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榕江县车民小学是侗族文化进课堂的试点学校。图为车民小学的学生学唱侗歌教材中的侗语歌曲。本报记者吴潇怡摄
从“小”做起:让民族文化
走进校园
“啪啪啪――啪啪啪――”随着李钜桃老师拍手的节奏,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第四小学的同学们跟着音乐老师杨红凌的舞步欢快地跳起了苗族舞蹈《反排木鼓舞》。在小花园里,只见他们舞步轻快、律动有序,或粗犷豪迈,或矫健敏捷,不由得让记者也涌起一股踏歌起舞的冲动。这是该校舞蹈兴趣班的同学们在刚刚过去的暑假期间的一次排练,也是该校“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一个侧面。
在黔东南地区,“民族文化进校园”已不是一件新鲜事。黔东南州宣传部干事徐德海告诉记者,让民族文化走进校园,是近年来州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推出的一项旨在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措施。据介绍,黔东南州是以苗族和侗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被称为“百节之乡”,一年之中有大小传统民族节日集会391个。该地区2005年首批公布的4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有16个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0个被列入贵州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然而近年来,民族文化人才出现断层,在少数民族村寨吹芦笙、唱民歌、懂刺绣的人越来越少,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正面临着严重危机。
在此背景下,黔东南州州委州政府把保护民族文化放在了重头。从2000年开始,州内部分县相继在一些中、小学开展了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从2006年开始,由州民委对全州作出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规划在州内16个县(市)逐步铺开。各学校每周用2至4课时的时间,由精通民族文化知识的老师或民间艺人,对学生进行民族民间文化教育。
记者在台江县民族职业中学采访时了解到,自1994年起,该校就把民族民间文化课程列入教学内容。校长熊金江告诉记者,他们除了培养自己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以外,还聘请了民间剪纸和银饰加工艺人、刺绣能手、蜡染高手来校任教,并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将歌词、舞蹈、绣片所包含的历史和文化都一一讲清。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段宝林认为:“这种把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内容纳入大中小学课程的做法,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至关重要,值得普及。”
把“根”留住:原貌传承民族文化
“现在我们寨子里大多数同龄的女孩子都到广东、北京那些地方打工去了。可我还是想留下来,算是为家乡的发展做点事吧。”在黎平县肇兴侗寨,22岁的侗家姑娘吴燕情对记者说。2004年到2006年,她曾离开家乡黔东南州,当上了深圳“锦绣中华”民族文化主题公园的一名侗寨歌舞演员。
侗寨的表演主要以歌为主,舞蹈很少。起初,从小在侗族大歌声中成长起来的吴燕情并没有对这种无伴奏多声部的合声唱法抱有特别的情感,喜欢跳舞的她更乐意参与公园里多民族演员共同排演的舞蹈。可有一次在香港表演时,观众席上一位老太太竟被侗歌感动得落泪。
外界的由衷赞赏,让吴燕情对侗族大歌的美有了深刻的理解,也正是这理解生发了自信,让她最终告别了繁华舒适的大都市,回到家乡黔东南,在黎平县文工团跟随49岁的歌师吴远龙学习侗族大歌和侗族琵琶歌的演唱。
吴燕情说,这里的一些人试图在侗歌里加入现代化的元素,用电声乐器给大歌和琵琶歌伴奏,这样制作出来的“改良侗歌”也受到了一些年轻人的欢迎。“但老师很不喜欢这样。”吴燕情说,“他觉得侗歌就应该是原汁原味。”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吴远龙对侗歌形态本身的这种坚守,吴燕情仍然受到了老师的影响:“还是老歌好听。我们侗族有句谚语说‘饭养身,歌养心’,去坡上干活,累了唱、高兴也唱,在我们这里,民族文化永远都不会流失。”在黔东南,像吴燕情这样的年轻人很多,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感情因为受到父辈生活方式的耳濡目染而自发产生。
作家余秋雨认为,文化的最高形态是生活方式与精神价值。居民不热爱自己的民族、不讲民族语言、放弃生活中的民歌、风尚习俗,就是改变本民族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保护利用,需要更多的“吴远龙”来传递接力棒,只有把这场原生态文化的接力赛好好地跑下去,才能看到更多的“吴燕情”们由衷地为自己的民族文化骄傲。
请“老”帮手:“名师名匠”传帮带
给社会上的知名艺人评职称,发挥他们在保护和传承原生态民族文化中的传帮带作用,同时让他们用自己掌握的绝技获得收入去改善生活,激励更多年轻人去学习、效仿,这是黔东南州近年来保护苗族、侗族非物质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正如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杂志社编辑杨玉梅博士所说的:抓住这些文化的传承者,也就保住了人身上所凝聚的民族文化。
在凯里市营盘街的一幢楼上,台江县61岁的剪纸、刺绣能手欧光英喜滋滋地拿出她的“高级专业技术等级资格证书”给记者看,她获得了贵州省人事厅颁发的“高级工艺师”称号。欧光英告诉记者,在营盘街附近,光是搞刺绣就聚集了来自台江、雷山、黎平、黄平的200多双巧手,她们的买家一般都是来自各个国家的旅游者。她们还拿出一些新老精品让记者欣赏,其中有一件绣工一年的破线绣作品,工艺非常复杂精致。据介绍,新绣能卖到8000元,老一辈留下来的则要卖到40000元。
一位叫欧文锋的专门从事刺绣研究和经营的男士对记者说,现在的年轻人由于忙于学业,根本没时间也没心思去钻研刺绣,很难达到老一代人的精湛绣工。因此刺绣之外给学生讲课,也成了他工作的一部分。
目前,黔东南州的许多学校都组建了民族歌舞艺术团或表演队,并在各种活动中大显身手;有的还被选到北京等地参加表演、比赛。刺绣、银饰、蜡染、编织等非物质文化项目,近年来不但走出了村寨,而且逐渐跻身贵阳、昆明、北京等城市。
靠“法”保驾: 防止文化资源流失
过去,贵州地区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吃过无序开发的亏。比如对原生态文化的保护利用进行规划的主体不是谙熟本土文化的学术界人士,而是对民俗所知不多的官员和投资开发商。这种组织建构上的错位经常导致低水平重复开发的项目出现,还引发了诸如拆掉最富民族特色的木结构吊脚楼,以青瓦飞檐的徽派建筑取而代之的荒唐嫁接。
2003年,黔东南州开始了对原生态文化有意识、有规划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建立了民间文化传承机制,鼓励民间文化传承艺人及民族民间演出队伍走乡进寨,同时收集并整理民族文化艺术作品。
致力于寻找文化产品永续利用方法的同时,贵州省还积极开展文化生态旅游产业的建设。2007年3月,黔东南自治州和华侨城集团签署《文化旅游帮扶合作框架协议》。与深圳市锦绣中华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贵州省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周”活动,向更多的人介绍了黔东南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文化。“展示周举办以后,黔东南州接待来自珠三角地区的游客数量及比例都有快速的提升。”徐德海这样对记者说。
此外,黔东南还筹建了一批新形态的民族民间文化博物馆,对社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精华进行整体记载和保护。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镇远,即被称为天然古建筑博物馆。
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表示,贵州人,特别是黔东南人,其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非常深厚,都在自觉自愿地对原生态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但是民众行为仍然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支持,切实防止原生态文化资源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