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电视节目繁花似锦,荧屏造就了一大批主持人。无疑,主持人在引领着节目的思想艺术走向。在一定程度上,电视节目品牌的打造,主持人是核心,是关键。
那么,主持人的灵魂究竟何在呢?
毋庸讳言,我们在荧屏上看见了这样一些主持人:或者把功夫下在衣着打扮上,艳丽花哨,奇装异服,发型怪诞;或者把功夫下在
品位才是灵魂。看来,在大发展、大繁荣、大团结的背景下,有些主持人被暗涌的一股趋时媚俗的思潮所裹胁,晕了头,迷了向,错把皮相的东西当成了本质。因此遭到广大观众的批评,乃在情理之中。
近日解放日报谈到该报记者与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刘长乐的对话。刘长乐是资深的电视传媒人,他主张主持人要“有文化,有思想,思想比漂亮脸蛋更重要”;“靠低俗化、娱乐化造就的,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也不可能有潜力可挖掘”。他举例说:“我们坚信思想比漂亮的脸蛋更有力量。像曹景行、阮次山、何亮亮、杨锦麟等人,原来都是文人,他们满腹锦绣文章,却从来没有在电视上露过脸,我们为他们量体裁衣,制作适合他们的节目,很快就‘红’了起来。”
从根本上说,文化是“化”人的,艺术是“养”心的。文化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生存方式,艺术是人类独有的以审美方式把握世界并坚守精神家园的方式。人类通过文化把人的整体素质“化”高,通过艺术把人的精神境界“养”高,然后靠高素质、高境界的人,去保障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才符合科学发展观。惟其如此,覆盖面广、影响力大、渗透性强的各类电视节目的主持人的思想品位、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直接关系着是引领观众健康、向上呢,还是败坏观众的鉴赏口味。主持人理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重视提高自身的思想品位、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这不仅关乎个人主持人业绩成败,更攸关观众素质的提高,切切不可小视!
既然如此,为何一些主持人又不着意于自身思想文化审美素质的提高,而一味迎合低级趣味呢?重要的缘由,便是悖离了文化“化”人、艺术“养”心的宗旨。在他们看来,文化可以急功近利地“化”钱(片面追求收视率),艺术可以变成仅止于“养”眼(满足观众视听感官心理上的刺激感)的东西。于是乎,放弃先进文化和优秀艺术的引领,一味靠低俗化和娱乐化消极迎合。殊不知,人类视听感官生理上的过度快感享受,势必造成其精神上的美感和反思能力的衰减。
古说云:“乐不在外而在心。心以为乐,则境皆乐;心以为苦,则无境不苦。”“养”眼仅在一时,“养”心才受用一世。更何况,由于自身学养、修养、素养皆差,以致美丑不分,以丑为美,那就连起码的健康的“养”眼都谈不上,反倒是污染了观众的视听天地。须知,“化”人与“化”钱、“养”眼与“养”心的“度”的和谐把握,至关重要。适“度”则和谐,既“化”人又“化”钱,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既“养”眼更“养”心,直觉快感升华为精神美感;无“度”则不和谐,只为钱不“化”人,“养”眼变伤情,势必有损观众的素质和境界。那么,低素质低境界的人,是会把即便搞上去的经济也消费耗尽的,又怎能保障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