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四川各级党和政府结合各自文化传承的实际,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审视文化发展,将文化与现代农业、工业和旅游业一起摆上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明确提出了“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目标。全省宣传文化战线思改革、促改革的劲头足,谋发展、求发展的热情高,大家都攒足一股劲儿,合力推动四川文化发展
发展目标
四川为实现“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目标制定了“一年统筹推进、三年整体突破、五年实现跨越”的发展步骤。
“一年统筹推进”就是在清理文化政策、制定文化发展规划、整合文化资源、启动重大项目上统筹推进,完成文化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规划,形成传媒业、文化演艺及娱乐业、网络文化业、创意设计业、文化旅游业、文化会展业和文化装备制造业七大重点产业布局;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0%左右。“三年整体突破”就是在体制机制创新、市场主体培育、基础设施建设、文艺创作生产、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10年,在建成省博物遗产保护、特色品牌打造上整体突破。“五年实现跨越”就是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壮大文化产业实力、推进文化创新等方面实现跨越,形成与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到2012年,建成省图书馆新馆、川剧大剧院、天府大剧院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全省文化总资产达到1500亿元,文化产业总产值达到750亿元,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当年全省GDP的5%。
发展举措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群众。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同“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工作主题和“奔富裕、求发展、促和谐、树新风”的任务紧密结合。深入推进诚信建设,促进政府、企业、公民树立诚信意识。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提高新闻媒体影响力、竞争力和社会公信力。
推动文明城市、村镇、单位(行业)和文化先进县(市、区)、乡镇创建活动。推进社区、企业、校园、广场、庭院文化建设,培育文明风尚。开展“三下乡”活动,办好四川国际电视节、文化艺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少数民族艺术节。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基层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难的问题,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农村电影放映和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形成服务机构布局合理、城市与农村统筹、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协调、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大对重点文学、歌舞、戏剧、音乐、美术、影视、图书作品创作生产的投入,转变投入方式。推出一批具有巴蜀特色、巴蜀风格、巴蜀气派的文艺作品。坚持不懈地“振兴川剧”,创新传统艺术表现方式。
启动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等为重点的大遗址保护计划。实施“四川红色文物抢救保护工程”,搞好革命文物保护。建立省、市(州)、县(市、区)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和古籍保护体系,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古籍保护。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精心打造六大文化品牌:依托三星堆、金沙、武侯祠、乐山大佛博物馆、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等文博资源,打造“四川文博”品牌;依托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等世界遗产资源,进一步提升重点旅游景区文化品质,打造“生态文化”品牌;依托阆中、罗城等古镇,吸引影视拍摄,打造“天府古镇”品牌;依托伟人故里、长征线路、革命根据地资源,推动红色旅游、影视出版业发展,打造“红色经典”品牌;依托扬雄、李白、郭沫若、巴金等巴蜀文化名人及其名作,深度开发舞台剧、影视剧等多种文化产品,打造“巴蜀文宗”品牌;依托藏、彝、羌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推动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俗风情、民间竞技等产业的优化升级,打造“民族风情”品牌。
发展保障
加大财政投入。四川规定,今后五年全省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的经常性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到2012年,全省文化事业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省级财政在保证现有文化事业经费基础上,安排专门经费用于几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落实文化政策。制定和完善促进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支持文化体制改革的劳动保障、财政税收、规费减免、工商登记等地方性配套政策。制定解决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养老金待遇差的社保政策。县及县以下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所需土地由当地政府无偿提供。加快人才培养。实施优秀文化人才引进计划,建立优秀文化人才库。设立专项资金,重奖对文化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办好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和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文化教育资源,构建文化人才教育培训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