年8月,三妹考入了齐齐哈尔卫校。

一个贫困乡村的普通农民,同时要供四个读书的学生,还要伺候三个年迈多病的老人,经济拮据可想而知。十多年里,王凤荣难得为自己的孩子煮一个鸡蛋。相反,小叔子、小姑子们假期回家,她总张罗着买肉为他们改善伙食。自从最小的妹妹考上学后,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紧,逢年过节,全家才能吃上一顿饺子。但王凤荣总是想方设法给老人做点好吃的。由于劳累过度,加上营养不良,王凤荣患了双腿静脉曲张。为了省钱,她多年来一直对全家隐瞒着,有时晚上疼得整宿睡不着,就坐到天亮。一次她疼得晕倒在丈夫身旁,当被救醒时,全家人早已泣不成声。勤劳善良的王凤荣是全家的骄傲。公公、婆婆逢人就说:“我们真是命好啊,遇上这么好的儿媳妇。”丈夫说:“我的一生亏了凤荣,如果没有凤荣,这家不知道成什么样了。”小叔子、小姑子说:“要是没有嫂子,我们哪能在学校读书,一生也无法报答嫂子的恩情啊!”

2007年,王凤荣一家被授予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她本人被大庆市授予十大农村新女性荣誉称号。

E05王兆华

王兆华,女,18岁,共青团员,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居仁中学高二学生。

王兆华曾是一个弃婴。王志全夫妇在山东省邹县收养了她。她的养母因病去世后,养父只好带着她来到安徽省淮南市投奔亲戚。为养活她,养父倾其所有买了一辆旧板车,每天到10公里外的批发市场批点青菜卖。每天深夜两点多,养父便把睡得迷迷糊糊的她抱起来放在板车里拉着去菜场。从7岁起,她就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家务活:打煤球、担水、做一日三餐、洗全家衣物。她每天必须起得很早,要去菜场把中午的菜买好,好在中午放学后给父亲烧饭。因为太矮,每天煮饭炒菜,她只好搬一把小凳子放在炉边,站在凳子上干活。

学校为王兆华减免了学费。但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她利用节假日做生意,靠赚取的微薄收入贴补家用,同时供自己上学。2000年暑假,她帮父亲卖菜,看到对面卖小金鱼的老大爷生意很红火,就想着也去卖小金鱼。她骑三轮车到花鸟市场卖鱼,一上午卖了35块钱,从此她就用挣来的这些钱做起了自己的金鱼生意,她虽然被太阳晒掉一层皮,人也瘦了一圈,但赚了200多块钱。2006年冬天,天气特别冷,可父亲的床垫薄得只有两层布,晚上她听见父亲冷得直翻身。她决定自己挣钱为父亲买个床垫。周六,她多批发了些金鱼去卖,中午饭也没吃。当她挣够80元钱买好床垫回家时,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

父亲74岁了,身体越来越差,去年因下肢瘫痪,不得不卧病在床。当很多人问她对生活有什么愿望时,她总是说:“我想考上大学,不管多苦多难,我都要带着我的父亲!”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她当了十几年的班长。她处处严于律己、以身作则。2007年,王兆华被评为全省第五届精神文明十佳人物。安徽省主要新闻媒体报道了她的事迹。

E06王春艳

王春艳,女,32岁,吉林省长春市奋进乡一间堡村三社农民。

1998年,王春艳与同村农民姜振涛结婚。丈夫家中有两位老人,公公有些残疾,婆婆患老年痴呆症,不太认人。为了让老人尽快接受自己,王春艳总是在丈夫照顾婆婆时,适当伸手帮忙。开始为婆婆夹菜时,老人不理睬,甚至“啪”地把菜打掉在桌上。每次,王春艳总是不声不响,把掉在桌上的菜捡起来,当着老人的面放到自己嘴里,以此表明自己夹的菜没毒,可以吃……在王春艳的不懈努力下,婆婆逐渐接受了她的照顾。

天有不测风云。2002年,王春艳的丈夫不慎触电身亡。这时,他们孩子才8个月,王春艳27岁。处理完丈夫的后事,很多人劝她“再走一家”。面对大家的劝说,她也不是没动过心,可是,如果离开这个家,患病的公婆谁来照顾?对公婆的牵挂,对逝去丈夫的责任,让王春艳做出了决定:不能离开这个家!就这样,王春艳既要照顾公公婆婆,又要把家里所有的活计安排好,同时还要抚养刚刚8个月的孩子。最难的还是照顾婆婆。老人几乎没有自理能力,有时直接把大小便排到了裤子里,这时,王春艳无论多忙都会停下来,第一时间为老人洗净身体,给她换上干净衣裤。人们看到,王春艳的婆婆一天到晚总是穿得干干净净……为侍候婆婆,照顾公公,王春艳受了多少委屈、吃了多少苦,没人能说得清。

王春艳的善良,吸引了很多小伙子托媒求亲,她的公公也多次对她说:“春艳啊,你还年轻,再找一个吧。家里这边你放心,我还能行。”在亲戚的牵线下,王春艳三年间先后相了十几次亲,可她提出的条件,把人家都吓走了――她提出,要带公婆一起出嫁。2005年8月,一个小伙子被她的善良所打动,和她一起担负起照顾公公和婆婆的神圣责任!他就是王春艳现在的丈夫吕秀财。在王春艳的细心照料和耐心嘱咐下,婆婆也开始接受吕秀财的照顾,王春艳肩上的担子轻了许多。

中央电视台等各媒体广为宣传了王春艳的事迹。她被评为长春市十大魅力女性。

E07乌兰其其格

乌兰其其格,女,38岁,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嘎鲁图镇巴音温都嘎查高图牧业社牧民。

乌兰其其格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家庭:全家9口人,其中5位老人、2个孩子。十几年来,她没有唠叨和怨言,真情奉献,为这个特殊的家庭营造了无尽的幸福和温馨。乌兰其其格的公公阿腾毕力格有两位80多岁的老母亲,一位是生母,一位是养母。乌兰其其格主动将两位老人接回来赡养。后来,婆婆的母亲年岁已高,乌兰其其格又将外婆也接过来和他们住在一起。为了照顾好这5位老人,勤劳而又朴实的乌兰其其格每天4点多钟起床,为老人们准备早点,吃完早点还要下地干活,中午回去做饭;吃完午饭她来不及休息就得忙着喂羊喂牛;晚上,左邻右舍的灯都熄了,乌兰其其格还在灯下为老人和孩子洗衣、缝补。一次,85岁的外婆病了,早晨她为家里的老人们做好饭后,骑上摩托车穿过十几里的沙路,赶到乌审旗医院照顾病中的老人,下午回去为老人们做好晚饭,再去医院陪床。一个多月过去了,外婆康复了,乌兰其其格的身体明显消瘦了。2004年11月,她和丈夫在村子里摆了几十桌酒席,专门为三位老人祝寿。这一天,三位老人早早地起床,就像孩子一样高兴。晚上,乌兰其其格为老人们邀请来乌兰牧骑文艺演出团表演节目。

2004年,乌兰其其格一家被鄂尔多斯市妇联评为全市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2005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评为全区孝亲敬老之星;2006年,她的家被鄂尔多斯市妇联评为全市和谐家庭,并先后被评为全旗五好文明家庭、家庭生活方式文明化户、科技示范标兵户、甲级牧家乐旅游接待户,她个人也获得了好媳妇荣誉称号。

E08田秀英

田秀英,女,42岁,山东省肥城市安站镇冯杭村村民。

田秀英的儿子蔡振国3岁时被大火烧伤,面部变形,双手致残,失去了自理能力。那时的田秀英只有23岁,丈夫蔡相坤性格内向,儿子的烧伤让他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只有初中文化的田秀英用“哭也是活着,笑也是活着”的乐观精神支撑起了险些破碎的家,始终用自己的毅力和智慧鼓励儿子,引导儿子正视自己的身体残缺,激励儿子成为身残志坚、对社会有用的人。再苦再难,田秀英从来没在儿子面前掉过一滴眼泪。在田秀英的教育下,蔡振国变得坚强而乐观。他八岁又重新学会了走路,用两个“肉球”一样的残手学会了吃饭、穿衣、洗衣服等,直至实现生活自理,后来又学会了用两只手抱笔写字。八岁时,蔡振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进入小学,2002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重点高中,在2005年的高考成绩超过重点本科分数线,被山东轻工业学院提前录取。

田秀英的公公1995年患上了脑血栓,婆婆也70多岁了,都需要人照顾。公公换下来的尿布都是由田秀英来洗,多的时候一天要洗30多块。田秀英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悉心照顾他们的衣食起居,直到2003年老人去世。

田秀英一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她也始终胸怀一颗感恩之心回报社会。2006年3月,她将湖南烧伤女孩谭一芳接到家中,帮助她重新找回对生活的信心,并将济南中心医院为儿子蔡振国提供的免费整容机会让给谭一芳,蔡振国也把自己的奖学金送给了这位来自湖南的姐姐。在田秀英的关怀下,谭一芳克服了心理障碍,变得乐观开朗,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2006年,田秀英在家里开通“蔡妈妈”热线,为因烧伤而丧失生活希望的人提供援助。如今,田秀英每天都能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助电话,她把自己的经历讲给他们听,鼓励他们。还有些烧伤烫伤患者亲自到她家里寻求帮助,田秀英都把他们送到医院,寻求治疗方法。她还积极参加各项亲子教育义务活动,为学生家长讲述自己的教子经验。2006年6月,田秀英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山东省分库的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06年,田秀英被山东省妇联、山东省文明办联合授予山东省十大优秀母亲荣誉称号。

E09白雪梅

白雪梅,女,35岁,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花庄镇花庄村农民。

1989年,白雪梅经人介绍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嫁到了红古区花庄镇花庄村的苏家。丈夫苏长盛的母亲瘫痪在床,父亲患有白内障,家里只靠承包的4亩薄田度日,日子过得很艰难。看到此情此景,白雪梅曾多次偷偷流泪。但她想到,公公婆婆辛辛苦苦拉扯大自己的丈夫,十分不易,应该和丈夫一起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让两位老人家安享晚年。18年来,她默默地承担起照顾二老的重担。婆婆身体有病,心里不好受,有时看什么都不顺眼、爱唠叨,白雪梅依然无微不至地照料她,心平气和地安慰她,讲故事逗老人开心;婆婆大小便失禁,屎尿经常弄到被褥上,她二话不说赶紧给婆婆擦洗干净身子,换洗被褥;公公眼睛虽然看不见,却又闲不住,总想帮家里做点事,常将家里的东西碰倒,早上刚刚收拾好的家务,转眼被弄得一片狼藉,面对这样的情形,她总是默默地重新收拾好,从没抱怨过一句。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两位老人日子过得非常舒心。

白雪梅不但孝敬老人,而且还是一位体贴丈夫、关心女儿的贤妻良母。丈夫常年在地里干活,为了使丈夫安心劳动,家中里里外外的琐事她从不让丈夫分心,把一切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干完家务,她和丈夫一起下地干农活,一起筹划如何增收致富。借助这几年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的机遇,他们家建起了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收入逐年增加。几间土坏房变成了大瓦房。在教育孩子上,她身体力行做榜样,教育、引导女儿积极向上、健康成长。如今,就读于花庄学校的女儿不仅学习在班上名列前茅,思想品德方面也同样出色。

白雪梅一家和睦幸福,被兰州市妇联评为和谐家庭示范户,白雪梅也先后多次被市、区、镇评为孝敬公婆的好媳妇。

E10冯香?

冯香?,女,52岁,天津市汉沽区茶淀镇太平村村民。

冯香?5岁时和姐姐一起随母亲改嫁来到冯家。1969年,母亲不幸染病去世,临终前对两个女儿说:“我没给你爸留下后代,你们要好好伺候你爸啊。”15岁的冯香?流着眼泪答应了母亲,她几十年如一日地孝敬赡养继父冯竹增,在当地传为美谈。

为了照顾好继父,她很快学会了针线活,亲手做衣服、织毛衣,继父的脚比较大,买不着合适的鞋,冯香?就一直给他做鞋穿。继父爱吃饺子,冯香?就挤出时间包饺子,即使在农忙时,继父的饭桌上也经常有饺子。

姐姐出嫁后,冯香?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她谈对象只有一个条件,就是男方要入赘到冯家。很多男青年望而却步,婚事好长时间都没有着落。继父对冯香?说,“闺女,有你这份孝心爸爸就知足了,你就别管我了”。但冯香?始终坚持,她说,“继父也是爹,不养爸爸的女婿我不能嫁”。终于,一个叫高录奎的小伙子被她对继父的孝心感动,两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为爱心和孝心结合在一起,并共同约定勤劳致富,赡养好继父。

1997年,冯竹增不慎把腿摔伤住进医院。冯香?每天从10公里外的家里给继父送来可口的饭菜,还亲自给继父洗头、洗脚、理发、剪指甲。同病房的人得知她并非老人的亲闺女时,都羡慕冯竹增有福气。

冯香?不仅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而且还时常陪着继父说说心里话。继父喜欢听广播,她就给买了一大一小两台收音机,小的随身带,大的放在家里听。继父爱看戏,就专门买了一台电视机放在继父屋里。当儿女牙牙学语时,她就先教孩子喊“爷爷”。身教重于言教,冯香?的儿女对爷爷也非常孝顺,参加工作后,经常从城里给爷爷带回好吃的,前年又给爷爷换了一台新电视机。

冯竹增今年整80岁了,身体十分硬朗。冯香?总是嘱咐老人:“您别为我们操心,您的任务就是享清福,健康地活到100岁!”继父逢人就说,香?就是我的亲闺女。2004年,冯香?被授予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称号,2005年,她家获得了第五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称号,她的事迹也被媒体广为报道。

E11任霞

任霞,女,31岁,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城村农民。

任霞1993年从湖南岳阳高中毕业后,来到深圳打工,认识了同在深圳打工的海南青年陈青雄,并结为夫妻。婚后他们回到海南农村,她十一年如一日精心护理着瘫痪卧床的爷爷、婆婆,照顾95岁高龄的奶奶及四个弟弟。

1996年,一场特大台风夺走了任霞公公的生命。1998至2002年,爷爷和婆婆相继瘫痪。而摆在她面前的窘境是,公公为买船留下的30万元债款,爷爷、婆婆瘫痪,奶奶年

事已高,弟弟们还小。丈夫对她说,小霞,为了不连累你,还是早日离开我这个家吧!爷爷也拉住她的手说,孩子,我们这个家无法让你呆下去了,早一点回到你爸妈身边,那里有亲人照顾你。湖南老家的亲人也多次来电话劝她回去。目睹丈夫家的困境,她没有选择离开,而是决心与丈夫共同撑起这个家。她支持丈夫到深圳打工,自己一人留在家中侍候爷爷、婆婆,照顾奶奶和培养4个弟弟。

从小受过良好家庭教育的任霞清楚地知道,面对眼前的情况,她必须做一个好媳妇。为了与家人沟通,她努力学习本地方言,为了不让老人生活寂寞,她用自己打工攒下来的钱买了一台21英寸彩色电视机供老人收看。在她家的墙壁上总贴着料理两位瘫痪病人的日程表。8年来,她每天给老人推拿按摩、熬药、喂饭、洗擦身子、端屎端尿、洗衣服,从不嫌弃。4个弟弟都在校读书,两个读小学、一个读初中,一个读中专。为减轻家庭负担,丈夫想让三个弟弟辍学,但遭到了任霞的反对,她对丈夫说:“家中我们排行老大,无论如何都要坚持让四个弟弟把书读完。”就这样,她每天省吃俭用,把亲人帮扶的钱一分一分地攒起来,掏出湖南老家父母和哥哥先后寄来的5600元钱,全部用于四个弟弟读书学习。如今,四个弟弟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家庭生活日益得到改善和提高。

任霞于2006年获得全国中华孝亲敬老之星奖。

E12刘霆

刘霆,男,21岁,浙江林学院艺术设计052班学生。刘霆13岁那年,母亲不幸患上尿毒症。昂贵的治疗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父亲不得已离家另谋生路。面对艰难境遇,刘霆自强自立,在照顾母亲的同时勤奋学习,取得优异成绩。2005年,刘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浙江林学院。

缺钱治病的无望和拖累儿子的内疚,一度使刘霆母亲失去活下去的信心。为防不测,刘霆考虑再三,经得浙江林学院同意后,毅然带着母亲来上大学,一边求学深造,一边悉心照顾母亲。

每天课一上完,刘霆就赶紧回到在校外租的房子,整理家务,清洗衣服。食堂吃饭时,刘霆吃一半,给妈妈留一半。为了节省费用,刘霆在医生的帮助下,学会了测量血压和使用电疗设备、打针等,自己在家给母亲治疗。

刘霆的事迹经媒体披露后,在学校和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大家被他自强自立的奋斗精神和知恩感报的爱心、孝心所感动,纷纷给予援助。在全社会的关爱下,刘霆母亲接受了换肾手术,身体逐渐康复。

为感恩、回报社会,刘霆将母亲治病剩下的5万元钱重新捐献出来,在浙江林学院设立了首个全国高校大学生“爱心奖励基金”,用于奖励资助那些家境贫困并同样富有爱心、孝心和感恩之心的大学生。

刘霆“背母上学”的故事不胫而走,国内各大主流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杭州话剧团以刘霆事迹为原型,创作了青春励志话剧《永远和你在一起》,分别到部队、大学等演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广州大东街孝道文化广场,刘霆“背母求学”的故事还被塑成了雕像。

刘霆被评为2005浙江教育年度十大新闻人物。他还被评为2006年度十大中华孝亲敬老楷模,2006年浙江十大农村新闻人物,2006年度浙江十大孝心好儿女。

E13刘芳艳

刘芳艳,女,23岁,中共党员,湖北省电信有限公司荆门市分公司员工。

刘芳艳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母亲自小两眼失明,父亲一人担起了养活妻子和儿女的重任。1998年父亲病倒了,经医院诊断,父亲患的是食道癌。为了给父亲治病,刘芳艳向亲戚、朋友求救,但亲人也大都因贫困而无能为力。无奈之下,她的脑子里生出一个大胆的念头:到县政府借钱帮父亲看病!14岁的刘芳艳鼓起勇气敲了县长办公室的门。在了解了刘芳艳家里的困难后,时任隆德县县长当即让民政部门给了刘芳艳1000元资助。不幸的是,父亲最后还是因病去世。从那一天起,14岁的刘芳艳和比她大18岁的哥哥就担负起了赡养母亲的重任。

2003年,刘芳艳考入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她带着暑期打工挣得的600元钱走进大学。得知她的家庭情况后,学校减免了她的全部学费,她也在学校勤工俭学,周末还跑到大街上做推销。不懈地劳动加上平时省吃俭用,她以每个月90元的开销过着自己的大学生活。2003年11月,刘芳艳的哥哥在为母亲准备了粮食和柴火之后,外出打工去了。从此,两年多没了音讯。

2005年初,母亲在摸索着上山砍柴时,摔下了山崖。得知消息后,刘芳艳立即向学校请假,奔回家中。为了照顾母亲,她向学校请求休学一年。在母亲病情好转后,她又带着母亲到天津打工,准备赚钱照顾母亲,完成学业。

2006年春节刚过,刘芳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着母亲回到学校,边打工求学,边照顾母亲。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去陪母亲,刘芳艳养成了做事麻利的习惯。她说,每次上课的时候,她都会提醒自己:“你一定要听懂,下课了就没时间再来学习了。”刘芳艳的故事广为流传,源源不断的资助送到刘芳艳手中,但她分文未取。她把捐款交给学校,请学校把钱捐给贫困的学生。她说:“我靠自己的能力能够照顾好母亲,我希望能把钱捐给更需要的人。”

2006年刘芳艳被中宣部、教育部、全国老龄办等6部门评选为十大中华孝亲敬老楷模。

E14刘建国

刘建国,男,44岁,上海市南汇区惠南镇海燕新村居民。

1996年上半年,刘建国的妻子周虹不幸患上“运动神经元疾病”。医生告诉他,这种病复原的概率很低,就如同癌症,目前在医学上还没有药可以治好。刘建国不敢相信眼前这个残酷的事实,当时,周虹才29岁,儿子6岁,原本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将会变成什么样?

不过刘建国咬咬牙挺住了。他带着妻子四处求医,听别人说新疆有家医院治这病好,他就义无反顾地带上妻子,去遥远的新疆就医。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花完了全家7.5万元的积蓄,不过周虹的病情总算有所好转。

11年来,刘建国对妻子的照顾无微不至。天热了,就每天帮妻子擦洗;天冷了,又怕她冻着,就给她暖手脚,每天晚上都要帮她盖好几次被子,帮她翻身。由于肌无力,妻子三餐都要人喂,大小便更是不能自理,刘建国不怕脏,不怕累,11年如一日。为了让妻子的身体有所好转,他给妻子买鱼买肉补养身子,宁愿自己吃咸菜下饭。有一次,他自己身体不好,昏过去了,医生说他长期营养不良,要给他挂盐水,可是他拒绝了,他说:“我没问题的,休息下,吃点药就好了,我还要照顾我的妻子,还得回家给孩子做饭、洗衣服……”

因为得这样的病,周虹每天都只能躺在床上,她心疼丈夫,心疼儿子,不忍心拖累他们,起初有好几次都想到了死。刘建国耐心地做妻子的思想工作,不断鼓励妻子要勇敢面对,同疾病作斗争。他说,“只要你活着,我们一家就会有希望,我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妻子病后不久,刘建国遇上了更加艰难的处境,妻子不能再去上班了,他自己也下岗了,一家没有了经济收入,生活举步维艰。从此,他们靠吃低保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粗衣淡饭,一日三餐仅能吃饱,刘建国说自己已经心满意足了,“只要她还有一口气在,我就会一直照顾下去……”

E15刘惠芬

刘惠芬,女,31岁,中共党员,福建省永安市人民检察院书记员。

2004年7月26日,福建省永安市翔鹭工贸有限公司麻岭蚊香厂的一场火灾,打破了刘惠芬新婚才7个月的幸福生活。刘惠芬的丈夫、永安市消防大队参谋谢晓晖,在这次灭火战斗中冲在最前面,伤势最严重。医院的烧伤鉴定报告显示:谢晓晖全身烧伤面积达75%,其中Ⅲ度烧伤面积高达50%。曾有医生断言:谢晓晖活下来只能靠奇迹。但刘惠芬不离不弃,3年间陪同丈夫经历了351次植皮整型手术,帮助丈夫重新站起来,用爱心感召出了奇迹。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重病监护室一般不允许家属进入,刘惠芬对医院领导说:“我不能让我丈夫在身受伤痛折磨的同时还要再忍受心灵的煎熬。”她感动了医院所有人,医院为她破了例。在真情的感召下,昏迷近一个月的谢晓晖苏醒过来了!

治疗阶段,由于丈夫不能说也不能动,为了不让小便感染他烧伤的腿部皮肤,刘惠芬和丈夫约定,想排尿时就上下齿磕碰出“吱吱”声。为了及时让丈夫排尿,她每晚都不敢熟睡,稍有一点动静就惊醒过来,到最后,连她自己也分不清到底是丈夫发出了声音,还是自己感应到了丈夫的声音。

出院后,需要定期清创换药,拆洗绷带。为了换药方便,减轻丈夫痛苦,刘惠芬经常在床上一跪就是两三个小时。康复阶段,为了不让丈夫整型后的鼻子和嘴巴萎缩,她用软胶管做了鼻塞,用纱布包裹铁丝做了撑口器;为了恢复丈夫的抓握能力和左脚、左腿的功能,她用拉力器的抓手做了握力器,用木板做了脚力矫正;为了恢复丈夫的手劲和臂力,她用棉布缝制了一个小口袋,装上大米让他锻炼。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她的精心护理下,丈夫终于站起来了。如今,谢晓晖不仅能够独立行走,还能骑摩托车,不仅能端碗抓筷,还能打乒乓球,甚至能举起6公斤的哑铃。

丈夫烧伤后,婆婆整天以泪洗面。刘惠芬安慰婆婆说:“妈,您别伤心,我会照顾晓晖一辈子的!”就是这句话,温暖着婆婆走过了最难熬的3年时光。

3年多来,刘惠芬承受了太多常人难以承受的伤痛,但她的爱心与亲情非但没变,反而愈久弥香。她和丈夫结婚的卧室里,“喜”字仍然鲜红;她和丈夫“牵手走一生”的承诺信守不渝;在她身上,爱情亲情依旧……

2004年,刘惠芬被福建省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被福建省消防总队和省妇联联合授予十佳消防军人好妻子荣誉称号。

E16李荣

李荣,女,43岁,中共党员,山东省高密市姚哥庄镇林业站站长。

1982年,李荣和山东林校同学王德刚喜结连理,扎根在鲁西南郓城县陈坡乡,融入了一个兄妹5人、婆婆常年患病的贫困家庭。1994年丈夫因车祸身亡,备受心灵煎熬的李荣把所有家产留在了郓城,领着孩子回到故乡高密。4年后,她与现在的丈夫仲兆礼组成了新的家庭。李荣虽改嫁了,却从没忘记远在郓城的一家,经常打电话询问或去探望。郓城的公公突发脑血栓,她揣上家里仅有的1万元钱,赶过去悉心照顾直至公公痊愈,后来又把他接到高密居住。对高密这个家里的公婆,她也像对待亲生爹娘一样细心周到。婆婆生病住院,她白天上班,晚上陪床照顾,十几天没睡一个囫囵觉,感动得婆婆逢人就说“我这儿媳妇比亲闺女还要亲”。

1984年王德刚久病的母亲去世,临终前攥着儿媳妇李荣的手说:“李荣,我唯一放不下的就是这些没成人的孩子,以后,弟弟妹妹们就托付给你了。”李荣含着泪水做出了一生的承诺:“娘,您放心吧!我会尽全力照顾好弟弟妹妹的……”为了兑现承诺,她做起了两个弟弟、两个妹妹的“嫂娘”,照料弟妹们生活和学习,操持着给他们都成了家。对待现任丈夫的儿子,李荣以心换心,亲妈该怎么做的,她就对继子怎么做,家里有什么好吃好穿好玩的都先给他。继子初中毕业后想进厂打工,李荣坚持让他继续考学,继子技校毕业后被企业录用,他给李荣写信说:“虽然我不是您亲生的,但我喊您妈妈的时候,流出的是幸福的眼泪。”

李荣在用爱心编织幸福家庭的同时,也向社会无私地播撒着爱。她利用积累的林果专业知识,几年时间就带出一批苗木、林果种植大户。李荣所包的工作区村里有两个儿子不养老,她在登门调解无果的情况下,把老人接到了自己家里养着,终于感化了老人的儿子儿媳主动奉养;工作区的东于家庄村因资金缺乏无法维修,李荣就去娘家借了4万元垫付了资金,自家的农用车也义务出工修路半个月,赶在雨季来临前修好了路,村民无不拍手称快。

2006年10月,李荣被山东省潍坊市妇联、老龄委评为孝亲敬老之星。

E17李远红

李远红,女,43岁,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铝厂工贸实业总公司电解铝分公司职工。

1988年国庆节,李远红和许士强结为夫妻。1991年7月,一场意外事故造成了许士强瘫痪,全身除了头部能动弹以外,四肢和全身都失去了知觉。面对瘫痪在床的丈夫,李远红毅然承诺照顾他一辈子。1994年,李远红带着许士强改嫁,和现任丈夫蔡德全开始共同抚养幼女,照顾瘫痪前夫。

在许士强瘫痪在床的16年里,李远红不仅要赡养婆婆,抚养女儿,更要照顾好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前夫。为了避免许士强患上褥疮,李远红每隔4个小时就要帮他翻一次身,每两三天就要给他擦洗一次身体;一日三餐每一顿饭、每一杯水都要一口一口地喂进嘴里;每天为许士强刷牙,洗脸,照顾他进行大小便……为了不让许士强感到寂寞,李远红将电视机的遥控器固定在床头,把一只长筷子放在许士强嘴边,只要他咬住筷子往遥控上一点,就可以随时看上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为了让许士强能随时找到自己,李远红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存在话机里,许士强要找她时,用嘴叼着筷子,点电话上的重拨键就可以了。16年来,李远红尽心尽力,没有半句怨言地照顾着前夫,使整整卧床不起16年的许士强思维敏捷、情绪乐观稳定,创造了一个医学奇迹。

照顾好瘫痪前夫的同时,作为一名母亲,李远红精心培养养女和亲生女儿一起成才。在李远红的教育和引导下,两个女儿相处融洽,积极上进。2005年,养女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2007年,她的亲生女儿也被贵州师范大学录取。

李远红带夫改嫁、辛劳持家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工人日报、人民网等广泛报道,受到人们的高度赞誉。

E18杨怀保

杨怀保,男,24岁,中共预备党员,陕西省勉县定军山镇沟口村人,现为湘潭大学商学院学生。

杨怀保家境贫困,父母体弱多病,12岁便操持家务,10多年来过着艰苦的生活。但他坚持不懈、自强不息,孝敬父母,照顾年幼的弟弟,带着家人上大学,用瘦弱的肩膀挑起照顾全家的重担,并为3000多名贫困大学生创造勤工助学机会,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孝子”之歌、自强之歌。

杨怀保出生于陕西勉县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他的童年是在饥饿、病痛中度过的。上初中二年级那年,母亲身患重病在西安动了大手术,手术后保住了生命却丧失了劳动能力,他家也因此债台高筑,年仅13岁的杨怀保坚强地挑起了一家的重担。他利用课余时间上山挖药、种地。他背着干粮、带着咸菜,坚持读书并保持着优异的成绩。上高中三年级时,杨怀保的家中又遭不幸:父亲在打工时腿被砸伤且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由于手术后遗症身体状况更差,弟弟读书也需要照顾。各种压力让他的学业几乎不能进行下去,可他仍积极乐观地面对这一切。

2003年9月,杨怀保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进入大学,他利用课余时间拼命做兼职挣钱。可是,他始终放心不下重病在身的母亲、失去劳动能力的父亲和幼小的弟弟。他先后把一家人接到自己身边。一家人在异地的花费很大,他利用自己兼职挣来的钱给父母治病,给弟弟交学费,最辛苦的时候,他同时做了7份兼职。身心的疲惫与压力让他多次晕倒并患上了神经衰弱,但他仍执着地用自己的辛劳换来了一家人的安定祥和。但为了照顾好家人,他放弃了高薪的工作,选择边读研究生边照顾家人。

尽管杨怀保每天的压力很大,但是他一刻也没有放松学习。从小学到高中,他数次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敬老院义务照顾老人、陪老人聊天。他立志广泛传播孝道,近半年来到各地做了多场励志报告。2007年7月,他在长沙组织举办了国内首家“孝行天下”夏令营。他积极响应学校的爱心义卖、海啸捐款等号召,并组织了多次募捐活动。他还先后撰写了30余份策划书,走访了省内外100余家企业,为3000多名贫困大学生创造了勤工助学的机会。2007年,杨怀保当选为陕西省十大孝子,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

E19杨桂贞

杨桂贞,女,52岁,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蓝田镇三合村村民。

1976年冬,21岁的杨桂贞与本村小伙子杨广煜结婚。1977年冬,在杨桂贞的鼓励下,杨广煜报名参军。1979年,在自卫还击作战中,身为班长的杨广煜带领全班冲锋。在枪林弹雨中,他的颈椎神经和腰部神经部位不幸中弹,被确诊为第五颈椎中枢神经断裂,这意味着他将终生瘫痪。接到确诊通知书后,夫妻俩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丈夫不愿拖累她,劝她改嫁。杨桂贞拉着丈夫的手坚定地说:“广煜,你才26岁,我不能让你一个人过一辈子,我要让你像正常人一样过家庭生活。相信我,我能照顾你一辈子!”

1981年,杨广煜由部队医院转到遵义荣军疗养院。杨桂贞抱着不给国家添负担的想法,来到遵义疗养院,告诉医院领导要把丈夫接回家乡。领导将可能遇到的困难一一向她摆明,并且说明按照国家优抚条例规定,杨广煜应由国家来承担护理工作。但她仍然坚持将丈夫接到侗乡山寨,由自己照顾,至今已28个年头。

1998年,杨广煜尿路感染,小便排不出。杨桂贞背着丈夫挤上公共汽车,到30多公里外的县人民医院做手术。住院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她一直守护在病床前。2000年,丈夫患尿道结石,手术后又住院一个多月。她积极配合护士精心护理着丈夫,医生和护士感慨地说:“这样的贤惠妻子,真是少见。”遵义荣军康复医院的两位医生专程赶来看望杨广煜,见到杨桂贞在病床前为丈夫抠屎接尿的情景,大为感动。他们询问杨桂贞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她淡淡一笑,回答说:“困难多着呢,谁让他是我的丈夫。”医生们激动地说,杨桂贞这样朴实的农村妇女,真是大家的榜样。

有人问杨桂贞这么苦,图的是什么?她憨厚地说:“我的丈夫为国英勇作战而残疾,我为他牺牲一切值得!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在,我就要护理他活得像个人样。”

E20吾拉音・赛甫

吾拉音・赛甫,男,维吾尔族,43岁,中共党员,新疆吐鲁番地区工商局副局长。

1989年隆冬的一天清晨,吾拉音刚拉开院门,发现门外不远处一团破烂的棉絮中间裹着一个人。他急忙跑过去,拉开棉絮大喊:“喂,你醒醒,你醒醒!”棉絮中的人坐了起来。原来是一个老人,名叫李业才。吾拉音关切地问:“多冷的天呀,你怎么睡在这儿?怎么不回家里去睡?”老人说他根本就没有住所,平时给谁家打工,就住在谁家。如今没活干了,谁愿意让一位流浪汉住到自己家里去呢?对这个无依无靠的老人,吾拉音和妻子商量:“要不,就让老李长期住在我们家吧。”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吾拉音已有两个孩子,而且家中有三位老人需要照顾,如果再加上一个病恹恹的老李,日子自然会很紧张。但是吾拉音夫妻义无反顾地决定,把李业才接进自己的家里,当作自己家庭的一员。

一个晚上,李业才腰疼病犯了,疼痛难忍,吾拉音决定立即送老李去医院。此时天黑了,戈壁滩上正刮着风,就是去最近的卫生所也有2里路。大人都走了,孩子怎么办?妻子将孩子们抱到炕上,对年龄稍大的孩子说:“你是哥哥,要照顾好妹妹,爸爸妈妈一会儿就回来”。随后,吾拉音和妻子扶起李业才,消失在刮着大风的黑夜中。到了卫生所输液、观察,整整忙了半夜,老李终于在病床上睡着了。

“既然让老李住到了家里,就要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这是吾拉音对妻子常说的一句话。每逢春节,吾拉音为了让老李过好年,也像汉族人一样忙碌起来,采购鸡、鸭、鱼,准备新衣、鞭炮。到了中秋节,吾拉音总不忘给老李送几盒月饼、几箱水果,一家人还要跟老李一起共度团圆节。同样,穆斯林传统节日古尔邦节、肉孜节,也成了李业才的节日。每当夏天,吾拉音的妻子就会把一套崭新的夏装放在他的床头;到了春节,一套全新的冬装又会出现在床上。如今李业才盛衣服的木箱已经装得满满当当,用他的话说,就是一辈子也穿不完了。他更忘不了,吾拉音每月都给他零用钱,月月如此。

2005年,吾拉音・赛甫被国家老龄委、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十佳孝亲敬老楷模。

E21吴新芬

吴新芬,女,32岁,中共党员,河南省禹州市教育局干部。

1995年4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吴新芬结识了在西藏某部服役的王俊景,并建立了兄妹般的情谊。1997年,王俊景在抢修驻地高压电线时因公致残。半年后,当吴新芬得知这一消息,立即赶到了王俊景治疗的医院。当她看到失去双臂、左腿严重致残、浑身被纱布包裹得只露出两只眼睛的王俊景时,她毅然选择了留下:“即使你有1000个让我离开的理由,我也会找出1001个理由留下照顾你,因为你是为群众和战友的利益而负伤的!"

照顾残疾病人是一项既苦又累的活,何况吴新芬当时还是一个20多岁的未婚姑娘。由于王俊景伤势严重,加上长期卧床不能动弹,肚子经常胀得难受。一天上午,吴新芬见他难受的东张西望,猜想他是想解大便了,于是急忙把便盆塞到他的屁股下面。可他怎么也解不出来,吴新芬红着脸在他的肛门处抹上清油,可依然无济于事。无奈之下,吴新芬开始用手指帮他抠,每抠出一粒大便,肠内的胀气就随着大便往外涌,在抠出10多粒后,王俊景才顺利地排出了大便。

医生曾对王俊景下了“在床上度过余生”的结论,可吴新芬不愿相信,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让王俊景重新站起来。每天晚饭后,她就抱着王俊景的腰练站立,有时候就跪在地上扶着他的左脚练。为了增强王俊景的肌肉力量,她还照着书本学会了按摩技术。在吴新芬的精心照护下,1998年6月,王俊景终于重新站了起来。

惊喜过后,站立起来的王俊景又常常为自己的残疾而自卑,并一度失去生活的信心。吴新芬不厌其烦地给他讲述英雄人物身残志坚的故事,鼓励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吴新芬的鼓励下,王俊景终于走出了自卑,找回了自信,后来他不仅能自己开门、写字,还能用嘴咬住特制的小棒编发手机短信、操作电脑。2002年8月1日,他们在西藏军区驻错那高原某部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2003年之后,在部队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关心下,他们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这时候他们想到的是如何更好地回报社会。吴新芬在禹州市开通了“军嫂热线”,还在自己生活用的三轮摩托车上喷上“军嫂服务”字样,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今年8月,夫妇两人将部队捐献的10万元全部捐给安阳县铜冶镇学校。

吴新芬先后被西藏自治区党委授予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好军嫂光荣称号,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军民共建先进个人。2007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E22宋成英

宋成英,女,46岁,辽宁省辽阳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工人。

在辽阳市文圣区武圣街道办事处福民社区,有这样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好嫂子宋成英二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高位截瘫小叔子李聚堂。

1984年,20岁的李聚堂游泳时不慎将颈椎摔断,造成胸部以下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冷酷的现实使他想到了死,心地善良的嫂子宋成英不断地开导他,帮他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每天,宋成英用轮椅推着他到武圣道边上卖雪糕、卖饮料,水壶、尿壶分别放在轮椅两边,吃饭时宋成英再把他推回家。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宋成英帮助年迈的公婆无微不至地照料着瘫痪的小叔子。然而屋漏偏逢连阴雨,1994年,公公患上了肝硬化,1996年婆婆又突发脑溢血,好儿媳宋成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洗衣、做饭、端屎端尿,她每天忙个不停,要同时照顾老少三个病人。

现实是无情的,但人是有情的。面对人生的不幸,宋成英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切。为了方便照顾小叔子李聚堂,她办理了停薪留职,在仅47平方米的居室里腾出一块地方,开了个小卖店,守着李聚堂做起了出售烟酒糖茶的小生意。由于多年卧床不起,李聚堂身体特别虚弱,小病不断,宋成英几乎成了专职护工。夏天,李聚堂经常身患褥疮,宋成英打听到用白糖敷在患处有效的偏方后,每次用完消炎药后,她就为李聚堂再敷一次白糖,从不嫌烦。李聚堂大便干燥,宋成英就给他注射开塞露,实在不行就用手抠。李聚堂多次被感动得泣不成声,发誓来世做牛做马也要报答嫂娘的恩情。为了减轻嫂子的负担,要强的李聚堂坚持每天在武圣路边摆摊卖雪糕、卖饮料,他说:“我哥我嫂不容易,我侄上学,家里用钱的地方多,他们为我付出的太多,我无以回报,我要尽我所能,帮哥嫂减轻点负担。”

宋成英的事迹在古城广为传颂,她的爱心感染着周围的人。宋成英家2004年被辽宁省妇联评为特色家庭,2005年被评为辽阳市第二届十大美好家庭,被文圣区评为文明家庭、优秀残疾人家庭。宋成英获得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的荣誉称号。

E23宋丽平

宋丽平,女,32岁,中共党员,首都经贸大学密云分校教师。

1995年,宋丽平与爱人相识。由于爱人的姐姐和弟弟都是弱智,还有身体不好的公婆需要照顾,他们的相爱遭到了宋丽平父母的极力反对,但是她瞒着家人毅然嫁给了心爱的人。婚后的生活与她憧憬的完全不同,他们只能和公婆、小叔及外甥一起生活。白天教课,晚上回来照顾公公婆婆,关心严重弱智的小叔子,辅导上学的外甥,一天下来腰酸腿疼。

女儿7个月大的时候,一天晚上,公公突然吐个不停,恰逢爱人出差在外,婆婆一着急犯了高血压。她毅然把女儿交给邻居照看,将公公送进医院并守护了一夜。好在第二天婆婆的高血压很快得到控制,可以到医院照顾公公。那段日子,她一下班就往医院跑,给公公端水喂药。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公公出院了,但因脑血栓后遗症,从此生活不能自理。

由于大姑姐智力有缺陷,外甥自幼与婆婆一起生活,婚后尚未做母亲的她就担当起了母亲的职责,开家长会,辅导学习,料理外甥的生活。她把外甥看成自己的孩子。在她的辅导下,外甥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如今已经读高三了。生下女儿后,宋丽平要带三个孩子:女儿、外甥、小叔子。小叔子今年36岁,可智商就像两三岁孩子,每天宋丽平都哄着他吃饭、睡觉。除了照顾他的衣食住行,还经常带他出去转,让他接触外面的世界。

2005年的一天,有些智障的大姑姐被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丈夫砍伤,生命垂危。她和爱人赶快把大姑姐送到医院,深夜丈夫在医院看护姐姐,她就奔波于家庭与医院之间,取钱、拿生活用品,安慰老人。大姑姐出院后,宋丽平毅然把姐姐接回家。公婆看着大女儿进门的那一瞬间,眼泪情不自禁流了下来,他们庆幸有一个好儿媳。

外人看来,宋丽平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是不幸的,但她却觉得很幸福。丈夫疼爱、女儿依恋、公婆待她像亲闺女、大姑姐和小叔子视她为亲姐妹、外甥叫她妈妈,这么多的角色不是每个女人都能享受到的,当然,也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做好的。宋丽平喜欢用这样一首歌表达心声: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缘才能相聚,有心才会珍惜,有福就该同享,有难必然同当,用相知相守换地久天长。2006年,宋丽平被评为北京市密云县十大好媳妇。

E24沈利萍

沈利萍,女,50岁,中共党员,宁夏书画院一级美术师。

1993年宁夏银川“7・23”空难,造成沈利萍年仅12岁的儿子王嘉鹏下肢截瘫,丈夫也身受重伤。在医院陪护儿子的5年中,她以善良、宽厚的品格和无私的母爱,帮助儿子战胜残疾。在与婆婆生活的十几年里,她像亲生女儿一样对待婆婆,照顾饮食起居、护理老人是她每天必做的家务。在她长时间的言传身教下,年幼的儿子也懂得了孝老的道理,有好吃好用的都先让老奶奶享用。她经常告诫弟弟妹妹,孝顺父母不仅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也是教育后代的重要方式,只有自己亲历亲为,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在父母眼里,她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在丈夫眼里,她是一个贤惠的妻子;在孩子眼中,她是一个善良、智慧的母亲。

沈利萍以坚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始终坚持艺术创作,先后有十多幅作品入选国际、国内大型画展及画集,荣获东南亚国际现代名家水墨展金奖、当代中国青年画展优秀奖、第三届全国五省自治区美术作品展银奖等奖项。她在完成创作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中国首届功在千秋扶贫大展”和文化部、中国文联主办的“以科学战胜非典、用艺术振奋精神――全国著名艺术家捐赠义演活动”捐赠作品。

2001年,沈利萍赴挪威成功举办《神秘东方》个人画展。2003年应邀赴北欧艺术中心进行中国绘画艺术讲座,其间,为促进挪威桑费郡与宁夏缔结友好省发挥了积极作用,被桑费郡文化部部长誉为友好使者。2006年应美国俄亥俄州邀请,举办“中国书画家沈利萍个人画展”。

沈利萍2001年被评为首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2004年荣获中国十大巾帼英才称号。2003年9月出版了自传体小说《妈妈再生你一次――我与空难的儿子》,在全国发行,受到读者好评。她还担任“关注未来・关注孩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传播行动”形象大使。她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挪威NIK国家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媒体报道。

E25张晓

张晓,男,17岁,共青团员,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宝塔社区人,平凉二中高三(10)班应届毕业生。

张晓4岁丧父,母亲曹雪红重病卧床。他自小挑起家庭重担,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精心侍奉瘫痪在床的母亲,并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小学到高中的全部学业,用自己14年的行动实践着“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从4岁起,张晓开始学习煮饭、侍候母亲。锅台高,够不着,他就踩着小凳,趴在锅台上做饭,时常被沸出的米汤烫伤胳膊。上小学时,张晓每天要帮母亲穿衣、洗脸、刷牙、梳头,还要捡柴、生火、做饭,洗衣服。读初一时,长年卧床的母亲病情不断加重,一度大小便失禁,张晓每天要给母亲接屎接尿,擦洗身体。他最惦念的是母亲,邻居送他一个馒头,他要留给母亲,别人给的好吃的,他总能找出自己不喜欢吃的理由,留给母亲吃。张晓的邻居何彩兰老奶奶说:“这娃娃太孝顺了,我活了这么大没有见过这么懂事的娃娃!”

毫无生活来源的张晓家生活一直十分艰难,在政府、武警官兵、邻居、老师、同学和好心人的帮助下,母子俩渡过一个个难关。家里再困难,日子再苦,张晓也不愿给好心人增添负担。有的人留下电话,让他有困难时联系,但他从来没有主动打电话提要求。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张晓把每位好心人的帮助记入自己的《恩人簿》。一到周末,张晓忙着洗衣服、做家务、照顾母亲,还要抽时间给洗车行打工、捡垃圾贴补家用。

虽然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张晓却很阳光乐观。在学习上,他和同学互帮互助;在生活中,他乐于助人,关爱他人。“贫困中坚守的阳光男孩”,是同学们和老师对张晓的评价。苦难没有压倒张晓。小学阶段的张晓,年年是学校的三好学生。进入初中、高中,学习也不曾落下。上高中的张晓学习更加用功,每天起早贪黑,忙于学习和照顾母亲;他每天都是早早起床,把母亲从床上抱到凳子上洗脸、梳头,打扫完家里的卫生就赶忙去上学。中午又急急忙忙赶回家先侍候母亲方便,再做饭,一口一口喂给母亲吃,然后又骑着破自行车赶到学校。张晓靠着自己的努力,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小学到高中的全部学业。

中国青年报6月14日以《张晓:含泪奔跑的阳光少年》为题刊登张晓事迹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随后作了报道。张晓先后获得平凉市优秀共青团员、第十一届甘肃青年五四奖章。

E26张玲兴

张玲兴,女,47岁,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大沙河镇双庙村的一位农家妇女。

她坚持25年无怨无悔地照顾着3位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母亲”:一个养母,一个婆母,还有一个“续娘”,书写了感人至深的孝老爱亲故事。

张玲兴自小就被人收养,养父善良的性格深深地影响了她。1976年,张玲兴嫁给了在当地打工的大沙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