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秋高气爽时,一批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道德模范来到了首都。
永远不能来的英雄模范
记者在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下榻的宾馆,见到了殷雪梅舍身挽救的六个已经长大的孩子。
殷雪梅,这次颁奖她来不了了。这位两年前牺牲的人民教师,依然活在人们的心里,以高票当选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那是2005年的3月31日,殷雪梅这位江苏常州金坛的小学老师,面对飞驰而来的汽车,奋不顾身,将生的希望留给孩子们,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撼人心魄的一瞬间。
当年她救出的学生现在已经十多岁了。张露露正是被救的六个孩子之一,她是第一次来北京。“如果殷老师和我们在一起拍照就好了。”在天安门前拍照留念时,她又想起了敬爱的殷老师。
“我们特别怀念殷老师!”几天前,教师节,常州金坛城南小学许多学生在作文中,都写到了殷雪梅。即将从南京医科大学毕业的潘斐是英雄的儿子,他这次也来到了北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总是想起我的妈妈,作为殷雪梅的儿子,我决不能给她丢脸!”
这次不能来北京参加全国道德模范表彰颁奖的还有一位模范,他就是湖南涟源市优秀退伍军人黄国雄。就在几天前,他离我们而去了。“我相信,生命是可以停息的,灵魂却可以不死”,英雄生前说过的话,恰恰在百姓心中得到了印证。
穿着别人送的衣服进京的模范
“进京了,要穿点像样的衣服。”一身崭新的白色运动服、一双黑色的高跟皮鞋,武秀君显得特别精神。这个来自辽宁本溪大山里的女人,在丈夫因车祸去世的五年里,代夫偿还了200多万元的债务。
“这身衣服是朋友临时送的,鞋子是丈夫2001年给我买的。”武秀君指着那双黑亮的鞋子说,“俺们那都是山路,平时不穿这个。”
“还差67万元呢,肯定是要还完的!”一双终日泡在泪水中的眼睛始终闪烁着坚毅的光芒,“人是要讲诚信的,我爱我的丈夫,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完成他生前没有做完的事情。”孝子和“救命女神”的牵挂
来自甘肃平凉的张晓显得少年老成。自幼丧父的他,14年来,不但悉心照顾着瘫痪在床的母亲,还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学业。
“有点担心在家的妈妈。”第一次离家那么远,第一次离开家那么长时间,刚到北京两天,张晓就开始想念家里的母亲。
现在他已经是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大学生了,“不想让母亲再被病痛折磨,所以我决心学好医学。”
同样想念家乡亲人的还有来自新疆的刘玉莲。41年来,她用精湛的医术守候着全村人的健康,被乡亲们亲切地成为“夏帕艾且”(维吾尔语:救命女神)。
“不放心乡亲们啊!现在村里只剩一个护士了,我得赶紧回去。”她的头发依旧盘着,依然是工作时的状态,“要说苦,也是有的,但是为乡亲们工作,我觉得开心。”
道德模范的心声
新疆的艾尼・居买尔和天津的徐伟,年龄相仿,都是在校大学生。一个说着不很流利的汉语,特别腼腆;一个戴着眼镜,比较斯文。英雄相见,惺惺相惜,两位见义勇为的英雄,刚到北京没两天,就成了好朋友。
道德模范们事迹不同,他们相见恨晚。房间里、餐桌旁,他们虚心地互相交流着彼此的心得。
“要在全社会形成道德建设的高潮。”
“形成扬正抑邪、知荣明耻的社会风气,加快建设和谐社会。”
这是所有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