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异彩纷呈、精品荟萃的第二届东北文博会缓缓落下帷幕。东道主沈阳不仅签下了141亿元的文化产品交易大单,而且奉上了《满风神韵》、《父亲》、《天幻秀》、《刘老根》等几十道文化大餐,令百万会展观众留连忘返。
沈阳市自2003年6月被中央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城市以来,短短四年时间,全市新
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
沈阳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不仅使当地经济日染沉疴,也使习惯于躺在国家财政“襁褓”中养尊处优的文化事业单位步履维艰。据2004年6月统计,仅沈阳市文化局系统所属的基层单位就多达25个,在册职工3365人,离退休人员1800人。
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这是该市推进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遇到的第一只“拦路虎”。为此,他们采取“原始资金解决一点、财政支付一点、资产变现一点、分期偿还一点”的办法,解决了钱的来源问题;又通过“六个一批”的作法,即:对优秀文艺人才保护一批、符合政策的提前退休一批、置换身份的优惠一批、年轻有为的聘用一批、因公致残的照顾一批、退岗想干事的再就业一批,妥善地完成了2425人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及富余人员的分流安置。截至目前,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应当转制的10个单位,全部实行了“事转企”改革。市新华书店、市电影公司、沈阳出版社和沈阳杂技团等,已全部撤销事业编制,实现社保接续,完成企业工商注册,整体转制为文化企业。沈阳书画院、沈阳话剧团等6家单位正在抓紧办理工商注册手续,国庆节前完成转制。区县层面的“事转企”改革也将在年底前尘埃落定。
“转企”激活一批文化单位
2002年以来,沈阳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若干政策》、《促进民营文化演出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拆栏纵马”的大政方针和政策措施,同时,累计投入50亿元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6800万元用于鼓励精品生产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投入1.43亿元用于支付转企改制成本。
“拆栏”放出一批骏马,“转企”激活了一批文化单位。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整合沈阳杂技团、南湖剧场、南湖剧场招待所三家文化事业单位,吸引社会三家民营企业773.5万元现金,完成了股份制改造。然后以市场主体身份,与韩国东南投资株式会社签约,引入500万美金外资,全方位改造“南湖剧场”,打造中西合璧、美轮美奂的“天幻秀宫”。由沈阳市京剧、评剧、歌舞、曲艺4个院团组建的沈阳演艺集团,倾心打造的“盛京红磨坊”综艺晚会,在国内外演出400多场,演出收入超过1400万元。赵本山领衔的辽宁民间艺术团二人转剧场一年演出1760场,概不赠票、场场爆满,演出收入4200万元。
天天有演出人人有戏看
与南湖剧场同时“摇身一变”的,还有沈阳文化人的市场意识。过去听说排戏,就想到向政府要钱,2005年,丹麦安徒生基金会决定选择一台中国杂技,在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庆典上演出。沈阳杂技团看到了商机,公开招标集资200万元,打造出一台杂技童话剧《美丽的传说》,由安徒生基金会、香格蔚蓝和穗港集团两家房地产企业、沈阳杂技团四方投资共担风险,共同受益。为了节省成本,丹麦之行,他们没有带专业舞美队,
场记、舞台监督,装台、卸台全部由演员自己完成。
演员唐鉴军在二人转剧场一直处于“压轴位置”,他从不敢怠慢。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我们剧场,票房就是硬道理,观众的掌声决定着你的收入和演出顺序。”
文化体制改革受益最大的还是老百姓。以往,沈阳这个740万人口的城市,大大小小的演出场所不到20家,现在,常年坚持演出的就有70家。每天参与演出消费的人数由原来的5000人次增加到2.8万人次。演员天天有演出,市民天天有戏看。
曾几何时,沈阳“水浅养不住大鱼”:巩汉林、黄宏、范伟、那英等纷纷南下,如今“孔雀”开始“往回飞”。蔡氏飞车由于缺少观众,无奈远走他乡,如今沈阳演出市场再度飘红,蔡少武后人欣然回沈,世博园里,观众天天可以看到他们飞车走壁的矫健身影。
沈阳市文化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楼千里告诉记者:到2010年,沈阳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由现在的3.88%提升到8%左右,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