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居民朱燕珍家中,有一把老旧的木梯。这把看上去不值一文的老旧木梯,却承载着30多条宝贵的生命,被人们称为救命天梯。
2006年4月3日凌晨,静安区万春街发生火灾,30多人被围困在火场中。在这危急时刻,与火场一墙之隔的七旬老人朱燕珍,顾不得自己的安全,取出自家的旧木梯架在火场的围墙上,
提起那天的火灾救人,朱妈妈说那是“很小的一件事情”。然而,事实是:在这场燃烧面积约200平方米的大火中,朱妈妈架在墙头的木梯是唯一的逃生出口。
万春街是今天上海所剩不多的老街之一,窄窄的弄堂里密密地住着很多人,房子和地板几乎都是木制的易燃物。那天的火灾发生在半夜两点左右,从弄堂边上的一座房子烧起,堵在出入口上,等到熟睡中的人们被大火惊醒,火势已经无法控制。此时,火场的北面是三层阁楼的背墙,高达五六米,跳下去会非常危险;东面和南面都是密实的房子,找不到出口;西面是一堵围墙,暂时把火场和对面弄堂的房子隔开,朱燕珍正住在围墙下的房子里。老人被惊醒时,只见火苗高达三四米,不少人已经爬上西面这堵围墙墙头准备逃命。这堵墙虽然只有两米高,但墙下的水池、花台高高低低错综分布,跳下来很容易踩空摔伤;慌乱的人们不断涌上来,其中不少是妇女和孩子,一旦有人失足就会引起一连串的危险。老人急中生智,想到了平时爬阁楼的梯子,连忙与女儿一起搬来梯子架在了围墙上。借着朱妈妈架起的梯子,墙头上的30多个人顺利逃离了险境。
“朱阿姨的这个梯子,救了我们夫妻俩的命啊。”在上海打工的管月琴是被救者之一,提到那天的火灾,她声音颤抖,心有余悸。一年多过去了,每次见到朱妈妈,她就会流下感激的泪水,不知道如何表达心中的谢意。
在贵阳支内二十年,退休后担任多年居委会主任,热心社区工作,提出“在职职工夜间巡逻队”的创意……居委会的干部和邻居们都说:朱燕珍平日里乐于助人,她关键时刻的英雄义举绝非偶然。
朱妈妈说:“从梯子上逃下来的这些人,一个受伤的都没有,我真的很开心。”对于那场惊心动魄的大火,老人为帮助了别人充满着快乐。不过,在朱妈妈心灵的深处,却也隐藏着些许遗憾。火灾后十余小时,朱燕珍老人的老伴就去世了,而这十几个小时中,朱妈妈一直在忙着灾后现场保护,没顾上与老伴说上几句话。“他活着的时候最爱做好事,所以他不会怪我。”朱妈妈轻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