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位村支书的“三项”选择

2007-09-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严红枫 通讯员王迪 我有话说

去年8月8日,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湖塘新村党支部书记、52岁的马家富因病不幸去世。一年过去了,湖塘新村村民碰到困难,还会习惯性地拨打马家富的电话,但是电话那头永远不会再有那爽朗、热情的声音了……

“富”还是“贫”

今日的湖塘新村,是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

”。村集体固定资产高达1184万元;去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近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10万元。

但是,谁会想到,23年来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的“十佳强村富民书记”,自己家中建造了十多年的楼房至今没装饰,还因病给家里留下了20多万元债务。乡亲们说马家富徒有“家富”这个名字,实际却是个“三破”书记: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常穿一双破鞋子,累成一副破身体。

20多年前,马家富退伍回到村里,从村办机纺配件厂供销员干到了厂长。然而,1983年,原村支书调离,乡领导几经考察,找到了马家富。马家富将情况告诉家人时,遭到了一致反对。但他知道,贫穷的乡亲们盼望有人站出来带领大家致富。在部队受过7年教育的他,深深懂得这是组织的信任,还有村民们的期盼。他义无反顾地上任了。

带着满腔的激情,他挨个找村里的能人,希望他们带头办企业致富。村里的企业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村民们都富了起来,而当年的“大能人”却靠每月从村里领的1000多元养家。在他看来,村民的富裕就是最大的财富。

“己”还是“他”

如果用天平称一称“他”与“己”在马家富心中的分量,这座天平是重重倾向“他”这一边的。

“他可能是个称职的好书记,但不是个称职的好父亲。”在女儿马珂科的印象中,自己和弟弟上学时,父亲从没参加过一次家长会,从没送他们上过一次学。女儿曾生重病赴杭州医治,他陪女儿待了一天,就匆匆赶回了湖塘新村。

马珂科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她很少跟父亲有交流,对他的怨恨大于敬爱,她曾经觉得和父亲很难再“亲”起来了,直到她去当兵的那一天。列车缓缓启动了,马珂科回头望去,发现父亲还仍然扶着站台上的柱子,一直注视着她。马珂科突然觉得自己理解了父亲对她无言的爱。很快,她接到了父亲的信,信中说:“珂科,我不能对不起村民,只能选择对不起我的女儿。”

“生”还是“死”

马家富生前,床头有个抽屉一直锁得牢牢的。去世后,家人终于打开了抽屉,看到的是厚厚一叠化验单和如何治愈白血病的资料,“防止过度紧张和劳累……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等字句都被黑线划出。显然,马家富清楚如何才能有助于治疗。可他为什么还要这样日夜操劳?

村干部张乃芬回忆说,马家富一直在想怎样为村里再多办点事。2005年的一个晚上,村民吴秀生在路上看到马家富蹲在一棵树下呻吟,拳头顶着腹部,额头上直冒汗。“你身体不舒服,还出来干啥?”马家富一字一顿地解释:饮用水工程需要铺设很多管道,他想找出一条最好的铺设路线。忍着疼痛,马家富硬是要求吴秀生搀扶着他,蹒跚着走在深夜的村道上,一直到12点才回到家。

在马家富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他每天晚上基本上只能睡3个小时。就这样,他走完了生命历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