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退耕还林 湘西再造秀美河山

2007-09-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郑北鹰 赵达 我有话说

初秋八月,记者乘车从长沙出发,经过数个小时盘旋的山路,来到了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里的天空一碧如洗,青山似黛,满目葱笼。在不远处的山坡上,金秋梨、橙柚、马尾松、柏木郁郁葱葱,翠色欲滴。2000年,湘西自治州被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它也是湖南省退耕还林的主战场。当时下辖的永顺县成为全国首批退耕还林

试点县,2001年全州8个县市全面铺开退耕还林。通过退耕还林,增加了有林地面积,形成了良好的植被,呈现出山上绿色浓、山下五谷香,人在树中行、村在林中藏,远看青山绿、近看桃李红的美好景象。

7年造林388.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2%

“前些年可不是这样的。”湘西自治州林业局局长曾庆祥介绍,在以粮为纲的年代,人们大量毁林开荒,并且“靠山吃山不养山,肆意开荒不护山”,使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流失日益加剧。湘西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2000年以来,湘西以退耕还林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生态州建设的发展战略。按照“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总体要求,初步计划到2010年退耕还林面积568万亩。7年来,湘西州共完成退耕还林388.7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97.7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81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

退耕还林带动了全州的林业工程建设,如今全州森林覆盖率已达62%,生态明显改善。吉首市矮寨镇排兄村土家族农妇龙洪生说:“过去山上人多树少,现在山里树多人少。”退耕还林以来,工程区林地的保土和涵水能力逐年增加,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大为减少。湘西州水土流失面积由4397平方公里下降到4097平方公里,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洪涝、干旱等气象及衍生灾害明显减少,退耕还林前全州年均发生地质灾害1000起以上,2006年仅发生5起。

退耕还林惠及农户,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在湘西,退耕还林的实施,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片绿色,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日益凸现。退耕还林政策让村民吃了定心丸,促使广大农民把心思和精力用在退耕地和口粮田的经营上。

退耕还林还改变了传统耕作方式,农业人口从单一的粮食生产模式中解放出来,转移到其他产业。据统计,湘西州50.6万农户202万农民从退耕还林工程中受益,退耕农户户均增收7400余元,人均累计获得收入2000元。全州有50万农业人口转移到养殖业、加工业和劳务输出,近20万涉林人员走上致富之路,农村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120万人减少到2006年的60.6万人。

谈起这些年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的体会,曾庆祥说,退耕还林绝不是简单的“退”。湘西把退耕还林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按照“生态林经济化,经济林生态化”的原则,提出了生态林30%、兼用林50%、经济林20%的林种结构比例,选择了林药间作、林竹混交、林草间植、林果间种等多种模式。

“2000年我家退了15.6亩田,其中7亩经济林,第二年就有收益了,去年仅金秋梨就卖了1万多元,再加上国家给的补贴,共收入3万多元呢。”矮寨镇排兄村的村民杨真红乐滋滋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因地制宜抓产业,实现以林增收和持续增收

在以盛产猕猴桃远近闻名的永顺县,记者看到一株株猕猴桃把过去种玉米的坡地遮盖得严严实实。

2002年,湖南老爹公司在这里建起了猕猴桃示范基地,至今已发展成为以猕猴桃为主的水果基地3000亩。这种企业负责技术指导和加工销售,农民负责种、管、采摘和交售的经营模式,深受广大农户欢迎,着实让退耕农户抱上了“摇钱树”。目前湘西地区猕猴桃种植已发展到3万亩,其中三分之一已投产,带动了猕猴桃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湘西经济的快速发展。

实施退耕还林以来,湘西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尽力将绿色产业链条拉长。曾庆祥告诉记者,湘西利用厚重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努力打造“魅力湘西”品牌。2006年,全州实现旅游收入24.6亿元,比1999年增长了28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