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英语成为中国教育的重点,与语文、数学并列为三大主修课程之一。二十多年来,这种趋势历久不衰,并有逐渐强化的倾向。目前无论是社会上,还是学校里,对英语学习的状况的确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
学习英语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凡事皆有度,面对如此的英语热潮,当国人如此投入地学习
坦率地说,这不是杞人忧天。因为有这种感受的人并非个别,很有一些人对这种现象深有感触。可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英语热只见升温而不见降温呢?
从人们的思想认识领域来看,语言受重视的背后是经济文化的强大。英语处于这样的优势,这是以美、英的强大论、先进论为直接背景的。这两个国家在近现代积累的财富、表现出来的国家富裕,使得英语在目前全球范围的教育学科中占据了一个相对主流的地位。
另外,部分国人以英语论人才的不当观念还占据了一定的市场。这些人认为,只有学习好英语的人才能够成为人才,学好英语就可以一好百好。在国内一些行业,即便在本职领域有再高的造诣,如果英语不娴熟,也可能登不了大雅之堂。当前,有一种民间的看法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有人认为,判断一个当今的年轻学生是否生活在21世纪的潮流之中,有三个标准:英语、电脑、开车。可见,英语在这里已经被摆到了一个非常高的位置。
透过目前全民学习英语的热潮,我们冷静而深入地分析,发现英语在给我们进入国际化和与世界接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的确给我们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
过度的英语学习成为专业学习的潜在障碍。这些年来,上大学、读研究生、评定职称、录用人才都要考英语,而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由于过多地投入到了英语的学习之中,潜在地占用了专业学习时间,也影响到专业技巧和母语的习得,使专业学习的提高甚至汉语水平都受到一定程度或明或暗的影响。另外,英语考试与实际应用的脱节使得相当多的学生只会做英语试题,不会用英语交流,致使出现了“哑巴英语”的现象,花了大把时间学习英语,到头来却效果不佳。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全民学习英语的热潮已经影响了国人对于汉语和国学的学习。再反过来看看我们的母语教育。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开始正式招生,但令人意外的是:国学院的报名者寥寥无几。很多学生对此并不积极。试问:如今又有多少人读过四大名著?看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呢?
前一阵子,四川一位年轻老师由于坚持学习国学和教授国学而被当作新闻人物。而在对一些观众的反馈采访中,就有人认为:他的这种行为显得过于迂腐。这是个值得思考的新闻。一名中国人学习和传播国学,本应理所当然。可是按照新闻的新奇性规则,这件事却是一件新鲜事,可见现在的中国人对于国学和本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已经到了何等地步。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界的关注。我们也一直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相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而言,我们的孩子用了很多时间学习英语,但是,却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自由发展和追求个人兴趣,这就是所谓的“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
这股“英语热”的到来,使得英语词汇正直接进入汉语,特别是互联网上网民的语言中大量使用英语,一时间,英语本身仿佛成为进入新兴精英阶层的一张通行证,这些都反映出了英语炙手可热的能量。因此,有专家担心:国学和汉语的学习会慢慢地被忽视。一个民族的语言就跟这个民族的遗传基因特征一样,是该民族身份的一部分,也是该民族创造文明的方式。如果一个民族的语言受到冲击,其成员对文化身份的认同势必受到影响。
当然,必须说明的是,我们在这里讨论英语“热”的问题,并不是对英语采用否定的做法。我们只是想用一种更为冷静和理性的思维来看待这个问题。笔者认为:
在大学教育当中,英语不应该直接与学位、毕业挂钩。某些专业可以将英语设成选修课程,学生能够在专业学好的前提下选修英语。如果按照学科分类来说,自然科学类某些专业的学生由于从事的是较为尖端的研究,则必须要强调英语的学习。而人文社科类的学生由于将来从事的工作与英语稍远一些,则不必将英语设为“硬性教育”课程。由于成才是多角度和多侧面的,不应该让英语占据过多的专业学习时间。
重新审视职称晋升与英语考试直接挂钩的做法。目前,已经有部分省市取消了该项考试,但大多数的地方还没有做到,我们不应该用这样一种“一刀切”的考试来考核人才,而应该让他们专心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去从事各自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必须切实改革我国的外语教学内容和方法。近年来,我国外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确实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受制于考试制度,改了也无大用,因为考试培养应试能力,而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都与目标相差太远。大多数人学了十几年的英语,却无法张口说,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作者单位:河北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