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宁夏人普遍感到:风比原来小了,沙比原来少了,环境比原来好了。此前频频光顾的沙尘暴,似乎把宁夏给忘了。
沙尘暴光顾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以往,每年的春季都是宁夏沙尘暴的频发期。沙尘暴的巨大破坏力,让人“谈虎色变”。几乎每一个宁夏人的内心里,都装有沙尘暴
从前,在宁夏许多地方,有风必有沙,沙伴风起舞。风和沙,似乎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孪生兄弟。现在,这种情况也有所改变。苏亚红给记者讲了一件趣事:今年6月26日,银川市发出大风橙色预警。此前,她与本局几个处室约好第二天去风沙区盐池县考察。虽然天气不好,但也不好更改了。为此,她特意带上了帽子和围巾。可是,等她驱车赶到盐池县以后,随身带的这些东西竟都没有用上:那里的风没刮起来,沙也没飞起来。
苏亚红以前可没少受到同学、朋友的“指责”:沙尘暴来了,有人就跟她说:“你们不是老在植树吗?怎么风沙还这么大?”现在,这种“指责”已经很少听到了。
据苏亚红透露:中国科学院组织的沙尘暴调研组,今年初到西部地区寻找沙尘暴的源头,于4月20日来到宁夏。在考察后,专家们认为:沙尘暴的源头不在宁夏,宁夏只是它的一个通道而已。至于宁夏的扬沙、浮尘,起因很多,并不都与生态建设有关。
把生态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工程
沙尘暴忘了宁夏,这可是个不小的“疏忽”,更是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沙尘暴过去频频光顾宁夏,那是有原因的:宁夏干旱少雨、生态脆弱,东、西、北三面环沙,乌兰布和、腾格里和毛乌素三大沙漠,一直对西北这块“肥肉”“虎视眈眈”,必欲吞之而后快。宁夏面对的形势是相当严峻的:荒漠化土地占去了宁夏大部分河山,22个县区中有13个县区遭受沙化的侵害。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宁夏便把生态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防沙治沙,也成为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宁夏陆续实施的“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湿地恢复与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犹如一条条绿色的缰绳,牢牢地缚住了沙龙,遏制了它们东奔西窜、南扩北侵的势头。
在防沙治沙的战役中,宁夏特别注意因地制宜,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重点防治与区域防治结合,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结合,全力推进。为此,宁夏率先在全国实行全境封育禁牧,全面进行草原围栏,禁止一切对植物的破坏活动。与此同时,宁夏还大力搬迁移民,减轻生态压力。在以往搬迁移民20多万人的基础上,最近又将有14.57万人从生态脆弱区搬出。
据专家测算,在宁夏治理1公顷荒漠化土地,需要3万元投资。而用同样的投资来保护荒漠化土地,却可以使40公顷荒漠化土地恢复植被。苏亚红以十分肯定的语气对记者说:封山禁牧对生态建设的贡献,要比许多林业建设工程大得多、显著得多。
在今年8月24日召开的宁夏防沙治沙大会上,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于革胜透露:“十五”以来,宁夏造林107.1万公顷,治理沙化土地46.7万公顷,沙化面积由上世纪70年代的165万公顷减少到118.3万公顷。生态建设步入“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新阶段。
历史性转变: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
宁夏的防沙治沙,实现了历史性转变: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这个转变,为宁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胡锦涛总书记今年4月在宁夏视察时专门视察了治沙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
当然,宁夏人也清醒地看到:宁夏的沙化危害依然突出,治理难度依然很大,治理成果依然脆弱,人为隐患依然较多,全球变暖的压力还在加大……防沙治沙的紧迫感、责任感,一直压在宁夏各级党委政府负责人的心头,而治理力度的加大,则为宁夏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盐池县,过去是个风沙危害十分严重的地区。过度放牧、乱采滥挖曾让那里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土壤沙化不断加剧。近些年来,当地采取多种措施加快了对那里的治理,那里也涌现出了许多成功治沙的典型。苏亚红给记者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过去,外地有关人员到盐池,当地有关部门往往要精心挑选治理好的地点和项目,让他们去看。自2003年以来,这种情况变了:不管谁来,都可以到任何地方去看,因为这个贫困县,现在已经没有大片裸露的明沙丘了。
缚住了沙龙,绿色覆盖了宁夏大地,昔日缺少生命的沙滩生机盎然,贡献出可观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