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个中华鲟救助“医院”投入使用

2007-09-2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三峡9月19日电(记者夏静通讯员肖行)记者今天从湖北省宜昌市水产局获悉,国家投资1000多万元,在“水中熊猫”中华鲟的唯一产卵地建设的救治监测中心,日前正式投入使用。

据宜昌市水产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新建的中华鲟保护区救治监测中心占地20亩,建有中华鲟救治池、孵化放流池、畜养池等配套设施。这将对中

华鲟受伤救治、进一步掌握其繁殖规律提供极大的帮助,使中华鲟资源得到实质性的恢复和发展。

中华鲟在地球上生存了约一亿四千万年,是当今世界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洄游性鱼类,每年夏秋之际,成群结队的中华鲟由长江口外的浅海域洄游到长江中上游产卵繁殖,然后游回大海中生长。

1982年,湖北宜昌附近的葛洲坝大江截流后,中华鲟天然产卵场地被截断,其生存环境受到极大破坏。为保护这一珍稀水生动物,长江上游的宜昌和下游的上海分别建立了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长江上游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在葛洲坝至芦家河浅滩之间,位于三峡工程下游约38公里,保护区全长80公里,水域面积约80平方公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