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赵久然:为玉米建“身份证”

2007-09-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莹 我有话说

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赵久然的办公室里,办公桌上、窗台上摆放着不同品种的玉米;书柜里陈列着玉米种子做的手工拼图;在他递来的名片上,赫然印着一只卡通超级玉米,从中可以窥见这位年过四十、浓眉大眼的玉米专家童心未泯的一面。

迄今为止,赵久然和玉米打交道已逾20年。“玉米不仅是我工作的一部分,甚至

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对我来说,在田里看看玉米就是很享受的事情了。”赵久然向记者坦言。

理论技术化,技术标准化

目前,赵久然科研工作的重点包含选育超级玉米新品种和构建中国标准玉米“DNA指纹”库两个部分。

“玉米‘DNA指纹’鉴定技术就是在分子水平上给玉米品种建一个身份证,它是唯一的,可以准确鉴别不同品种的玉米。”赵久然解释说:“在这项技术产生之前,品种鉴定主要靠肉眼对形态的观察,不仅耗时长,而且对长得像的品种很难区分。”

在国内,赵久然最早提出将这项技术系统化、标准化的构想。在他看来,任何一个从理论到应用的过程,都要经过“理论技术化,技术标准化”的环节。“目前,全国推广种植的国审玉米品种有几百个,省审品种上千个,每年区域试验的新品种更是数以千计。想要理清我国玉米种质的血缘关系,解决品种多乱杂的问题,必须构建标准的玉米‘DNA指纹’库。”

2004年,赵久然负责启动“超级玉米种质创新及玉米标准DNA指纹库构建”研究项目,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引物数量。“引物太多了检测起来费事,太少了又不够,这个数量很难把握,也没有研究成果可供参照。”赵久然大胆提出假设,将引物数量设定为20个。后来大量的研究证明,他的设想是科学合理的。

经过多年攻关,我国第一个标准玉米“DNA指纹”库在玉米研究中心初步构建,其中包括2000多个玉米自交系、杂交种和地方品种。目前,玉米中心已经利用指纹库完成多个国家和地方项目。比如受农业部品种主管部门委托,负责每年400多个参加国家区试玉米品种真实性和一致性的监测;受法院、公安等司法部门委托,完成了200多个案件的品种真实性司法鉴定,等等。

科研从生产需要出发

赵久然说,他非常认同教育部部长周济对科研工作提出的要求,即围绕“顶天”、“立地”两个词作文章。要么做出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学术成果;要么就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生产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雨养旱作”推广工程的提出,正是基于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尤其是农业与人争水的实际问题。

2005年,北京市农业产值仅占经济总产值的1.4%左右,而农业用水占全市用水总量的38%,其中主要是难以恢复的地下水。2006年9月,赵久然向北京市科委提交一份报告,阐述了他的“雨养旱作”思路:以抗旱品种为核心,同时辅助以蓄水保墒、抢墒播种、等雨播种、以肥调水等配套栽培技术,充分挖掘玉米自身的抗旱遗传潜力,利用天然降水和光热资源,达到在正常气候年份基本不需灌溉,从而节省水资源的目的。

赵久然的报告得到高度重视。2006年10月,北京市科委通过深入调研、实地考察和专家论证,确定了在京郊大规模实施“雨养旱作玉米节水科技示范推广工程”。示范工程选择的抗旱种子是北京市农科院和农业大学培育的6个玉米品种。北京市农科院和农业局于今年3-5月完成了对示范区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雨养旱作’在简化栽培技术的同时,可以保证玉米增产,所以农民非常乐于接受。”本来预计第一年的推广面积为85万亩,3年内实现200万亩玉米全部“雨养旱作”;然而,今年的实际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

“在原用水基础上,预计示范区每亩至少可节水50立方米,总共可节水5000万立方米以上。”,赵久然介绍说,目前玉米长势良好,第一批示范玉米将于9-10月份收获。

赵久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研究员。1998年和2005年两次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